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流大学与一流城市
在我国,一流的大学几乎都在一流的城市。好一些的大学也大多在沿海发达地区,我们不能搞得平衡一点,让不发达地区也多一些一流的大学吗?
本文就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首先说明一点,本文所说的一流,无论是一流大学还是一流城市,都是指在中国大陆的一流,而非世界一流。
现在的一流大学大多在沿海发达地区的大城市,这是因为当初要设立一所大学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只有这些城市能够满足。
首先,那里的交通方便,国内外的教师、专家都容易到达那里。而是否能够办好一个大学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看校长和教师。教师是教学的主要实行者,聘得高水平的教师是建立一个好大学最重要的条件。高水平的大学必须与世界最前沿的学术研究接轨,需要常常有世界各国高水平的学者来交流、讲学。做学术研究需要各种器材、物资,这些都必须容易而且快速取得。同时,也必须方便学生的来学校学习。所有这些都需要交通的方便。
其次,那里需要有较为优越的生活条件,各种生活物资的供应都必须是较为优质而充足的。那里必须有各种合适的生活配套设施,例如良好的中小学教育,优质的医疗卫生机构、体育健身设施、文化娱乐场所等等。
那里需要有较为良好的自然环境比如较好气候条件,有美丽的自然山水。
那里需要有安定的社会秩序,相对富裕的周围社区。
所有这些,都需要在国家一流的城市才能够基本满足。
所以,当初这些大学都建立在沿海各都市,就不是偶然的。
另外,我国教育的传统是官办教育。明清时代,京城有国子监,各省的省府有学台主管教育,还负责该省的乡试,各府有府学,州县有州学、县学等等。到了清末民初的改革,仍然是要求按照地方行政级别的不同,分别建立大中小学。所以民国期间,有名的大学,除了青岛的山东大学,苏州的东吴大学和厦门的厦门大学之外,大概全部都在两京、津、沪和各省省会城市。1949年以后的一个时期,各主要大学也仍然主要在京津沪和各省省会城市。
从1950年代到1970年代,国家曾经试图把沿海地区的一些一流大学迁往中西部,但是,结果仍然没有改变一流大学大多在沿海大城市的格局。
改革开放以后,人才的流动远比计划经济时代宽松得多。于是,“孔雀东南飞”、“北雁南飞”成了国内人才流动的“主流”。除了国家重点扶持北京的个别大学以外,高等教育愈加显示出东胜西、南胜北的现象。其原因也正在于经济的发展所形成的办学条件,更加有利于东部和南方。
人才流动为什么会“孔雀东南飞”或“北雁南飞”呢?无非是要有一个更合适的工作环境和舒适的生活环境。人要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这是人天生的要求。要有一个合适的工作环境,能够作出更好的工作,其工作成绩能够得到人们的承认和赞赏,这是人的荣誉感所致,同样也是一个人的自然要求。有了高水平的人才,才能够成为一流大学。这是一流的高等学校需要在一流城市的最重要原因。
那么,如果现在把一些一流的大学往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迁移,是不是可以使得各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得平衡一点呢?
不能!人为地“分配”高等教育资源,把一流大学迁往欠发达地区,不可能长久地振兴欠发达地区的高等教育,从总体上说,反而损害了国家的高等教育事业。
一流的人才如果到了一个不能发挥其最大效果的地方,比如,不能最快地得到他所需要的物质,没有非常好的工作条件,难以与世界一流的学者进行面对面的学术交流,没有很好的学术助手等等,就不能发挥其最好的作用,他就难以作出在更好的条件下那样出色的工作,这就是人才的浪费。所以,迁校不是发展后进地区教育的好办法。
有同样水平人才的学校,在较好的条件下,其发展总是更好一点。例如国家曾经把某所一流的大学从东部沿海迁到西部,当初据说是把最好的部分迁走的,留在东部的力量远不如迁走的,但是过一些年,东部的部分仍然发展得好于迁走的。那几所在1970年左右迁出北京的大学也是如此。把大学从北京迁到办学条件远不如北京的地方,总是使得学校遭受了很大的损失。
为了阻止人才“孔雀东南飞”之类的现象,我们是否可以用行政的手段禁止人才的这种流动呢?运用行政的力量当然可以有一时的效力,但是却会产生对长期发展不利的恶劣影响。人的才能的发挥是与其积极性相关的。他要出来,却又被禁止出来,能够有最大的工作积极性吗?没有了积极性,人才也不成其为人才了。另一方面,人才也必须是流动的,如果只能进,不能出,那么谁还敢进来或肯进来呢?没有了后续的优秀人才,而不能出去的人才又由于心情不好而工作积极性差,那里的工作就很难做好了。
所以,一个地方,想办好一个高等学校,首先需要搞好那里的城市和农村建设,把那里建设成为一个近乎一流的城市,把附近的农村建设成为富裕文明的新农村。也就是说,在一个落后的地区,一个破败的城市里,不可能成长出一个一流的大学,即使原有的较好的大学,也将衰落下去。
照这样说,在我国各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均衡的条件下,各地的高等教育就不可能均衡发展了吗?
