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junpe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junpeng

博文

单细胞转录组数据细胞类型自动识别方法

已有 2338 次阅读 2022-10-4 12:08 |个人分类: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单细胞转录组数据细胞类型自动识别方法

 

单细胞测序技术已在多个研究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因为它能够刻画不同组织和细胞群体的异质性和复杂细胞类型。传统的单细胞转录组数据细胞类型识别方法耗时、先验知识依赖来进行人工注释。相比较而言,单细胞转录组数据细胞类型自动识别方法具有快速、精准、更加用户友好的优势。鉴于此,本次介绍一篇单细胞转录组数据细胞类型自动识别方法综述论文(图1)。在预测精度、F1值、非标识率和运行时间四个方面,该篇综述系统讨论和评估了32种已发表的单细胞转录组数据细胞类型自动识别方法。此外,还介绍了这些方法的优势和劣势,并且取决于已有信息为用户推荐合适的细胞类型自动识别方法。同时,也对这些细胞类型自动识别方法的未来挑战和应用进行了讨论。最后,为方便使用这些细胞类型自动识别方法,作者们也开发了一个免费R工具包AutomaticCellTypeIdentificationhttps://github.com/xiebb123456/AutomaticCellTypeIdentification)。

 

image.png    

1单细胞转录组数据细胞类型自动识别方法综述论文

 

 

目前,细胞类型识别方法主要分为传统和自动。传统识别方法输入数据为测试数据集,自动识别方法按照输入数据类型又分为三种:积极学习(eager learning)、消极学习(lazy learning’)和标志物学习(marker learning)。积极学习和消极学习的输入数据为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标志物学习输入数据为生物标志物数据和测试数据。从方法角度,传统识别方法采用非监督聚类方法,自动识别方法则采用分类器、最临近细胞和打分函数方式。详细比较见图2所示。

 

image.png

2 传统和自动细胞类型识别方法在输入、方法和输出方面的概述

 

按照方法类型、方法特点、分类器、是否提供先验知识、是否能预测新的细胞类型、编程语言和输入数据格式条目划分,32种细胞类型自动识别方法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1 32种细胞类型自动识别方法汇总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详细的比较结果就不罗列了,最终发现:三种各不同类别的细胞类型自动识别最优方法在六种(准确率、F1值、非标识率、特异性、敏感性、运行时间)评价指标下表现相似。积极学习方法中,clustifyrscHPLscPred在所有指标中表现最优,SingleCellNetSciBetSeurat在准确率、F1值和运行时间方面表现良好。消极学习方法中,CellFishiing.jl方法表现最优。标志物学习方法中,SCSA SCINAscTyperCellAssign方法表现最优。给定数据集,如果在组织或器官的数据集已经预先注释,那么更倾向于选择积极和学习方法,因为它们在准确率和运行时间方面表现更优。如果训练数据中的标识信息没有或者训练数据缺失,则推荐标志物学习方法。最后,先验信息对于任何一种细胞类型识别方法而言,都有助于提高它们的细胞类型识别准确率。

 

参考文献

[1] Xie B, Jiang Q, Mora A, Li X. Automatic cell type identification methods for 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 Comput Struct Biotechnol J. 2021 Oct 20;19:5874-5887. doi: 10.1016/j.csbj.2021.10.027.

 

以往推荐如下:

1. mRNA表达无法取代蛋白质表达

2. Any RNA

3. 癌症内RNA

4. 一对搭档:计算与生物

5. miRNA组学

6. piRNA关联数据库和计算模型

7. 细胞通讯推理框架

8. 四张图揭示环状RNAs的特性、细胞作用和潜在应用

9. 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项目:GENIE

10. 环状RNAs与衰老

11. 生物网络的关系推断

12. 网络模块识别已20

13. miRspongeR 2.0版本来了

14. 单细胞测序技术进展

15. 细胞特异性基因调控网络识别方法CeSpGRN

16. 细胞特异性因果调控网络识别

 

image.png

image.pn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1917-1357950.html

上一篇:细胞特异性因果调控网络识别
下一篇:因果学习工具:Causal Explorer和Causal Learner
收藏 IP: 202.203.17.*| 热度|

1 张俊鹏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1: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