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说古今衣食住行(5)古人吃什么粮食?
在衣食住行这个词语中,食就是吃,或者是吃的东西,即食物。
食字过去的写法,上部是一个亼,下面是一个皀。
亼是集的古字,如合、會(简化为会)、命、令、倉(简化为仓)等字的上部都是亼。
下面的皀,音bi1,上面的“白”象谷粒形,下面的匕是吃饭所用的匙。“皀者,谷之馨香也。”
这样,上下两个部分拼起来,“集众米而成食也”。
从古人对食字的解释,可以看出那时候人们所吃的食物,就是现在的“米饭”。
什么米的米饭呢?黍或稷。
《尚书·周书》说:“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尔(黍和稷都不算馨香的,而好的德行才馨香啊)。”《诗经·黍离》也把黍和稷对称着说:“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黍和稷大致相当于现在的黄米或小米。
为什么说大致相当于呢?因为古代的那些作物名称究竟是现在的什么作物,我们只能依靠一代代古人的叙述,比如汉代人对先秦文献的解释,唐宋人对汉代文献的解释,明清人对唐宋文献的解释,如此等等。农作物的品种是在不断变化中的,这A相当于B,B相当于C,C相当于D的叙述之中,每一次都可能带来差别,而且往往又有不同的说法。所以,把古代文献例如《诗经》中所涉及到的植物名称与现代名称作对应,是相当困难的事情,有一个大致的相当就是很不容易的了。
稷,大致就是现在北方人所谓的“谷子”,实际食用的部分现在称小米。这是在古代中原地区种植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也是老百姓的主食。它的重要性可以从“社稷”一词看出。社是土地神,代表国土,稷就代表粮食。社稷就是国家的意思了,这个词用了两千多年。
黍则大抵相当于现在的黄米,黏的品种也用来酿酒。其食用的籽粒称粟。《说文解字》:“粟,嘉谷实也”。段玉裁注:“嘉谷谓禾黍也”。
明代的《本草纲目》则认为:“稷与黍一类二种也,黏者为黍,不黏者为稷。”
这样看来,粟应当是较好的小米、黄米一类的粮食。古人常常把食粟放在一起说,食粟就等于现在所说的吃饭。
《孟子》中,大个子曹交说自己身高九尺四寸,“食粟而已(只会吃饭罢了)”
《孟子》中又有这样的话:“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这里的米粟指守城者的粮食。
粟又是古代俸禄的计算方式。《论语》中说原宪给孔子当管家,孔子给他的报酬是“粟九百”(“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史记·孔子世家》这样记载:“卫灵公问孔子:居鲁得禄几何?对曰:奉粟六万。卫人亦致粟六万。”
上面两段话中,都没有量粟的单位,在当时可能人所共知,不用说,但是却苦了我们后人,无从得知其量度单位了。
《史记·伯夷列传》中说,伯夷叔齐认为周武王伐纣是不正当的行为,所以“不食周粟”。不食周粟就是不做周的官,不吃周的饭(不拿周的俸禄)。
《论语》中记载,齐景公非常赞同孔子所说的治国理论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说,如果不是这样,“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即使有粟,我能够吃得到吗)”。可见齐景公吃的也是粟。
稻是我国长江流域的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周礼·职方氏》有这样的记述:“东南曰扬州……其谷宜稻”。上古所谓的扬州是指长江下游如今从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江西及以南的广大地区。
它又说:“正南曰荆州……其谷宜稻”。这里的荆州是指长江中游的两湖地区。
现代考古发现的江南各处的稻谷遗址多达几十处。所以,水稻自古就是江南地区老百姓的主食,应当没有什么问题。
南宋人王应麟所作的《三字经》说:“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粱是稷的优良品种,黄粱尤其是粱中的上品。膏粱指肥美的食物(膏是肥肉、脂肪,粱是好的粮食),引申为奢侈的生活。膏粱子弟就是富贵人家过着享乐生活的子弟。
菽是豆类。虽然现代营养学认为豆类营养丰富,比禾本科类的谷物富含更多的蛋白质,但古人却认为菽的口感不好。
成语啜菽饮水的字面意思是吃豆子和喝清水(一般情况下,古人所谓饮水就是喝凉水,热水称为汤)。
