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信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吴信 中科院亚热带所

博文

也谈“没有应用,论文就是一张纸”

已有 4086 次阅读 2011-4-5 16:41 |个人分类:科研心得|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论文, 实验, 实践, 应用

    经常私下里给师弟们谈类似的话题“没有应用,论文就是一张纸”,本人人微言轻,不敢多说的话被人家说出来了。觉得好像出了一口气,痛快!
    论文到底要不要,要,肯定要!因为在我国科研院所系统里已经形成的以SCI收录论文数量为重要考核指标的论文评价体系太强大了。从对科研人员个人的业绩考核标准来看:引进人才,优秀人才选拔职,称评定,年终奖励等,SCI论文的数量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从对单位的考核来讲: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申报,科研项目审批结题等,无一不以发表SCI论文的数量为重要考核指标和依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各级科研项目最终验收均要以SCI的论文数量进行考核。此外,包括现在大学的学科评估排名,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评审,在这种指挥棒长期影响下,我国科教界已经形成一个SCI论文数量的固定思维模式。在当今论文评价体系下,只有多发论文,才能更好地得到相应的支持,获得相应的资格,而且还有进一步产生的马太效应,得到更多更多的利益。于是,我国大量的论文出来了,海量的论文产生了,SCI论文甚至泛滥。

试验与实践脱节,试验结果不能够在实践中得到验证,结果呢,能够解决什么问题。我发现,不少研究生做试验的目的就是:发表论文。所以,从几个方面来讲,我不能不让研究生不发表论文,但是总是想能否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本人也感到丢人,一个行业的博士经常觉得尴尬:比不上实践中的普通工人解决实际问题。那么多研究生做试验花了那么多的经费就发表了几篇文章,而且是结果值得怀疑的文章,有多少意义?有些西方学者对我国动辄成千上万元地重奖SCI收录论文的现象感到难以理解,甚至戏称中国的SCI为“Stupid Chinese Idea(或可译为“愚蠢的中国概念”)

海量的论文下面,是海量的实验试验;海量的试验下面,是海量的资源浪费;海量的资源下面,是一个巨大的经济产业链。而且仅仅论文本身也成了一个巨大的经济产业链:论文的修改、撰写等等。所有的试验都挂上这烧钱的分子生物学试验,也是结果值得怀疑的试验,而且极大多数试剂仪器都是国外进口的,有时候我怀疑这是否也是对国人的一个大骗局。而且仅仅论文本身也成了一个巨大的经济产业链:论文的修改、撰写等等。

院士揭论文流失“潜规则”:论文“产业”

无言

 
 
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没有应用,论文就是一张纸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大学一直在为之努力的方向。今年我们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提出这个问题,可见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我认为,除了体制机制上的原因外,很重要的是认识问题。一些科技工作者认为,应该提倡“自由研究”,所谓“自由研究”就是在实验室里,穿着白大褂。他们认为,科学家不应该和企业、社会联系,科学家就应该在房间里写论文。
 
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科学家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结合国家需求,解决重大问题,而不是悬空状态。这个问题非常重要,观念应该扭转。比如有的科技工作者,一拿成绩就是发了多少论文,跟着外国人的标准来。认为“论文多就是工作好”,至于有没有用,不管。这些人还觉得,你和企业联系、和实际联系就是低水平。但是“资源、能源、环境、气候”是全世界最关注的问题吧,我们提炼铝材,排出的残渣堆积如山,既污染环境又影响气候,其实残渣里面还有锰、镍等很多金属元素,这样就浪费了。前两年山西溃坝的事故就有金属废料堆积的原因,这些科技工作者视而不见。
 
当然,经济方面也有原因,比如前期风险投资也要跟上来。在高技术转化前期,资金很重要,可能要有10倍的投资金额。中间的试验也很重要,需要一系列平台,需要很多人力、资金支持。我们看到,创业板已经上市了,目前有很多有利条件,科技工作者要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黄伯云系中南大学校长;记者朱振国整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986-429913.html

上一篇: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敬畏真理……(二)
下一篇:双汇“瘦肉精”事件或促使行业“转机”
收藏 IP: 159.226.152.*| 热度|

5 刘洋 张伟 唐常杰 姜洪洲 wgq3867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0: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