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认为,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重要。依我看这未必,那得看是什么类型和性质的问题。
l 类型一
如果你发现并解决了一个有价值的问题,那么毫无争议,你属于牛A。
l 类型二
如果某牛A根据自己建立的理论,预言了某个人们还未观测到的东东存在,以后某牛B(或某个团队)在试验或观测中证实了牛A理论的正确性,那么牛A是真牛,牛B可能属于假牛、装牛或牛C中的一种。
这里,举个家喻户晓的例子。光线在通过强引力场附近时会发生弯曲,这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重要预言之一。以后诸多科学家经过多次观测发现了这种现象且证实光线弯曲的量符合相对论的预言。显然,爱因斯坦是牛A,因为他是新认识、新理论的创立者,别人的观测工作属于【工程师】干的技术活儿。
再看看现在热炒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1】:
【从美国物理学家霍尔丹于1988年提出可能存在不需要外磁场的量子霍尔效应,到我国科学家为这一预言画上完美句号,中间经过了20多年。
自1988年开始,就不断有理论物理学家提出各种方案,然而在实验上没有取得任何进展。2006年, 美国斯坦福大学张首晟教授领导的理论组成功地预言了二维拓扑绝缘体中的量子自旋霍尔效应,并于2008年指出了在磁性掺杂的拓扑绝缘体中实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新方向。2010年,我国理论物理学家方忠、戴希等与张首晟教授合作,提出磁性掺杂的三维拓扑绝缘体有可能是实现量子化反常霍尔效应的最佳体系。这个方案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德国、美国、日本等有多个世界一流的研究组沿着这个思路在实验上寻找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但一直没有取得突破。
薛其坤团队经过近4年的研究,生长测量了1000多个样品。最终,他们利用分子束外延方法,生长出了高质量的Cr掺杂(Bi,Sb)2Te3拓扑绝缘体磁性薄膜,并在极低温输运测量装置上成功观测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霍尔丹预言可能存在这种效应,首先提出了问题,才能引导物理学家们去探索;张首晟指出了在磁性掺杂的拓扑绝缘体中实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新方向,薛其坤团队沿着该方向率先观测到了这种效应。你说谁的贡献大?我看按贡献的排序应该是霍尔丹(牛A)、张首晟(牛B)、薛其坤(牛C)或霍尔丹与张首晟(牛A)、薛其坤(牛B)。
l 类型三
对某些人们早已发现的共性科学难题,谁先提出来并不重要,谁先解决之才是牛A。如癌症如何治愈问题,谁能解决了,肯定毫无争议获得NB奖。
参考
【1】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科研成果离诺奖有多近?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3-04/11/c_124566006.htm
相关阅读:
科学研究的误区【1】:眼见为实?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75926&do=blog&id=678441
科学研究的误区【2】:有些东东无法得到证实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75926&do=blog&id=678946
科学研究的误区【3】:熟视无睹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75926&do=blog&id=67979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7: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