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说“干”
若干年前,某电视台介绍古城苏州,苏州古城中心有一条东西向的大道,干将路,播音员把它读成“gan4jiang4路”。干将(gan4jiang4)就是能干的将军,即善于打仗的将军,引申为办事干练、能起重要作用的人。这个词在1950~1970年代这30年间用得很多,那时候还多用“黑干将”一词,以批判某些人。干将是中性词,而黑干将当然是贬义。
但是,这个一向被人们以为读音标准电视台的播音员在这里却读错了两个字,苏州的干将路应当读成“gan1jiang1路”。两个字都是阴平声调。因为这里是纪念一个春秋时期吴国的铸剑师,干将(音gan1jiang1l)。干将和他的太太莫邪(音ye2)在吴国铸剑,所以过去苏州古城中心乐桥的东北沿第二横河有一条巷,名“干将坊”,约三百多米长。1990年代,市政改造,把第二横河两边拆成宽阔的、贯穿古城的大道,这样干将坊就消失了,而将此大道命名为干将路。在古城东侧还新建了一条与干将路垂直的莫邪路。
干字有两个读音。一个读阴平声。另一个读去声。
干是一个古代就有的象形字,阴平声。其篆字如下
干是种武器,有人认为是叉一类的,但一般认为是盾。
《山海经·海外西经》:“刑天……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干是盾牌;戚是大斧。你看,刑天头都没了,但还是以乳为目,以脐为口,一手持盾一手持戚,甚是威武。陶渊明以此为诗:“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样,干戈也是古代最有名的两种武器,一个防御一个进攻。《礼记·檀弓下》:“能执干戈以卫社稷”。
干戈是武器和战争的代名词。《论语·季氏》:“乃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成语“大动干戈”意思是大规模地进行战争,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成语“化干戈为玉帛”是变战争为和平,引申为使争斗变为友好。干戈是战争的工具,玉帛是交好的礼物。
《说文解字》则认为干字的本义是“犯”,犯上作乱的犯。拿着武器当然是冒犯了,所以,说干的意思是犯也通。
干是犯、触犯、冒犯。犯一般是下对于上的。如《左传》记载,鲁宣公十二年,楚国伐郑,大国欺负小国,郑无可奈何只有请罪:“寡人无良,边垂之臣,以干天祸……”。《商君书·定分》:“民不敢犯法干法官也”。《后汉书·史弼传》:“干犯贵戚,罪不容诛”。
犯与侵基本同义,由此,干也引申为侵。如历史上常常提到的所谓“后宫干政”、“宦官干政”。
现在我们常常用的干涉、干扰、干预等词中干字的意思,都也是从侵引申出来的。
物理上两个波的干涉,就是两个波各自侵入对方所引起的。
干又引申为关连、关系、涉及。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人们如今还常常说“与你何干?”“此事你逃不了干系”等等。
干又引申出追求,求取。如《论语》:“子张学干禄”。干禄就是追求职位俸禄,就是求做官吏。曾经选入中学课文的马中锡《中山狼传》有句子“时墨者东郭先生将北适中山以干仕。”干仕也是求做官吏。
干又通于竿以及后来造出的杆,竿和杆的差别只在于其质料,干可能就是它们的古字。
如若干就是若个,是多少的意思或指不定的几个。个是一根竹子,又用于竹竿的数量,又引申为物件的数量。
如阑干就是栏杆。栏杆系纵横编制,故阑干可引申为纵横、交错、横斜。如曹植的诗句:“月没参横,北斗阑干。”岑参的诗句:“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又引申为眼泪纵横,如白居易的诗句:“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上面所说的都是由前面写出的那个篆字楷化所引申出的各种意思。
现在人们用干,有一个很重要意思是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跟“湿”相对,如干燥、干草。又指干的食品或其他东西,如饼干、豆腐干。有时候也引申为指与其他液体相对应的固体。如“油漆未干”、干性油。
在这些意义上的干字,过去是应当写作乾的。也就是说,与湿相对的意义上的干是乾的简化字,与干戈之干在过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字。
乾,从乙,倝声。乙象植物屈曲生长的样子。《说文解字》说:“乾,上出也”。上出为乾,下注为湿,乾与湿相对。在这个意义上,乾读音为gan1,如今简化为干。
另一方面,上出表示克服困难,奋勇上进,古人说其含义为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用来解释《周易》的乾卦。在这个意义上,乾的读音为qian2,没有简化。
这样,在过去书上的乾字,凡意思与湿相对的,现在简化为干。而意思与周易乾卦有关的,就不能简化。如年号乾隆,商店字号如苏州有绸布店名乾泰祥。本来是一个字两个读音,现在变成了不同的两个字。
干由没有水分可引申为枯竭,尽净,空虚。干尽,就是什么都没有。干净,就是没有一点尘土和杂物。干杯,就是把杯里的酒喝完。成语“外强中干”中的干就是枯竭的,没有力量的。
干也引申到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拜认的亲属,如干亲,干儿子,干娘。
干又引申为表面上的,形式上的。如干笑,干号。如《水浒传》说潘金莲害死了武大郎以后“干号了半夜”。
干又引申为徒然的,白白的,或者怠慢、置之不理。如,干等了半天,干着急,干瞪眼。京剧《沙家浜》:“让您二位这么干坐着,我给你们泡茶去”。《儿女英雄传》:“从今日起,且干着他,不理他”。
总之,这些从与湿相对的“干”引申出来的意思,其实都是出自过去的乾字。
干的另一个读音是去声,gan4。这并非古字干的读音,也不是乾的读音,而是榦字的读音。
榦,从木,倝声。本义是树的主身,本体,所以称树榦、主榦。后来人们写榦为幹。榦是形声字,幹则有点“四不像”,只是略简单一丁点,清代文字学家段玉裁称幹为俗字。现在幹简化为干,幹是繁体字,榦被认为是其异体字。
干从树木的主干,引申为其他物体的主要部分,如人体的躯干(相对的是四肢),道路的干道、干线(相对的是支道、支线),河流的干流(相对的是支流)。又如一个集体中有骨干。日本人称这样的骨干领导为干部,我们就直接引进了这个名称。
古代筑墙,是两边立夹板,人们往夹板之间夯土。榦(干)是在夹板两边所竖的起固定作用的木柱。所以,干往往作“支柱”讲,也往往用来比喻国家的栋梁之材。如《三国志·陆凯传》:“社稷之桢干,国家之良辅”(筑墙时在夹板两端所立木柱则称桢,桢和干常常一起用以表示栋梁之材)。
由此,干可以引申为有才能的,善于办事的。如干练,干才(办事干练的人才),干吏(办事老练的官吏)。
才干的本义是有才能的、办事干练的。如《三国志·李严传》:“少为郡职吏,以才干称”。 后来成了办事的能力。
据此,干又引申为办事,做事情。如干活、干事、干得好、干不好、干好事、干坏事、干不干等等。这个含义起得比较晚,但如今用法最多,干几乎可以成为一个“万能”的动词。
读音为去声的干,都是幹(榦)的简化字。
一个干字,来源不同,意思也不同,了解这些来源,对于理解干这个常用字的不同意义和用法,还是很有好处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11: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