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惯例,2022届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都该领取双证,离开培养单位去入职新的工作单位了。从微信群和朋友圈、和一些个人微薄上公开的消息,几乎每个课题组都照了全家福,集中了课题组的所有在读研究生聚餐和合影。在课题组合影中导师们穿着导师服,毕业的研究生则穿着硕士学位服和博士学位服,基本上都很帅,毕竟要离开导师闯天下了。对于课题组比较大的团队来说,导师也是好几个,毕业的研究生也是人数众多。有些课题组虽然一个导师,但因为指导的专业学位硕士生比较多,每一届毕业的研究生也非常多。而有些课题组每年就招生和毕业一两个研究生,看起来队伍非常单薄。
认真落实研究生就业,帮助和指导研究生就业或者继续深造(读博或者从事博士后研究)是多数研究生导师和学工部门非常关心的事情,毕竟高质量的就业涉及到今后招生宣传和学科排名等竞争。有些研究生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多,个人技能和素养提升也很显著,一些研究生则因为各种原因勉强凑够了获得学位的要求,这导致后续的发展选择出现了很大的差距。想比大家都同意,看看一个毕业生的眼神,对比下他/她入学前的眼神,就知道这个人在学校攻读学位期间是否真的进步了。如果眼神坚定,充满活力和自信,脸上充满朝气和阳光,那么显然这个人的在校培养的效果是值得肯定的。如果一个毕业生眼神迷茫,缺乏精气神,一定程度上说明在培养过程中他的进步比较艰难,和周围融入度很低;作为导师和培养单位,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鼓励,在求职和就业方面提供积极的帮助就非常关键。
对于大的课题组来说,一般都是分工明确,一些导师负责搞项目和经费、一些导师负责具体的学术指导,一些导师负责后勤保障。这些大课题组的老大一般在行业里有重要的影响力和行业知名度,从这些课题组毕业的研究生在求职过程一般都比较顺利,在国内获得继续学术深造的机会也更多。而对于小的课题组,一般就一个导师,既要负责搞课题经费,还要搞教学和负责研究生的学术指导等系列任务,如果分配的研究生指标多一些,那么基本上是疲于奔命或者只能放养式培养研究生了。对于拟进一步混迹于学术领域的研究生来说,跟谁读博士可能比在哪儿读博士更重要。参加过学术会议的研究人员都知道,无论是分会场交流还是茶歇交流,对于青年研究人员和在读的博士生来说,都要报上自己师承门派和导师名字。如果跟了知名的导师,无论自己学术成果做的怎么样,介绍其导师时都充满自豪,只要导师名气大,别人都得卖三分面子。悲催的是,如果自己的导师在学术圈名气不大,没有过硬的学术成果和掌控资源,说起自己的导师和工作单位是难免别扭和难为情。有道是,要么你导师厉害,要么你培养的研究生厉害,其实最关键的是自己要本领过硬,厉害。
曾经有某个西部大学因为市场经济冲击,某些学科的导师集体跑路去发达地区的大学发挥作用,而剩下的导师因为职称和学术影响力因素制约,为了巩固学位点的招生资格,不得不想出了以导师小组的方式招生和共同培养博士生和硕士生。放眼今天,虽然研究生导师的人数在慢慢增加,但每年新增的研究生指标也在大幅度增加,特别是对于硕士研究生导师的资格要求也在逐渐降低,似乎满足了基本条件都可以开门收徒了。实际上研究生的培养除了学术素养的培养,还有心理素养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扩招过程中各个研究生的导师能力差别比较大,跟随不同的导师读研和读博,今后发展的前途和机遇差别也就非常大了。我们很多时候强调协作精神,其实研究生导师之间更要增强协作,共同指导研究生,激发研究生的潜力,为研究生全面发展提供机会,特别是促进学科交叉融合过程中让研究生开阔视野,而不是局限于狭窄的专业范围内。从分工的角度看,协作的导师都立足于自己的知识背景和学术特长,对课题组的研究生进行培养和指导,另一方面,从求职就业和继续深造角度看,多个导师相互协作,则可以充分利用不同导师的资源和影响力,如果掌握了不同方向的学科知识,在今后工作和学习过程中也能把多个方向的学科知识融合起来,体现可塑性和适应性。对于协作的导师来说,开诚公布,协商好知识产权归属等可能引起争议的问题,互相监督,也一定程度上预防和避免了学术不端,最大程度上服务于研究生,提高学科影响力和竞争力。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9: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