|
请你仔细看一下你的双手。我们的每只手都有5根手指,除了拇指有两个指节外,其他的4根手指都是三个指节。有意思的是,在世界上有那么一小群人,他们应该长三个指节的手指也只有两个指节。这些缺一个指节的人个子也比其他人矮小很多。这种遗传现象在1903年被首次发现,但是其原因是什么,困扰了医生和遗传学家们将近100年。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的贺林教授通过仔细研究,解开了谜底,知道了答案。
揭秘百年遗传之谜
人类家族性 A1 型短指(趾)症是 1903 年发现的第一例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图 2-1)。在全世界各地,均有因遗传因素造成的骨骼发育不全的患者,A1 型短指(趾)症只是其中一种。患者的手指和脚趾比正常人短一指节,在 X 射线下,手指中间指节短得几乎看不出来,甚至还会与远端指(趾)节融合。该病长期以来作为典型案例出现在各国遗传学和生物学教科书中,世界各国科学家都在根据自己掌握的病例家系来寻找致病基因,却屡遭失败,被称为“百年遗传之谜”。
图 2-1 人类家族性 A1 型短指(趾)症——1903 年发现的第一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患者的中间指(趾)节缩短,甚至与远端指(趾)节融合(a),且短指(趾)症患者身高显著低于正常同胞(b)。图 c 为A1 型短指(趾)代表性家系图谱,其中完全填充的正方形为男性患者,完全填充的圆形为女性患者,无填充表示个体表型正常,斜杠表示该个体已经过世
贺林研究团队自 1999 年起,对分布在我国贵州、湖南等地的 3 个 A1 型短指(趾)症家系进行了系统研究,2000 年首先将 A1 型短指(趾)症基因定位在人类 2 号染色体长臂的特定区域,2001 年发现和克隆了导致这一病症的基因——IHH 基因,发现它的三个不同突变位点均能导致 A1 型短指(趾)症的发生,在世界上首次揭示了该基因的致病机制。在随后的数年,团队通过对短指(趾)小鼠模型的“体内”和细胞的“体外”研究,发现了 A1 型短指(趾)症致病基因 IHH 的点突变,造成骨骼组织中 Hedgehog信号能力和信号范围发生改变,最终导致中间指(趾)节的严重缩短甚至消失。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4: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