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若干有机化合物的中文名称用字(2)
碳、氢和氧是有机物中最多的三种元素。据说,早在九千多年以前,人类就学会了酿酒。当然,实际上人们食用因自然发酵而产生的含酒精的食物,恐怕在人成为人之前很久很久就已经经历过了。酒精就是由碳、氢、氧组成的最简单的化合物之一。
酒或酒精,西方人称alcohol。我国古人把好的酒,称为醇。《说文解字》:“醇,不浇酒也”。不浇酒就是不掺水的酒。
这样我们就把alcohol翻译成醇。最常用的也是被人们广泛食用的是ethyl alcohol 或ethanol,译作乙醇。methyl alcohol 或methanol 译作甲醇。propyl alcohol 或propanol 译作丙醇,如此等等。
所有这些醇,都在碳原子上连接有OH基团。OH基,hydroxyl,这个英语词一半取自hydrogen(氢),一半取自oxygen(氧),后缀-yl表示基,被翻译成羟基。羟,是化学家造出来的字,一半取自氧,一半取自氢,读音取氢的声母与氧的韵母和声调,音qiang3。
古代就有狗恶酒酸的故事,后来成为一个成语。说的是卖酒的人家因为养了一条恶狗,人们不敢到他那里买酒,致使酒酸败了。我们在这里关心的是酒放时间长了就酸败的事实:古代酒的度数低,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乙醇氧化,生成了乙酸。
酸也是一个很古老的字,它的本义是醋,现在意义上的酸味是其引申义,醋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乙酸。这样,人们把英语acid翻译成酸就是很自然的事情。
酒(醇)和醋(酸)是与人们生活最密切的两种烃类的含氧衍生物,两个字都有酉字旁。这样,人们翻译其他烃类含氧衍生物名称时,都用上了酉字旁就可以说是顺理成章的了。
上面说到,一般的烃类(比如脂肪烃)分子中碳原子上的某一个氢原子被羟基所代替,这样的衍生物所称作醇。如果芳香烃上某一个共轭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被羟基所取代,最典型的是苯环的一个碳原子连上羟基,这样的物质,被称为phenol,音译为酚,或苯酚。如果是甲基苯上的一个氢被羟基所取代,则被称为称为cresol 或者methylphenol,翻译为甲酚。萘环上连一个羟基,则称萘酚 naphthol。
可以看出,表示酚与醇在英语中的词根-ol,是一样的。
酚是化学家新造出来的汉字,音fen1。
由碳和氧两种原子通过双键连接而成的官能团,C=O,被称为carbonyl ,音译成羰基。与羟字相似,羰是一半氧一半碳,读音是碳的声母加上氧的韵母,不过声调改为阴平,tang1。之所以这样改,大概是避免与“糖”同音而混淆。
当羰基位于碳链的末端而羰基碳还连着一个氢原子时,这类分子RCHO,被称为aldehyde 翻译为醛。如,甲醛 methanal 或者 formaldehyde;乙醛 ethanal 或者 acetaldehyde 或者aldehyde;丙醛 propanal 或者methylacet aldehyde 。
醛(音quan2)虽然是一个古字,意思是“酒味变”,但实际上没有什么人用,可以说是一个死字。化学家把它启用来翻译aldehyde。
如果羰基并不位于碳链的末端,而是位于碳链中间,则称之为ketone,音译为酮(音tong2),显然这是根据了其第二个音节的发音。最简单而常用的是acetone,即丙酮,又称二甲基酮。这是在羰基的两边各有一个甲基。
酮,是一个古字,其本义宋代的《广韵》说是“酒坏”;只略后30年的《集韵》说是“酒醋坏”,也就是说酒酸败了,像醋那样酸了。不过,这个字也很少有人用。所以化学家就让它“转世再生”了。
如果在羰基碳原子上还连着一个羟基,那就成了一个羧基。羧字一半是氧另一半取自酸,氧和酸两个字音怎么都不容易“切”,于是就把氧弄成了一个字母O,用酸字的字头音加上一个O,成了suo。
