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baox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nbaoxi

博文

物质无限可分7:夸克和爱司

已有 783 次阅读 2024-12-1 10:10 |个人分类:人物传记|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SU(3)群的八重态和十重态表示形式可以很好地描述重子的基态和激发态。显然,SU(3)群正确反映了重子之间的内在对称性。然而,SU(3)群还有一种基础表示形式。在这种基础表示中,只有三个元素,这三个元素带有分数电荷,不对应任何已知的基本粒子。但是,可以用这三个元素组成所有的重子,就像小孩子玩的七巧板游戏一样。1964年初,盖尔曼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欧洲核子中心主办的《物理快报》上。在这篇不到两页的文章里,盖尔曼把组成SU(3)群基础表示的三个元素分别称作u、d、s三种夸克,它们分别带有2/3、-1/3、-1/3个电子电荷。三个夸克组合成已知的重子,一个夸克和一个反夸克能够构成所有的介子。

二十世纪初,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定了带电油滴的电量,发现油滴所带的电量都是一个最小电量的整数倍,这个最小电量,恰好是一个电子所带的电量。不存在比一个电子所带的电量更小的电荷。毋庸置疑,盖尔曼能够冲破了原来固有观念的束缚,提出夸克带有分数电荷的观点,在探索物质微观结构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据说夸克的名字来源于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小说《芬尼根的守夜人》中的诗句:“冲马克王叫三声夸克”。然而,这不过是盖尔曼的故弄玄虚和卖弄文采。夸克(quark)一词其实来源于英语单词quirk(奇怪的事物),盖尔曼把组成重子和介子的最小组分叫作夸克,其实是打心眼儿里不相信夸克真实存在,他认为引入夸克概念只是为了数学上的便利。尽管后来盖尔曼一再强调他一开始就认为夸克是存在的,并且担心未来的传记作家会曲解他的真实想法。然而,在1964年初发表在《物理快报》上的文章中,盖尔曼最后确实断言真实的夸克是不存在的。

二十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很多物理学家都在思考基本粒子的分类问题。因此,很多新的理论和概念都是由两个乃至几个物理学家同时独立提出的。当盖尔曼研究奇异数、电荷与重子数的关系的时候,日本物理学家西岛也得出了完全相同的关系;当盖尔曼提出描述重子和介子分类的八正法的时候,以色列驻英国大使馆的内埃曼上校也独立提出了重子和介子的八重态理论;当1964年初盖尔曼提出构成基本粒子的夸克假设的时候,在位于瑞士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一位年轻的博士后茨威格(George Zweig)也提出了完全相同的强子结构模型,并且比盖尔曼的夸克方案更详细,更具体,更好。

茨威格的模型中构成基本粒子的组元不叫夸克,叫“爱司”,显然是受到扑克牌的启发。茨威格认为爱司是构成基本粒子的最小单元,爱司是真实存在的,不同爱司的组合构成重子或者介子。他用方块、三角和圆圈分别表示三种爱司,把不同的图形组合起来,给出各种基本粒子的图像。茨威格还发明了一种后来被称作茨威格图的方法,用来分析衰变过程中构成基本粒子的爱司的分离和重新组合。他用这种方法成功解释了phi介子衰变成一个K介子和一个反K介子,而不是能量更低的两个pi介子。

茨威格被自己的想法感动着,被自己的工作激动着。在他的理论中,所有的基本粒子都具有了清晰的图像,所有的反应不过是构成粒子的不同爱司之间的重新分配,如果原来的粒子中没有,他还可以从真空中激发出一对正反爱司来。茨威格热血沸腾,写了一篇很长的论文,又写了一篇很长的论文。这两篇论文都以预印本的形式在同行中流传开来。茨威格还不满足,他要把自己发明的模型升华成物理学的经典保存下来 ,流传下去。他把文章投寄到美国的《物理评论快报》,满怀信心地期待着自己的科研成果能够发表在最顶尖的刊物上。然而,面对传统的观念,一个新创立的理论总是显得很渺小。爱司带分数电荷,电量比电子电量还小。超出了当时人们的认知。茨威格断言爱司真实存在,可是人们还没有在宇宙线或者加速器上发现过一个自由的爱司(夸克)。茨威格的文章未能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也没有发表在任何正式的科学期刊上。直到16年以后,茨威格的两篇文章被收录到一部纪念夸克模型的历史文集里,才算正式发表了。

西方的科研界有一句流行语:“Publish, or perish!”。在当代中国,很多科研工作者更是竞相追求在具有更高影响因子的国外期刊上发表文章,很多大学和科研机构还推出了巨额的物质奖励。然而,优秀的科研成果根本不需要期刊的影响因子来提升自己的价值。好的科研工作就像是一件艺术品,自身散发着理性的光辉,它的美丽无与伦比。1964年,茨威格完成的科研工作就是这样。

盖尔曼(左)和茨威格(右),他们都老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9347-1462445.html

上一篇:物质无限可分6:八重态和十重态
下一篇:物质无限可分8:层子模型
收藏 IP: 219.237.179.*| 热度|

7 王涛 郑永军 宁利中 杨正瓴 孙宝玺 池德龙 李务伦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9 19: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