确实如此。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均衡的时候,高等教育当然也不可能均衡。同时,我们又应当看到,高等教育与初等教育不同,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均衡的时候,实际上高等教育也用不着平均发展,这是高等教育与初等教育有极大不同之处。
我国,现在的初等教育是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未成年人的教育离不开其家长,需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高度结合。所以初等教育必须离学生的家庭很近,使得学生能够就近入学。这就要求中小学应当非常均衡地分布,不要有什么重点中学和重点小学。这一点,我们现在虽然在理论上有了一点认识,但是实际工作做得很不够。很多地方甚至还在反其道而行之,搞那些超级中学,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
大学却不是如此,大学生是成年人了,需要离开他们都家庭,独自生活和学习。而且可以进一步说,只有离开了他们的家庭,才有利于他们的成长。所以,走得远一点没有关系。一流大学在地域上分布不均匀完全没有问题,只要在各地的招生名额上做到比较公平即可。那些后进地区的大学生到先进的发达地区学习,看看发达地区的样子,学习发达地区的各种做法,对这些学生是非常有益的。
应当指出,我们如今在许多问题上的做法都是“拧巴”的。中小学生需要与他们的家长在一起,需要由他们的家长作直接的监护,但是,各地对此却缺乏足够的认识,使得许多农村的子弟不能在他们父母工作的地方上学学习 ,存在许多“留守儿童”。这些非常不利于少年儿童的成长。
大学生需要独立生活和学习,而很多学校和家长却不肯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决定自己的问题。家长总要管着大学生,生怕出一点事情,出了事情就到学校闹,而学校也怕出事情后不好处理,因而一有一点小事也总会像对中小学生一样去“找家长”。这些则严重不利于青年学生的成熟。
中小学需要均衡发展,却不均衡,人们也都想上比别人更好的中小学。大学的发展不可能实际上也用不着非常均衡,人们却希望它平均一点,最好教育部给每一个省都配备一所“北京大学”一所“清华大学”。
其实,一个省区的教育对于该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并不在于有多少一流或高水平的大学,恐怕更重要的是其基础的教育,包括中小学的基础和大学的基础。我们现在基础教育的问题很大,主要表现在各大中小学只重视考试,而不是实际水平的提高。只重视考试的结果是华而不实,学生“肚子”里没有真货色。(说两句略远一点的话,如今人们总是抱怨足球、篮球上不去,其实问题主要不在那些运动员,教练员,更在我们的教育,我们如今有多少青少年在真正锻炼身体,真正爱好体育活动?没有几个。绝大多数学生为了升学,只是整日价苦苦做题。)
如果一个省区的中小学能够不追求升学率,不在初中和高中花这么多功夫去复习和“刷题”,而是真正地让中小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如果在那个省区的大学,不去考核发表多少论文,不去追求各大学在所谓排行榜上的位置,而是老老实实搞教学、做研究,那里的大学必定能够搞得好,那里出来的大学生才能够是有真才实学的。搞好了这些基础教育,对于那个省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才能够真正起到大的促进作用。在这个基础上,坚持发展若干年,一流城市和一流大学的不产生才是奇怪的事情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3: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