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cology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insunny 英文期刊Mycology是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菌物学会主办的真菌学刊物

博文

铜绿假单胞菌二鸟苷酸环化酶SiaD突变体的功能研究

已有 508 次阅读 2023-5-12 10:25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640.png


标题

铜绿假单胞菌二鸟苷酸环化酶SiaD突变体的功能研究


作者

霍卫萍,刘智猛,陈韦,贾佳,王媛媛,张亚妮,陈谷奎


摘要

【目的】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onsa)二鸟苷酸环化酶SiaD调控着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被膜形成等表型。在研究过表达siaD对生物被膜的调控作用时发现,与野生型siaD基因回补菌株相比,一株回补菌株的生物被膜产量显著升高。本文的目的即是探究该菌株生物被膜产量升高的原因,并对该菌株的其他表型进行研究。【方法】通过测序确定突变位点;利用生物被膜定性和定量实验对发生点突变的菌株表型进行分析;利用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SiaDR119M蛋白表达水平;利用GST-pull down实验检测SiaC蛋白与SiaDR119M蛋白在体外的结合能力;针对siaDR119M点突变基因进行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表达并纯化该蛋白,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SiaDR119M的酶活;为了进一步研究c-di-GMP与细菌运动能力的关系,对细菌的运动能力进行检测。【结果】测序比对结果显示,序列的第119个氨基酸发生了突变,由精氨酸突变成了甲硫氨酸。生物被膜定性和定量实验显示,与野生型siaD回补菌株相比,siaDR119M的回补菌株生物被膜产量增加,siaDR119A的回补菌株生物被膜产量低于siaDR119M的回补菌株,siaDR201A回补菌株生物被膜含量显著增加,siaDR119M R201A双突变回补菌株生物被膜的含量低于siaDR201A回补菌株。Western blottingGST-pull down实验证明,与野生型SiaD蛋白相比,SiaDR119M蛋白表达水平无差别,SiaCSiaDR119M蛋白之间存在特异的相互作用。高效液相色谱结果显示SiaDR119M蛋白酶活降低。运动能力检测实验中,与siaD野生型回补菌株相比,siaDR119M回补菌株运动能力减弱,siaDR201AsiaDR119M R201A回补菌株运动能力无差别。【结论】siaDR119M突变导致生物被膜合成增强,酶活降低,运动能力减弱。我们推测突变后表型的变化可能是因为突变在体内会影响SiaD蛋白与下游效应蛋白的相互作用,加强了下游效应蛋白的信号传导能力,然而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获取全文

PICTURES ABSTRACT

图片摘要

640.png

生物被膜染色和定量统计结果


640.png

2 Western blotting实验结果


640.png

3 GST-pull down实验结果

640.jpg

4 SiaDR119M蛋白纯化


640.png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c-di-GMP的产量


640.png

6 突变株运动能力的检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6297-1387695.html

上一篇:科微学术 | 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肠道细菌降解尼古丁
下一篇:《菌物学报》2022年11期虫草文化与资源专栏
收藏 IP: 124.16.14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9-29 05: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