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qed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qed

博文

吸烟很可怕,PM2.5不可怕

已有 11580 次阅读 2015-3-21 18:02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吸烟很可怕,PM2.5不可怕

【吸烟真的很可怕】

下面这一段网络资料总结得非常精辟:

--------------------------------------------------------------

   抽一支烟,很多人或许认为无关紧要,但实际上,抽一支烟会让人减寿近14分钟。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美国毒品滥用和精神健康服务管理局、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资料计算所得数据,一家网站统计出香烟、酒、毒品等成瘾物质对人类的减寿影响,结果触目惊心。

   单位剂量成瘾物质减寿数据
   据统计,每支烟可令人减寿13.8分钟;每剂可卡因5.1小时;每杯酒6.6小时;吸食一次冰毒11.1小时;每剂美沙酮12.6小时;每剂海洛因22.8小时。
   以上数字是根据减寿公式计算得出的,即:平均预期寿命-平均死亡年龄=减寿年龄;减寿年龄×365.24×24=减寿小时数;平均每天使用量×使用天数=一生中用量;减寿小时数/一生使用剂量=每剂减寿小时数;使用天数=平均死亡年龄-首次使用平均年龄×365.24。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的成瘾物质日常平均剂量减寿时间如下:

   1包烟=4.6小时
   2杯酒=14.1小时
   6剂可卡因=33.7小时
   5.3剂冰毒=58.8小时
   3剂海洛因=68.4小时

   不同成瘾物质减寿数据
   1.
长期吸烟者:开始规律吸烟的平均年龄为17.8岁,日均吸烟量20支,平均死亡年龄为68.7岁;平均烟龄50.9年,减寿10年,为预期寿命的13%。长期吸烟者平均每天减寿4.6小时。
   2.
长期饮酒者:开始规律喝酒的平均年龄为16岁,日均饮酒量为2.14杯,平均死亡年龄为55.6岁;平均酒龄39.6年,减寿23.1年。长期饮酒者日均减寿14.1小时。
   3.
长期吸食可卡因者:开始规律吸食的平均年龄为20岁,日均吸食6.6剂,平均死亡年龄为44.5岁;平均毒龄24.5年,减寿34.3年。长期吸食可卡因者日均减寿33.7小时。
   4.
长期吸食冰毒者:开始规律吸食的平均年龄为19.7岁,日均吸食5.3剂,平均死亡年龄为36.8岁;平均毒龄17.1年,减寿41.9年。长期吸食冰毒者日均减寿58.8小时。
   5.
长期使用海洛因者:开始规律使用的平均年龄为23岁,日均吸食3剂,平均死亡年龄为37.5岁;平均毒龄14.5年,减寿41.2年。长期吸食海洛因者日均减寿68.4小时。

-----------------------------------

这是美国的数据,不吸烟酗酒吸毒者的平均死亡年龄为78.7岁。中国现在的人均预期寿命超过了75岁,因此可以引用以上的减寿数据:每天一包烟的烟民,最终平均减寿10年!

这个数字绝对是令人震惊的,但是令人信服。因为只要分别统计出相同城市/地区/国家的烟民和非烟民的平均死亡年龄就行,这不难做到。


【戒烟永远不嫌晚】

请看一下两段资料:

(1)中年前戒烟女性平均多活十年 

英国一项最新研究说,女性吸烟者如果能够在30岁左右戒烟,可以避免吸烟带来的绝大部分危害,能够因此平均多活十年
英国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在新一期医学刊物《柳叶刀》上报告说,他们对英国的女性吸烟群体进行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调查,在1996年到2001年间收集了约130万名女性吸烟者的资料,她们当时的年龄在50岁到65岁之间。
进行研究的理查德·皮托教授说,在英国,第一代大规模长期吸烟的女性群体是上世纪40年代出生的,所以只有到了现在,才能够全面直接地分析吸烟和戒烟对女性寿命造成的影响。
这项研究发现,吸烟对女性造成的危害比以前认为的要大,在50多岁到70多岁的女性中,约三分之二的死亡案例都可以归结到与吸烟有关,特别是吸烟引起的肺癌、心脏病和中风等疾病。研究人员估计,女性吸烟者与不吸烟者相比寿命减少的平均程度超过10年
这项研究还显示,戒烟的效果也要好于以往认识,如果女性吸烟者能够在30岁左右,也就是中年之前戒烟,可以避免97%的吸烟相关危害。
皮托教授说,以往的数据以及本次的数据表明,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如果能够在中年之前戒烟,都可以因此平均多活十年
不过也有专家指出,这项研究结果并不意味着20多岁的年轻女性可以尽情抽烟,只要吸烟就还是会导致疾病风险上升,戒烟只是能够尽量减少这种上升的幅度。