《荀子·天论》:“君子啜菽饮水,非愚也,是节然也(这是他的气节)。”《礼记·檀弓》:“孔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要使老人高兴,即使只是啜菽饮水,也是孝)。”
这样,成语啜菽饮水以及由此简化而得的菽水一词就是指菲薄的饮食,形容生活的清苦,菽水又指晚辈对长辈的奉养或对送人钱财礼物的谦称。
总之,古时北方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黍稷,南方则主要是水稻。稻黍稷一直是中国古人最重要的粮食,后世把求生活称“为稻粱谋”。
麦在现代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如今北方人吃面,就是指食用小麦粉。但是,在秦汉及以前的时代,麦的地位似乎并不特别“显赫”。一个极重要的原因就是稻黍稷都是食用“米”的,而小麦却不适合这样吃,一般都需要磨成粉。
我们吃饭,无论是大米饭还是小米饭,或者加水做成粥,都是容易消化吸收的。麦子则不然,无论小麦大麦,直接做成饭,都不容易消化,吸收率很低,大多数都没有消化吸收就排出体外了。一般情况下,麦子需要磨成粉才容易消化。
在古代的条件下,米、粉相比较,米容易保存和运输,粉则较难。稻黍稷舂好以后,食用方便。相对来说,如果是小麦,则加工所需要的设备比较复杂,所需要的时间也长。古人只能现加工现食用,不很方便。
到了汉代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麦子的重要性逐渐增加,这应当归功于中原地区与西北少数民族交流的增加。麦面的很多吃法,中原地区都是从西北少数民族那里学来的。
古人所食用的粮食还有麻籽。作于南北朝的字书《玉篇》这样解释麻:“枲属也。皮绩爲布,子可食。”
《吕氏春秋•月令》说每个月“天子”应当吃的食品是:春季的三个月“食麦与羊”,夏季“食菽与鸡”,年中“食稷与牛”,秋季“食麻与犬”,冬季“食黍与彘”。《礼记•月令》与之相同。这样得到的五谷是麦、菽、稷、麻、黍,对应的动物食品则是羊、鸡、牛、犬、彘(猪)。
东汉大学者的郑玄说:“五谷,麻、黍、稷、麦、豆也。”与《月令》中的品种相同。与郑玄差不多同时代的王逸则认为:“五谷,稻、稷、麦、豆、麻也。”
一般认为写于西周时期的《诗经·豳风·七月》就有这样的诗句:“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这里提到的“粮食作物”也是“黍稷麻菽麦”。
由此可见,从西周到东汉的上千年时间里,麻不但是人们衣着的主要原料,麻子还是人们最常食用的粮食。对于后面这一点,可能出乎绝大多数现代人的意料之外。
高粱虽然据称很早就传入中国,但在古代并不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一直被称为蜀黍或芦粟(我小时候家乡人仍然称其芦粟,街市上往往以类似甘蔗出售其新鲜秸秆)。大概到了明代以后,北方种植渐渐增多,并称之为高粱。
玉米最早的传入较晚,大概是明代。它的正式植物学名称现在仍然是玉蜀黍。清代开始较大规模的种植。到近代和现代成了最广泛种植和食用的粮食品种之一。
由于玉米和高粱都是碳四作物,光合作用效率高,致使其产量很高。20世纪中叶以后曾广泛推广杂交玉米和杂交高粱,产量更高。众所周知,在三四十年以前,大概大多数北方人都把玉米和高粱作为最重要的口粮。玉米面或高粱面窝头、煎饼、“苞米碴子”和高粱米饭成了许多人最常吃的食物。不过,现在把玉米或高粱作主粮的人越来越少了。大多数玉米都作为了饲料。高粱则种植其较黏的品种,用以酿酒。
上面所说古人所食用的粮食作物,除了麻之外,都属于谷物。
从上古到20世纪末,谷物一直是我国老百姓的主要食品,被称为“主食”.当然也是我国老百姓的主要能量来源和蛋白质来源。
有意思的是,虽然我国的货币已经发行了数千年,但是,人们的收入,从古代官员的俸禄、国家的税收、民间的借贷直到现代工作人员的工薪,却常常以谷物为计量。例如诸侯给孔子的俸禄“粟六万”和195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给回国科学家的工资“每月小米壹千斤”,都是如此。
这是因为谷物是我国所有人生活的基本必需品。在战争、灾荒或政权更迭的年代,币值不稳定,在极端的情况下,即使是金银财宝也没有谷物对人们的生存更为重要。所以,以谷物为主的粮食,几千年来,对于我国老百姓的生活,真正是最重要的需求。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4: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