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方”为何不方

已有 11341 次阅读 2018-4-9 08:22 |个人分类:汉语言|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方形, 偏旁, 说文解字

 

“方”为何不方

方、圆、长、短大概是每一个人小时候认识物体几何形状时最早应当认识的概念。按照如今字典上的说法,方就是指“四个角都是90度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六面体”。

方这个字又很简单,只有四画:点、横、横折钩、撇。像这样简单的字还往往作为声旁组成形声字。

汉字大多数为形声字,现代汉字又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能够做声旁的字不少,但是做声旁生成字能够四声都有的,就相对少得多了。例如,龙可以做声旁,形成不少字,如聋、笼、拢、陇、珑等等,可是这些字大多发阳平声和上声,读阴平声和去声的就似乎难以找到。

方字作声旁,四声都有,这还不算什么,这样的字也还有不少,但是,发音相同的字,全部为一个音旁的,例如《新华字典》所收录的读音为fang的字:方、邡、坊、芳、枋、钫、防、妨、肪、房、鲂、仿、访、彷、纺、昉、舫、放,18个全部都以方为音旁(《现代汉语词典》多一个髣字),具有这种性质的字,恐怕就不好找了。当然,同一音部总共只有一两个字的不在此列。

我过去一直很诧异,简单的汉字多象形字,而描述“方形”的方字,为什么写得一点儿也不“口”,却写成了这样奇奇怪怪的“方”?


后来我才弄清楚,这个样子一点也不方的汉字“方”,原来的意思并不是“方形”。

据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方字的本义是两条并在一起的船或两条并行的船,是象形字,象两条船的船头并在一起的样子(“方,并船也,象两舟省总头形”)。《尔雅》说:大夫方舟,是说根据当时的礼制,大夫渡河应该坐两条并在一起的船(为什么要两条船?大概是为了安全,大舜南巡,在湘水就出了事情。所以后来定下来,天子造舟,诸侯维舟,大夫方舟,士特舟,这是渡河的等级规定,天子经浮桥过河,诸侯四条船,大夫并排两条,士就一条了)。《庄子山木》里说:并合的两条船渡河,有条空船撞过来,即使心胸狭窄的人也不会对着空船发火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

引申之,方就是并或并行。《史记郦食其列传》中郦食其说到汉王刘邦的好政策可以使得蜀地和汉地的粮食,将船挨着船运向下游蜀汉之粟,方船而下)。两车并排行驶称方轨,说方轨差不多就是说双轨。《史记·淮阴侯列传》说到“井陉那里路太窄,容不得两车并行,骑兵不能列队前进”(“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

方字由并行这个意义出发,可以向两个方向上引申,一个是比,另一个是方形。

并,引申为比。比字的写法就是两个人并立(与从相似,不过“人脸”的方向与从字相反)。



引申之,方就可作“比较”、“相仿”、“比拟”等意思讲。如《论语》中说:“子贡(端木赐)喜欢品评他人。孔子对他说:‘赐呀,你就那么好吗?我可没有这闲工夫’”(“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这里的方是比较。又如战国策·赵策》中马服君赵奢说:如今齐国和韩国力量差不多今者相方)。这里的方,相近、相仿。再如《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说到大将军卫青很谨慎,不轻易结交朝士,而骠骑将军(霍去病)也是如此票骑亦方此意)。这里的方,比拟,相似。

从比较、比拟、相仿等义再引申,可得方法,模仿等义(法就是模)。如千方百计;如《三字经》“窦燕山,有义方。”;如方针、方略、方式、开药方等等。

并行的队列,呈方形。这样,就从“并”可以引申出来如今最重要的一个义项,我们最熟悉的方、圆的方。天圆地方,是中国古人最传统的官方宇宙观。孟子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规、圆规;矩、曲尺)。

从方形,可引申出方向、方面、方位。这样就出来了上下四方、四面八方等词。再引申出地方、方国等。于是有了朔方(北方)、鬼方(商代的一个少数民族区域)、有朋自远方来、方物(土产)等等。

由方形,又引申出人们品德、思想、行为的方正、正直。汉代就要选拔所谓“贤良方正”即品德好又有才能的人。

方形可以用来计算土地面积。孟子说如果用他的以仁义治国的方法,则“地方百里而可以王”(有百里见方的国土就可以称王于天下。)我们至今计算土地面积还是用平方公里、平方米等,计算土、石、木材等时则往往把立方米简称为方。

这些就是方字的原义引申出来的主要意思。

当然,自从现代发现了甲骨文以来,人们从甲骨文出发,对于近两千年间人们遵循的《说文》的看法提出挑战,人们提出了许多种新的看法。

影响比较大的有:

认为“方”是一种类似于耒的农具,“方之象耜,上短横象 柄首横木,下长横即足所蹈履处,旁两短画或即饰文。”由两人并耕得到引申义并,《说文》所说并舟应当由并耕而引申得到,“并船之义当由两人并耕即耦耕之义所引申”。这种说法得到的拥护比较多。

有人则认为方是枋字的本字,意思是“刀柄”,字象形,底下是刀,上面是把。方形是引申义。也有人认为甲骨文方的底下部分象刀,上面的线段是用刀画出的田界。这样得到方形的意思。还有人认为方是放的本字,其甲骨文象带枷的人,表示流放,方形等均为假借或引申义。总之,众说纷纭,关于甲骨文的这些说法都没有得到大家的公认。

从汉代以来,近两千年间汉字的实际引申和使用情况,都是以汉代人的解释为准的。所以,无论其解释是否符合以前的历史真实,《说文解字》的解释都对汉字后来的使用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这是文字使用和发展的实际情况。无论今人对甲骨文的研究取得了多大的成就,都不可能改变过去近两千年来的这个已经发生的历史事实。

有意思的是,凡是真正含有“方”这个单位的字,几乎全部读音为fangbangpang(在古代它们几乎是一样的读音),如本文一开始所列出来的“方、邡、坊、芳、枋、钫、防、妨、肪、房、鲂、仿、访、彷、纺、昉、舫、放”以及“旁、傍、榜、磅、镑、谤、膀、髈、滂、螃、耪”等。

有人立刻会反驳:还有下面的这些字呢!你看:“施、旆、旄、旗、旂、旅、旃、旌、族、旋、旎、旛”等等,它们的读音都与ang没有什么关系。

看上去,这些字确实都有一个“方”,但是,它的右半部份的上面都另外有“一顶帽子”(一撇一横),写成单独的楷书字为(音yǎn),字的意思是旌旗飞扬。所以,上面这些字都与旗帜有关。而从篆字看,他们左边的部分也与方不同。例如,施字的本义是旗帜飘扬的样子,篆字的施是



旅是军队的编制单位。上古一般以五百人为旅。这是会意字。文字象众人站在旗下。旗,指军旗;人,指士兵。篆字的旅是



大家可以看到,在篆字中,这些字左边的形状与方是不同的。在《说文解字》中,这些字被单独算到“”的“部下”,与方不是一回事情。我们看到了这些,也能够理解为什么旗、旄等这些字虽然也都有一个方,但无论是读音还是意义都与方并没有什么关系。这就是因为他们的左边原来并不是方,只是从篆字转变成隶书再变成楷书时写成了方。

当然,这些知识与我们平时写字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这可以使我们比较深入地了解这些文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1108128.html

上一篇:他们为什么轻信?
下一篇:师德有亏理当谴责,“导德”有损危害更大
收藏 IP: 60.216.171.*| 热度|

11 武夷山 刁承泰 徐令予 尤明庆 史晓雷 赵凤光 戎可 苏德辰 郑永军 王安良 马鸣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2: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