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信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吴信 中科院亚热带所

博文

从诺贝尔奖看教育更需要制度上的“希望工程&扶贫计划”

已有 9126 次阅读 2010-10-7 10:25 |个人分类:改革创新|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教育, 诺贝尔奖, 希望工程, 扶贫计划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俄罗斯裔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105日以石墨烯研究捧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据报道,海姆现年51岁,诺沃肖洛夫36岁。两人均出生于俄罗斯,毕业于莫斯科理工大学,还曾是师生关系,都曾在莫斯科从事科研工作,后相继赴荷兰和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任教并在那里开始石墨烯研究。

媒体报道,俄方反思,科研设备落后、官僚做派是人才流失根源。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当天批评俄政府没有在年轻学者毕业后向他们提供有吸引力的条件,导致人才流失。 “我们需要努力,这样我们的天才才不会出国,”梅德韦杰夫说,“我们的实验研究基地已经严重过时,最近几年没有开发(研究基地)。”

这让我联想到我国的“希望工程”和“扶贫计划”,希望工程是以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儿童为目的,于1989年发起的一项公益事业。希望工程是好,自198910月实施以来,给无数贫穷儿童提供了支持和希望。与之相近的是,政府制定的宏伟的扶贫计划,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中国的扶贫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具有典范意义,但同时也要认识到,扶贫的任务还远未完成。

奇怪了,看到诺贝尔奖的特例,为什么会突然联想到“希望工程”和“扶贫计划”?!这可能就像是做噩梦之前应该有其他事物诱发。想来想去,我觉得是不是因为教育出现“贫穷”缺乏“希望”?

试看人家海姆和诺沃肖洛夫2004年发表第一篇有关石墨烯研究的论文,6年后获得诺贝尔奖。也就是说Konstantin Novoselov在几年前开创这个领域的时候做出了他人无可替代的工作,而那时不过30岁。而我们的30岁的年轻人呢?博士毕业有没有希望?穷啊,博士毕业不仅仅经济上贫穷,而且知识上也是穷得没有多少了。不过有一点现在倒好,研究生的待遇提高了,怎么觉得像是“扶贫”,希望不是像“扶贫计划”中出现的“养贫”。再则,看看人家师生一起合作从事科研工作,我们就跟着打工混日子好了吧。

科技管理者和教育行政人员难道不应该反思一下么?特别是研究生教育,我觉得我们更需要制度上的“希望工程”和“扶贫计划”建立研究生教育的“希望大学”和“扶贫行动”。

 



诺贝尔情结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986-370495.html

上一篇:我国的医疗之痛心疾首!——由婴儿感冒引起的感慨
下一篇: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敬畏真理……(一)
收藏 IP: .*| 热度|

4 赫英 梁建华 侯成亚 刘广明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4: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