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密码学先驱、2015年图灵奖获得者马丁·赫尔曼【1】说:“很多伟大的研究,一开始看起来很傻,我们需要一个非常友好的环境,不会因为我们看起来很傻的点子就不让我们进行研究。”
是啊,纵观科学技术史,诸多伟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其诞生之初常被同行们认为是“胡说八道”,看上去很傻很天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峰回路转被证明是跨时代的杰作。以下看几个实例。
1915年爱因斯坦【2】创立的广义相对论深深地触动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经典物理学说,在物理学界和哲学界中掀起了轩然大波,招来了众人的非议。许多物理学家和哲学家,对相对论进行了激烈的反对和无情的嘲讽。还有许多人甚至指责爱因斯坦的真知灼见“违背常识”、“玩弄数学游戏”、“标新立异”、“故弄玄虚”,一顶顶大帽子接踵而来,重重地扣到了爱因斯坦的头上。然而,随着科学的发展,大量的科学实验证明爱因斯坦的理论是正确的,爱因斯坦才一跃而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成为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家。
1912年,气象学家魏格纳【3】提出了“大陆漂移说”,他这一“石破天惊”的观点立刻震撼了当时的科学界,招致的攻击远远大于支持。有人说:“魏格纳的学说仅仅是‘一个漂亮的梦,一个伟大诗人的梦’,当人们试图拥抱它时,将发现‘他得到的只是一堆泡沫和一缕清烟”’;有人说:“魏格纳的归纳太轻率了,根本不考虑地质学的全部历史”;有人说:“一个门外汉把他掌握的事实从一个学科移植到另一个学科,显然不会获得正确的结果”。 后来,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学者们根据大量的海洋地质、地球物理、海底地貌等资料,经过综合分析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是近代最盛行的全球构造理论。
日本材料科学家中村修二【4】,在日本一个小地方的一个小企业里,做了很多年无人赏识的工作。当所有专家都在尝试用硒化锌制造蓝色发光二极管,而他却在使用所有人看起来有明显缺陷的氮化镓。几乎所有的同行都认为他的想法很“二”,不可能成功。外界那些声音,在他看来只是杂音。他以一种“匠人的直觉”, 把自己的发明做到底,直到获得巨大的成功,包括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在他看来,沿着前人的文献去做,就只能得出前人的结果;按照“常识”去做,你所得到的东西无非是位于常识的延长线上。
。。。。。。
创新第二定律【5】告诉我们:凡是创新都是超前的,都是人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超出了现有的理解框架,因此被认为是异想天开,甚至是胡说八道。人们总是希望宽容,但事实上人们可以宽容失败,但不能宽容创新。古今中外任何伟大的创新,没有一项是在宽容的环境下成长的,都是在打压下成长的。如果要立志创新,就要准备被冷落、被欺侮、被打压。只有如此,才能把创新进行到底。从这个意义上说,有多大的创新,便有多大的阻力来锤炼你;反过来,有多大的阻力锤炼你,你便有多大创新。
当然,并非所有的“傻点子”最终会成为科学真理。人们判断某“傻点子”是真“二”或假“二”时,需要遵循科学原则,即注重逻辑链的严密性与证据链的强壮性,而不是与过去认知的一致性。
参考
【1】世界顶尖科学家:中国对科学的重视将有利于未来的科技发展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9/10/432134.shtm
【2】相对论的磨难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AKJ200207010.htm
【3】大陆漂移说
【4】[转载]受困于“常识”,就只能发现“常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18798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850442.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4 06: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