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人们生活越近科普越难做
科学家探索自然的目的,首先是满足人类的好奇心。科学家自己有好奇心,他探索世界所得到的结论,并不只是放在自己肚子里,或者藏诸深山。他需要告诉与他志同道合的同仁,与他们商量,以确定他所得到的结论是否足够正确。最后,他还需要把科学家们认为正确的结论告诉公众,使这些知识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大家的科学水平都提高了,人类的进步才能够更快。
把正确的科学知识以大众容易理解的方式传播给大众,让大家都知道,这是科学普及,即科普。传播科学知识,最重要的途径是学校教育,人们在学校接受科学基础教育,树立起基本的科学思想,为一辈子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对于全体公民进行科学的宣传,做好科学普及工作,也是每一个接受过科学训练,从事过科学研究工作的社会成员的光荣职责。
我是一个退休教师,一辈子从事科学教育和研究工作,所以也注意浏览网络上各个学科的科普文章,对于大多数学科的科普文章都有一点兴趣。但是,也就浏览一下而已,有的能够留下一点印象。下面说说我对科普状况的若干印象。
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学、生物,是传统的基础科学,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医学和药物等都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
读了近些年的科普文章,我得到了这样的印象:离开我们普通人生活越远的学科领域,科普做得最好,最活跃,科学家最敢说话。
天文学就是如此。它与我们老百姓的生活最远,黑洞、引力波、脉冲星、流星雨、外星球上的水分等等,每一次天文事件,每一个天文发现,天文学工作者都能够掀起一股宣传的热浪。再加上人类的航天事业,空间站、探月、探火星或者要在月球或火星是建立基地的设想,都能够吸引老百姓的注意力,得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同样,地质、地理等地球科学的科普工作也比较好。
而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领域,例如化学,则很少有较大影响的科普宣传和科普活动。与此相对应的是,在这些人们的生活最近的领域,那些反科学的流言也就最多。很多谣言还假借国家和国际权威组织的名义,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或者假造一些组织名称如国务院抗癌组等,发布诸如什么是健康食品,什么是抗癌食品,什么是垃圾食品等等。很多谣言屡打而不死,过一些时候就流传一次。
为什么与人们生活越近,这些流言会越多呢?容易看到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那些人制造和传播不实之言的目的,就是为了骗取流量。对于这些人,流量就是金钱。到了老头儿老太太们的群里,没有了流量的问题,大家都很关心同伴或后代的健康,因而争相转发,当然也有让别人注意自己,赢得面子的问题。
什么问题能够赚的流量?那就是与人们生活接近的问题。说得越是吓人,看的人越多。“语不惊人死不休”,各种类似“科技与狠活”的传言于是乎大行其道。
离开人们生活很远的领域,关心的人少,而且这些领域往往“高而冷”,造个谣言还要有一点文化科学知识,成本高收益低,自然流言就少。即使费劲造了一个什么天文领域的现象,也一定要与人们的手机是否容易损坏联系起来,才能让流言广泛传播。
另一种原因,则是生产领域的竞争。一种新的生产力的诞生,往往会引起旧生产力的衰败。当年火车被引进中国,就有关于火车对老百姓的生活和健康有害的许多谣言。如今更多的新科技的进步或者新的健康生活方式的引进,往往引起若干旧产业从业者的嫉妒,制造谣言进行破坏就是一种常见的方式。
制造谣言往往不费力气,可是要辟谣就不那么容易,特别当谣言已经广泛流传开来之后,辟谣就非常困难。
一个谣言之所以能够广泛传播,往往就是似是而非。要分析清楚似是而非,需要下很大的功夫。有的需要查清事实,有的需要讲清道理。这些都不算容易做到的。
做科普,要辟谣,要讲事实,讲道理,都是很费功夫的,费时费力。有这样一段名言:“世界上只有唯心论和形而上学最省力,因为他可以有人们瞎说一气,不要根据客观实际,也不受客观实际检查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则要用气力,它要根据客观实际,并受客观实际检查……”用这段话来比附造谣言和做科普的关系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正常的情况下,许多科学家是愿意做科普工作的,即使这要花费时间和精力。但是,如今的科学家都属于各个单位,这些单位对于科学家的考核评价都极其严格甚至近于苛刻,使得科学与教育工作者的“内卷”无比严重,而科普这样的事项却并不在考核评价的条件之中。一般人不可能不重视自己的名声和利益,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必定首先要顾及考核和评价条件中规定的工作,而不是与考核评比无关的科普。
做科普工作,必定与反科技进步的势力发生矛盾,从而受到反科技进步势力的攻击。我看到,有一位中国农科院的女研究员,做农业方面的科普宣传,她所说的都是很正规的科学和技术常识,并没有出轨的地方或哗众取宠的高调。我看了视频上人们的评论。那个平台上的评论可能是没有审查就直接显示的。虽然大多数人称赞她的讲解,但是对她进行毫无根据的直接辱骂也并非个别。有些人甚至一遍又一遍地对她的相貌进行恶劣的人身攻击,而其原因则仅仅由于她宣传了科学、宣传了新技术。即使有的视频与那些新技术无关,有的人还是无休止地辱骂。
我很佩服这位女研究员的定力,我相信大多数人是难以做到仍然坚持做这样的科普宣传的。
大概在远离生活的科学领域,这种情况会很少。
但是,实际上,在接近生活的科技领域,似乎更需要好的科普工作。如何把这方面的工作做好,是值得大家注意和认真讨论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3: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