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上午,一位很长时间未见面的朋友来访,这位朋友搞非线性力学研究,成果丰硕。一见面,免不了寒暄一番。闲扯了一阵,朋友说“听说你搞地震预测很着迷啊,我看了你近几年写的文章,挺有意思,咱们聊聊地震吧。”我说“好啊,俺想听听你的高见。”
于是,俺们聊到了介质变形非线性行为、微破裂丛集、应变局部化、宏观破裂、失稳前兆、重正化群、几何与物理自相似等问题,和搞力学的学者探讨学术问题,对俺有新的启发,是开心的事情。
扯完了力学,他又说“每次大震发生后,总有专家说地震不能预报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地球的不可入性,或者说是由于人类对地球深部结构尚不清楚。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我说,这事儿换个角度看就明白了。实际上,其科学问题是“地球可入性是不是预测地(强)震的必要条件?”我从正反两方面说说。
1、地球可入了,就能预测强震吗?
一般认为,地球可入了,搞清了地球深部结构,就有可能预测强震了。说个极端的情况,假设地球是透明的,能不能预测强震呢?在不明白强震孕育机制和规律的情况下,仍然不能。我举两个类似的例子看看。
例一:对潜在崩塌体(近似直立的危岩体),它的岩性、结构与结构面产状等都看的清清楚楚,即使采用监测手段观测其某些物理量的变化,过去没有办法知道其何时崩塌下来。问题出在哪呢?是未搞明白其失稳机制和规律。
例二:岩样的结构、性质都清楚,室内对其加载,应变多大时其发生宏观破裂呢?没有人能说明白。
2、地球不可入,就不能预测强震吗?
举个例子,没有人到过太阳吧,但通过观测分析,我们知道太阳高温发光是源自于其内部的核聚变反应,也掌握了太阳黑子的活动规律。
再如,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是F=ma,我们知道了某一物体所受的力(F)和其质量(m),就能算出加速度(a),但这并不需要知道该物体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再如,我们没去过盈江、中缅边境、昭通、芦山、岷县漳县、于田与普洱等地,也不知道这些地方的地下结构,但近些年发生在这些地方的强(大)震,其孕育前兆、机制与规律遵循我们提出的理论,前瞻性预测结果与实际地震参数也较为接近。
因此,地球可不可入并不是预测强震的必要条件。预测强震,并非要搞清楚地球深部结构才行。对强震预测有帮助的事儿,是搞明白断裂分布形态、查明隐伏断裂等;通过GPS、地震活动性观测且结合物探方法,搞准断层锁固段的位置(对震中位置的预测有帮助);提高地震目录数据监测精度;深化岩石累积损伤诱致突变过程的研究等。
对某些自然现象,我们只要掌握了其演化机制和规律,根据某些参量的监测,是可以预知其未来行为的。
朋友说“在理,看来某些专家的思维有局限性。”
我回答“大部分人的思维都有惯性,这种思维不利于创新。”
朋友又问“你如何看待国家正在实施的SinoProbe项目,据某些大牛说该项目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为了预报地震。”
我回答“若说为了加深对地壳或岩石圈结构的认识,会有帮助滴。若望地震上扯项目的重要性,呵呵,我刚才已经说了道理。”
我接着说“在中国,一旦成了大牛,就无所不知了。还有,你懂的,屁股决定脑袋啊。”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3: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