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ongkx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hongkx

博文

中国网 江西奇村 南昌冈上镇月池熊氏教授村

已有 6813 次阅读 2015-5-27 10:57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中国网 江西奇村 南昌冈上镇月池熊氏教授村


中国网 江西奇村 南昌冈上镇月池熊氏教授村.pdf


在位于江西南昌县冈上镇的赣江之畔,有一个看似普通的小村庄,月池熊家村,百余年来,这个总人口4000余人的村庄,却培育了300余名教授、处级以上的教职人员与官员,被称为“教授村”。严复的弟子熊元锷、熊育鍚兄弟也从此走出,创办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学校之一“心远中学”。

本人科学网的所有内容,可以转载、共享、内容也可以存储。

但对于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的犯罪分子,若利用本人姓名及本人肖像进行QQ聊天或邮箱传递本人科学网内容的,则视为严重侵犯行为。我所生活的小区就有这样的犯罪分子,住址是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五山公寓15栋。


从1895年起,熊元锷、熊育鍚开始创办心远小学、红庙小学,随后又筹办了乐群英文学堂、心远中学、心远大学等,创立了比天津南开、湖南明德更早的中国最早的私立学校,从此,不仅熊家子弟读书求学蔚然成风并人才辈出,更深远地影响了江西的近代教育,熊育鍚本人也被尊为江西近代教育创始人、杰出的爱国教育家。


名闻遐尔的“教授村”


熊氏后人如今很多早已迁居国内外,在各个领域书写辉煌。很多人更成了学术泰斗和专业领域内的佼佼者。近代杰出的爱国教育家、心远中学的创始人(现南昌二中前身)熊育鍚,教育家熊元锷,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上将熊光楷,中科院院士熊大闰以及北大、清华、复旦等等国内知名学府,都不乏从月池走出去的教授、专家与学者。

本人科学网的所有内容,可以转载、共享、内容也可以存储。

但对于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的犯罪分子,若利用本人姓名及本人肖像进行QQ聊天或邮箱传递本人科学网内容的,则视为严重侵犯行为。我所生活的小区就有这样的犯罪分子,住址是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五山公寓15栋。


让“教授村”名扬天下的,是江西最后一位“解元”熊元锷和他创办的“心远中学”。1901年,深受严复影响、决心以科教兴国的熊元锷在南昌创办私立心远英文学堂,后改名心远中学堂,这是中国最早开办的现代学校之一,创办时间早于与之齐名的天津南开中学、湖南明德中学。熊元锷任心远中学校长时,他年仅21岁。

两年后因江西筹建南浔铁路,熊元锷任南浔铁路驻上海坐办,熊元锷将心远中学交由堂兄熊育鍚管理。在随后的数十年间,心远中学培养出大量英杰才俊,如方志敏、邹韬奋、张国焘、袁玉冰、吴有训、程天放等人。

在中国各地重点大学,无论是清华、北大、复旦,还是四川大学、广西大学,从南到北,几乎都有熊氏教授的身影,更有不少熊氏后人跨越重洋,在美国、法国大学执教。熊光建称,月池村被称为“教授村”可谓实至名归。

十余棵百年古樟,矗立在村头,在朦胧的烟雨中随风婆娑。古树之侧,有一半月形池塘,周围以水泥、石块砌得整齐有序,据说这就是月池村名的由来。



村前百年古樟 郁郁葱葱

村前池塘形似半月,月池村因此而得名


月池之上,有七个圆型石墩,均匀分布在一条直线上,熊刚告诉记者,这寓意为“七星伴月”,希冀熊氏世代昌盛。

本人科学网的所有内容,可以转载、共享、内容也可以存储。

但对于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的犯罪分子,若利用本人姓名及本人肖像进行QQ聊天或邮箱传递本人科学网内容的,则视为严重侵犯行为。我所生活的小区就有这样的犯罪分子,住址是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五山公寓15栋。

月池熊氏家族诗书传家、重教好学的精神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教授村”文化、旅游策划方案正在逐步完善,建“熊育鍚纪念馆”,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教授村”,共同传承和弘扬这一特色文化。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种精神却可以影响代代人。今天的熊氏后人,虽遍布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在各行各业建立功勋,但相同的血脉与传承以及难舍的故土情结,却把他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几年,有着诗意般美丽名字的月池小村,迎来了越来越多前来认祖归宗和瞻仰的后人,月池熊氏村志也已经重修。如今,古樟树映掩下的月池虽然一如既往的安然幽静,但空气中弥散的陈陈书香却仍沁人心脾,而“教授村”的精神和他们创造的辉煌也将生生不息地延续。

本人科学网的所有内容,可以转载、共享、内容也可以存储。

但对于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的犯罪分子,若利用本人姓名及本人肖像进行QQ聊天或邮箱传递本人科学网内容的,则视为严重侵犯行为。我所生活的小区就有这样的犯罪分子,住址是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五山公寓15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4989-893443.html

上一篇:岩爆的破坏形式及其发生的机理
下一篇:土木工程教学(1):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
收藏 IP: 114.231.132.*| 热度|

2 郑永军 yangb91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7 15: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