(2)40岁前戒烟可减少折寿  
加拿大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表明,吸烟会缩短人的寿命,但如果在40岁出头或更早时候戒烟,则能较大程度地挽回损失。而且,戒烟越早越好,但任何时候都不算晚。
研究人员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网络版上刊文说,他们分析了超过20万名美国人的资料后发现,吸烟会平均缩短一个人10年寿命,但在35岁至44岁之间戒烟的人平均能挽回9年寿命,在45岁至54岁之间戒烟能挽回6年寿命,而在55岁至64岁之间戒烟则还能挽回4年寿命。
研究负责人普拉巴特·贾阿说,尽早戒烟可以让吸烟者的预期寿命接近那些从不吸烟的人。这个研究传递的信息是,任何时候戒烟都不算晚,即使对于那些有着数十年吸烟史的人也一样。不过他提醒说,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在40岁之前吸烟然后把它戒掉,因为烟民提前死亡的风险依然比不抽烟的人高,只不过低于不愿戒烟的人而已。
研究人员表示,每年全世界有大约3000万名年轻人开始吸烟,其中大多数人后来也没有戒除。按照目前的趋势,21世纪与吸烟有关的死亡人数将达到约10亿人,远远高出20世纪的1亿人。(来源:新华社 马晓澄)

【PM2.5有害健康,但是并不可怕】

定性地说,PM2.5有害健康,肯定毫无疑问。

但是要定量地说明PM2.5有多大,例如减寿多少年,很不容易,实际上不可能。

就拿北京为例,年平均PM2.5的值在100微克/立方米上下。要想知道这么多的PM2.5使北京人的预期寿命减少了多少,可以拿一个其它条件和北京相似,而PM2.5比北京低的城市来比较。(对柴静及其拥护者来说)不幸的是,中国没有什么城市的预期寿命比北京高。一定要做这种(崔永元-柴静式的)相关性比较,就会得出“Pm2.5使人均寿命提高了”的荒谬结论。

另外一个靠谱一点的办法是比较PM2.5和吸烟。我前面一篇博文中已经说过,根据一个美国医生,Richard Saint Cyr 的计算,在北京呆一天相当于抽了0.15支香烟。或者说,在北京住一年相当于抽了3包烟,住80年相当于抽了240包烟,成为1个有8个月烟龄的烟民。如果线性内插成立,大概会使均寿命缩短1个月,如此而已。北京市在最近24年(1989-2013)里人均预期寿命增加了8.9岁,所以这1个月的缩短真的可以忽略。PM2.5对人的影响主要是一些短期效应,使人咳嗽多痰之类。

美国医生 Richard Saint Cyr的原文是:“ a day in Beijing is like smoking one sixth of a cigarette. More specifically, on an average day in Beijing an average adult inhales a total of 1.8mg of PM2.5 particles from air pollution, which is 1/6 of the average 12mg of PM2.5 particles inhaled from an average cigarette”.  
以及

“But my #1 take-Home message is that smoking is an astonishingly toxic and destructive addiction, and is far,  far worse than the worst air pollution in the world. Even one cigarette a day is more toxic  than a day in any city in the world! And China, with limited public health budgets, would get magnitudes more national health benefit if they focused on eliminating tobacco use when   compared to eliminating high air pollution”.

柴静引用的那篇中科院的论文,认为对北京而言,PM2.5的浓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死亡率增加1%。这个结论是很荒谬的。因为可以反方向推论:当北京的PM2.5的浓度减少到35微克/立方米,达到中国的优级标准时,死亡率会降低6%,因此人均寿命会增加6%,达到87岁,从而远远超过当今世界上任何国家和地区!大家相信吗?反正我是不相信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83426-876082.html

上一篇:北京的PM2.5危害有多大?每天0.15支香烟
下一篇:关心实时空气质量指数的看过来!
收藏 IP: 222.130.135.*| 热度|

16 蔡小宁 蔡庆华 戴德昌 谢力 史晓雷 洪建辉 蒋大和 李健 成爱芳 shuns qia zhon jiah duny gjie bccdd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0 09: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