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杂说“学”和“觉” 精选

已有 8476 次阅读 2022-12-5 08:33 |个人分类:汉语言|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杂说“学”和“觉”

学是一个简化字,它的繁体字是學。从學字的结构组成,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教育的理解。

楷书的學与其篆字在结构上没有很大的差别,可以说基本上就是篆字的结构,也可以说是较为原始的结构。

下部是一个子,表示被教育的对象。

中间的秃宝盖,从甲骨文看象房屋。《说文解字》认为是“蒙”,覆盖的意思,就是认为“子”认识世界尚不充分,如被蒙住眼睛(或没有睁开眼睛)一样。所以,还没有读书的儿童称蒙童,开始上学读书明理称启蒙。启就是开,掀开蒙住眼睛的东西就是启蒙。

上部的中央是一个爻。爻在这里表示用算筹或蓍草梗进行计算,根据古人的理解,用这样的计算能够由阴阳而算出来世间万物的变化,这是学所要达到的目的。爻两边的部分是两只手,有扶持之意。

这样,由这样上中下三部分组成的会意字學的意思就是使得本来无知的人了解世间万物,也就是让他“觉、悟”。“学者,觉也、悟也。”

据《说文解字》说,學字的古文还有一个反文旁,即斆(或斅)。反文旁篆字写作攴的模样,是手里拿着棍子。这样,“學”就有些强迫性质了,學不好是要挨棍棒的。《尚书·舜典》说“扑作教刑”,就是这个意思。扑在这里不是撲的简化字,而是古而有之的字,与攴相同,意为“小击也,打也”。

古汉语中的动词往往有主动和使动的用法。学可以表示自己学习(自觉),也可以用于使人学习(觉人)。

《礼记·学记》引用的《尚书·兑命》中说:“學學半”。这里的前一个學是“觉人”,后一个學是“自觉”,教人的另一半就是增加了自己的学问。所以,古人所谓“学者”的意思就是要既“觉人”又“自觉”,这样的人才能够称为学者。

斅和學本来是同一个字,后来开始分化、区别了。斅音xiao4,是“觉人”即“使人觉悟”亦即教的意思。學音xue2,是“自觉”即学的意思。

上面《礼记》中引用的这句“学学半”,到了后来出来的《尚书·说命》(或称“伪古文尚书”,如今能够看到的《尚书》都只是“伪古文尚书”)中,这句话就写成了“斅學半”。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书出现的先后。

与学(學)字最“亲近”的字恐怕就是觉(覺)了。觉是覺的简化字。被蒙住了的“子”现在看得“见”了,这就是“覺”。

《说文解字》就是用“覺、悟”来注释學字,它又用“悟”来注释“覺”。

汉代班固的《白虎通》说:“学之为言觉也,悟所不知也。”

这句话到现在也是很有意义的。学习的目的是要真正的弄懂,而不是糊弄一张文凭了事。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北齐的学者颜之推这样解释孔子的话:“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以学问取悦他人——博主注)。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修养自己以求做官——博主注)”。

如今这些读大学、做研究生而只求一张文凭,连是否学到知识都不管的人,那就更是等而下之了。

覺是學的目的。學是为了覺。如上面所说,學者要做的事就是學,即一方面是“覺人”,另一方面是“自覺”,而且“學學半”。这就是如《礼记·学记》所说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孟子·万章上》说:“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这里的觉是觉人。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觉今是而昨非”,那便是“自觉”了。

在另一种意义上,覺也可以是睡醒了。现在还常常说觉醒这个词。在这重意义上,它与寤同义。“寐覺而有言曰寤”。古人又常常假寤为悟。所以,在睡醒这个意义上,觉和悟仍然同义。

这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睡着了,什么都不知道,可以比同于“蒙”。醒了,对周围的事情都可以知晓了,于是“觉”。我们也常常把对事情、道理的从不知到知,称为觉醒。衍生出知觉、感觉、视觉、听觉等等词汇。

《庄子·齐物论》:“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由此,《三国演义》中,作者借诸葛亮的口,说“大梦谁先觉”,弄得脍炙人口。

佛教徒在翻译和传播佛经和佛教教义的时候,称佛是“觉者”(这是对梵语 buddha的意译,佛、佛陀、浮屠等都是音译)。他们把修行而成功称为觉悟。而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者集于一身者就是佛。

儒家的学者既要學(斅)又要學,佛家的觉者也要自觉、觉他。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这说明各民族文化有很多相通之处。

在上面这些意义上,觉字读音为jue,过去读入声,如今读阳平声。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觉由睡醒之意转为睡眠(从睡着到睡醒的整个时间段),也称睡觉。读音为jiao4,去声(古代在睡醒这个意义上,读音也与“教”相同,现在则读成了jue2)。

现在说“睡觉”这个词比书面语“睡眠”多得多。民间早有“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啼郎,过往君子读一遍,一觉睡到大天光”的《夜啼帖》,贴在路口甚至公共厕所小便池上方与人眼等高处,便于人们诵读以治疗他孩子的“夜啼”。

学与觉这两个简化字,其简化的模式也是一样的,都是根据其繁体字的草字而楷化。學(或覺)字上部的三个组分,各简化成了一个点,由于右边的点要紧接着秃宝盖,所以写成了撇的模样。

草字的写法本来就是大而化之,只抓住字的主要特点,简化而很快写出字来,所以很多本来不同的字在草写的时候便变得相似甚至一样。人们根据草字而楷化得到的简化的结果也往往如此。

例如:兴,本来的写法是興,上部中间是一个同字。誉和举,本来的写法是譽和舉,上部中央都是一个与字。草字从而简化字的上部与学字的上部成了相同的了。无论是同(興字)还是与(譽或舉)还是爻(學或覺),在草写再楷化的过程中都只化为一个点。

在写这些字的时候,有些人分不清楚它们上部三个点的写法与“尚字头”不同。尚字头是中间一竖,两边各一个点。如党、赏、常、尝(嘗)、裳、堂、当(當)等等。

尚字头的字很多,有简化字也有不是简化字的,而含有学、觉、兴、举、誉等字上部的三点的字则全部都是简化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1366568.html

上一篇:杂说“左”和“右”
下一篇:压力、过分紧张与精神健康问题
收藏 IP: 119.162.51.*| 热度|

2 谢钢 尤明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5: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