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学者宜多做公益科普 精选

已有 10425 次阅读 2022-11-6 10:18 |个人分类:建言献策|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学者有两方面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一是通过科研结出的硕果为国家强盛添砖加瓦,二是通过科普提升国人的科学素养。

通常意义上的科普,是学者以通俗易懂方式讲授某一方面的科学知识——“授人以鱼”,而公益科普则是学者以这样的方式并结合自己的科研心得,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等的活动——“授人以渔”。这样的科普,因受众面大,可能产生更广泛的积极效应;因此,如有机会,学者宜多做之。

我历来热衷于公益科普,做到了有求必应。例如,我今年已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两次)、中科院雄安创新研究院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做了4次公益性科普,题目均为凝练科学问题、申请科学基金与开展科学研究;大家普遍反映收获良多。

要做好这样的科普,演讲者除了以浅显、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解外,还应注重内容的新颖性、科学性和普遍性;此外,在大家容易忽视的环节,演讲者要结合事例提醒之以“避坑”。

具体说来,我在讲解如何凝练关键科学问题时,重点阐释了“凝练”的涵义——通过不断深度思考逐步聚焦于事物的最底层机制和规律,并通过具体例子剖析了凝练某关键科学问题的过程。

在讲解如何申请科学基金时,除了说明本子如何写的诀窍和如何规避“毛病”外,我强调了“功夫在诗外”,即“七分工作、三分写作”。此外,我也指出评价学者的业绩,不是看其拿了多少和多大的基金项目,而是看其做出的成果价值;如果学者花了较少的经费而做出了卓越成果,才是最应被倡导的。

在讲解如何开展科学研究时,我结合自己的具体工作,阐明了化繁为简的精髓,还说明了如何创立科学理论、科学理论正确性的鉴定原则、科学精神、科研动机等,以激励大家成为真正的科学家。

确实,要做一次成功的公益性科普,并非易事儿,这不仅需要演讲者自己有境界、有真货、有感悟、有激情,还需要准备好逻辑清晰且故事性强的PPT以及组织好语言。

相关:

凝练科学问题以申请基金和开展科研 

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75926&do=blog&id=1360000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362547.html

上一篇:酷爱简约文风的科学大师——狄拉克
下一篇:何谓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
收藏 IP: 59.108.15.*| 热度|

34 檀成龙 武夷山 王涛 金祖雪 杨顺楷 李文靖 周忠浩 汪育才 郑强 许培扬 徐长庆 聂广 王启云 曾荣昌 杨正瓴 史晓雷 姚伟 李星苇 梁洪泽 胡泽春 谌群芳 赵凤光 晏成和 吴斌 籍利平 刘炜 郑永军 孔令国 崔锦华 农绍庄 宁利中 汪运山 赵庆洲 何应林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2: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