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中国科协第111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之序言

已有 4807 次阅读 2017-9-12 10:18 |个人分类:建言献策|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文集序言

在参会专家、领导的的共同努力下,文集已经整理的差不多啦,估计年底前能出版。以下是封面插图设计和我写的序言,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封面插图设计

众所周知,由于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 我国是一个地震活动极为频繁且震害极为严重的国家。为有效地减轻地震带来的危害,十分有必要继续并进一步加大力度对大地震预测预报这一世界性科学难题开展基础性研究。为此,学术界必须打破研究壁垒,积极引入研究新动力,开展多学科交叉和新理念、新观点的融合,以期尽早取得重大突破。

就在为本论文集写序时,北京时间2017882119分,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北纬33.2度,东经103.82度)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据民政部统计:截至81410时,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已造成20.5万人受灾,25人死亡,525人因灾受伤,8.9万人紧急转移安置;近100间房屋倒塌,5400余间严重损坏,6.7万间一般损坏。这是继20085.12汶川大地震、20134.20芦山7.0级地震后,四川境内近年来发生的又一次7.0级地震。

紧随其后,北京时间201789727分,在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附近(北纬44.27度,东经82.89)发生6.6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1公里。

这两次地震接连发生后,“九寨沟地震与精河县地震之间是否存在联系?”、“九寨沟地震是不是汶川地震的余震?”、“地震能否被预测?”等话题迅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如往常一样,每当全球发生一次严重破坏性大地震或数次地震连发时,社会上常会随之出现类似热点话题。对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专家意见也不尽一致,甚至相左。

事实上,要想对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做出科学解答,并非易事,会触及很多深层次的基本问题——例如,“大地震的物理机制?”、“大地震前是否存在普适性前兆?”、“什么类型的地震能被预测?”、“前震事件、主震事件和余震事件的定义及其判识原则?”、“地震区的定义及其划分原则和方法?”、“孕育周期的定义及其界定方法?”等等。然而,尽管学术界经过数十年不懈努力已取得诸多进展,但若要从中揪出任何一个基本问题进行深入讨论,都会在学术界引起激烈争议,因为很多基本认识和观点远未达成共识。换言之,目前学术界针对上述问题的任何研究都是探索性的,并无权威和青椒之分,唯有起步早晚和认识深浅的差异。为此,我们认为在追求科学真理的道路上,理应秉承尊重前辈的谦逊态度,但绝不应迷信权威、奉其言为金科玉律,而应牢记实践是检验任何观点或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试金石。

多年来,我们课题组一直致力于岩石破裂致灾机理及其预测研究,指出地震区积累高能量的载体为断层或板块俯冲带中的锁固段。一方面,断层(或板块)运动模式及相关地震活动性受锁固段控制;另一方面,断层或板块运动加载作用反过来会促使锁固段损伤直至宏观破裂,并伴随地震发生。因此,从锁固段(岩石)破裂行为入手,才可能揭示大地震演化过程之谜。基于此认识,我们于2010年首次提出了“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从新的视角对大地震孕育机制作出解释;并在力学层面构建了锁固段宏观破裂临界Benioff应变准则,实现了对标志性地震事件的预测;之后,又进一步就地震区划分、孕育周期界定以及前震、主震与余震事件判识等关键问题开展了研究;最终,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大地震发震潜力评估及其中长期预测方法体系。

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很有必要组织一次学术研讨会,邀请一批地震学、地球物理学、地质构造学、岩石力学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对我们提出的新理论和新方法进行全方位评估和研讨,以期将其进一步完善并尽快落实到应用层面,从而提升人类对大地震发震潜力评估及中长期预测能力,并促使震害(含地震次生灾害)防治理念从“灾后被动救灾”向“灾前主动减灾”转变,促进防震减灾工作有效开展。通过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获悉,为了弘扬“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精神,倡导自由探究,鼓励学术争鸣,活跃学术氛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专门有一个平台,可为科学家萌芽时期尚未获得主流认可的学术观点、理论以及灵感提供交流。如此,才有了这次学术沙龙研讨会。

在此,我代表此次学术沙龙另外两位首席科学家(王思敬院士和徐锡伟研究员)、代表我们课题组,对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和参会的专家学者表示衷心地感谢!

                                               

                                             2017818

相关:

《中国科协第111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侧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997888.html

中国科协学术沙龙邀请函(初稿)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989127.html

打破研究壁垒的高招——中国科协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987493.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075541.html

上一篇:为何人们对墨西哥8.1级地震较为冷漠呢?
下一篇:墨西哥地震活动性评述
收藏 IP: 220.160.107.*| 热度|

6 杨正瓴 张志镇 陈竑然 蔡庆华 李洪江 王少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0: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