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学科知天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yperchaos 交叉学科知天下,从兰州理工大学起飞。

博文

付费出版的洋刊如何吸引国内研究人员 精选

已有 8618 次阅读 2022-6-10 10:0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最近爱思唯尔出版社按照惯例悄悄公布了旗下所有期刊的影响因子(citescore), 其分值计算不同于JCR影响因子的计算,两种评价指标和计算方法差异很大。按照惯例, 科睿唯安数据中心也会在每年6月底公布其数据库对应的JCR影响因子,对于比较靠谱的期刊影响因子一般都比较稳定,当然不断涌现的新期刊在各种措施推进下第一个影响因子会让人瞠目,甚至一些期刊创刊阶段的定位就是IF>10。 

      对于科研人员来说,可靠的持续的科研经费是开展科研的基本条件,无论取得什么样的研究结果最终都有一个分享和宣布知识产权的问题。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把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上,那些口碑和影响力非常好的期刊是绝大多数科研人员的目标,毕竟这些期刊的同行评审更具有说服力。在这上万种国际期刊中,一半期刊采取了传统订阅模式,一半期刊采用付费出版则需要作者缴纳几千美元的APC,部分期刊则采用混合模式让作者自由选择是否付费。如果仔细观察,发现一些开源期刊的出版社悄悄增加了出版费用,甚至一些期刊的APC和影响因子挂钩,影响因子越高,出版费越高。

      就俺相关的研究领域来看,这些收费期刊不断频繁的发出审稿邀请,估计觉得我们都很闲,另一方面就是不断发出组稿邀请,让俺们担任guest editor来组稿,声称可以为组稿的学术编辑免费出版1篇,并强调期刊的影响因子比较高,或者很高^_^。从一些收费期刊上在国内公众号和国内组稿编辑的微信群来看,这种组稿的规模还是非常大的,而国内一些研究人员为这些期刊组稿的积极性非常高,甚至表现出受宠若惊的程度。

    其实,这反映出这些付费期刊在国内反”五唯“形势下生存的市场受到了巨大的挑战,这些期刊只所以能精准的找到愿意为他们组稿的人员,说明其工作团队深入了解了国内科研领域的现状和多数科研人员的心态,这值得我们警惕。

    俺不反对付费出版,但如果一个团队的很多论文都是在特定的付费期刊上出版,这显然是有问题的。为什么这些收费的样刊总有特定的稿源呢?

  1,强调期刊的高影响因子,满足一些研究人员在高影响因子期刊上发表论文的诉求和愿望。

  2,强调论文发表后可以让全世界研究人员免费下载,提高论文阅读量和他引可能性,这种引用高的论文可以用于申报科技成果奖的代表作。

  3,强调审稿速度快,审稿人责任心强,效率高,录用率高。

  4,满足一些发表论文困难的科研人员对论文需求,用于晋升职称和年度考核,甚至学生毕业。

  5,付费出版可以给作者支付稿费,或者发表数篇付费论文后可以豁免一篇论文的APC。

  6,和某些科研经费管理机构达成协议,受到该机构经费支持的论文必须付费出版,名曰成果共享。

  7,精准靶向,利用大数据手段来寻找潜在的客座编辑,让客座编辑的圈子来提供稳定的稿源。

      一般而言,正规的期刊都不存在稿源问题,审稿人的队伍也很稳定,即使期刊的影响因子低也要保持一定的拒稿率。另一方面,正规的期刊对客座编辑的要求也很高,起码这些拟担任客座编辑的研究人员已经在学术领域有很好的影响力或者大量的论文发表(容易被搜索到),甚至需要期刊的一个编委参与组稿过程的。如果一个期刊批量发出组稿邀请,让被邀请当客座编辑的人受宠若惊,或者感到惊喜,显然是可疑的。遇到这样的邀请,你尝试和出版社、编辑部沟通下,要求为所有稿件免费或者打五折,估计你的要求会被立马拒绝了。当你在这个领域不具备实质性影响力,即使担任了客座编辑也会遇到两个基本困难,没有几个人愿意为你负责的专题投稿,也没有几个人愿意为你负责的专题审稿,或者说你的组稿只能限于你的小圈子了,在审稿环节也只能依赖你的小圈子了,因为你发出的审稿邀请基本都会被拒绝。另一方面,等你组稿的专题论文发表了,虽然出版社获得了APC的收益,但还会继续告知你组稿的专题论文引用偏低,需要你继续推广来提高引用和影响力,为吸引下一轮组稿做准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0980-1342350.html

上一篇:稿件录用后拒绝支付版面费算不算欺骗行为?
下一篇:研究生培养过程双导师制的探索
收藏 IP: 61.178.245.*| 热度|

13 谢煜 褚海亮 郭战胜 周忠浩 黄永义 彭振华 毛善成 杨正瓴 郑强 郑永军 庞峰 鹿露露 谢翔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0: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