羧是一个古字,音zui。羊羧是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冉駹族的羊毛织品。《后汉书·西南夷传》:“冉駹夷,其人能作旄氈……羊羧之屬”。但是这个字后来也基本上没有什么人用。化学家把它用作carboxyl的翻译,并定其读音为suo1。
羧酸是由羧基形成的有机酸,以示与其他有机酸以及盐酸、硫酸等无机酸的区别。
羧酸与醇能够反应,生成ester,翻译为酯。如乙酸乙酯、乙酸异戊酯、脂肪酸甘油酯等等。
酯是科学家新造出来的字,音zhi3。脂肪的化学成分就是脂肪酸甘油三酯。酯这个字就是根据脂制造出来的,它的读法与脂只是音调不同,其意义在于强调这是化合物名称。
羧酸中如果失去了羟基,剩余的部分称为acyl,音译为酰基。一般地说,含氧酸分子失去羟基余下的部分都称为酰基。
酰是科学家新造出来的字,音xian1。
早些时候,acyl被音译为醯基。醯是一个古字,音xi1。它在古代似乎是一个常用字,是醋一类的调味品,也用于保存各种食物,与如今的酒、醋、酱类似。在古代的“经典”中经常可以见到醯字。如《论语•公冶长》中就有“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谁说微生高很直爽?有人向他要一点醋,他没有却不说自己没有,他向邻居去要来一点,然后送给来要醋的人)”
近代以来,醯字极少被使用,大多数人也不认识这个字,又不容易写,所以把acyl改译成可以“读半边”的酰倒是很好的事情。
氧是一个可以形成两个单键的元素,如果在烃的碳链中间插入一个氧原子,形成R-O-R'的结构,那就是ether,翻译成醚。最有名的醚是乙醚(ethyl ether),氧原子各与一个乙基成键,可以写作C2H5-O-C2H5。乙醚最早是用作麻醉剂的,人吸入了乙醚,便“迷过去”了。也正是这个原因,前辈科学家把ether翻译成醚。
醚虽然是个古字,南北朝时的字书《玉篇》就记录了这个字,本义就是醉。不过历史上这个字也极少有人使用。科学家重新启用这个字也是很有意思的。
醌(音译自英语quinone)是含有两个双键的六员环状二酮(含两个羰基)结构的有机化合物。最简单的是苯醌(benzoquinone)。醌在许多植物中存在。
醌也是科学家新造出来的一个字,音kun1。
由碳、氢、氧原子组成的最大的一类化合物,因氢原子与氧原子的原子数比为2:1,与水一样,分子式可写为Cx(H2O)y,从而被称为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中,简单而重要的是如葡萄糖、果糖等单糖,蔗糖、麦芽糖等双糖等,复杂的有淀粉、纤维素等多糖。碳水化合物是自然界动物(当然包括我们人类)的最根本的能量来源。
前面说的由碳、氢、氧原子组成的化合物也即烃的含氧衍生物的中文名称均有酉字旁,与之相对应,科学家又造了一个新字,醣,用来表示碳水化合物。
在我当学生的时候,碳水化合物还是用醣来表示的。但是,这个醣字用得很少,它只是碳水化合物的总称,并没有哪一个具体化合物的名称是某某醣。
原来有一个糖字,后来又造出醣字,这与原来有一个脂字,却又造了一个酯字,确实很相似。但是,二者又有两个显著不同的地方:首先,有许多化合物以酯命名,如乙酸乙酯、乙酸异戊酯、脂肪酸甘油酯等等,却没有具体的化合物以醣来命名。第二,脂与酯的读法不同,脂是阴平声,而酯是上声;糖与醣的读音和声调完全相同。
也正是这两个显著的不同,致使在“整理异体字”的过程中,酯作为一个独立的字保存下来了,而醣则作为糖字的异体字被淘汰了。也就是说,糖成了碳水化合物的总称。
这样,在烃的各种含氧衍生物的中文名称中,糖成了一个“异类”,只有它没有酉字旁。
(未完待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9: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