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j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tj

博文

A short history of Mitochondria (II) 精选

已有 4365 次阅读 2016-5-24 21:40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Mitochondria (II)

有一篇文章放在书桌已经很久,一直没有时间看,名为“Mitochondria: A Historical Review”(by LarsErnster and Gottfried Schatz,1981, J. Cell biology,91,3:227s-225s),她吸引我的地方是1981年的综述过去百年研究的总结(其实主要还是二战后的研究)。我想知道正直中国被世界蹂躏的时候西方的国家都在关注线粒体(Mt)的哪些故事,在人们未知DNA为何物时,科学家是如何挖掘这个特殊的细胞器?科学的世界里也有很多不纯正的味道,但是听着科研的故事,可以省去人为的不确定因素,只有对真理和世界的探索、求知。

Mt的发现,震动了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试想,如果你处于当时的年代,第一时间得知原来这就是Mt,作何感受?估计不会像如今这样针对新的发现如此过度的反应,让人觉得真有些浮躁,不像是做科学的人该有的反应。越是关注的人们,越是抓紧时间着手研究,而不是急于议论和评论。不过这也从侧面反应了公众对科学的关注度明显高于以前了,是好事!Mt促使人们深入寻找新的亚细胞结构,氧化呼吸链更是让生化学家爱不释手,急于搞清楚其分子机制,生理学者也从新审视了物质转运、代谢等调控机制,分子生物学家看到mtDNA及其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开拓了一篇新的基因调控的领域。

The beginning

对Mt最早的描述可追溯到1840s(这个时候中国发生了什么?哎!),在人们发现细胞核之后不久,不过Mt首次被发现广泛存在细胞中时已经是1890年。Altmann将其称为“Bioblast”描述,认为她们是生活在细胞内部并且具有重要功能的基本的生物体(后来确实有人认为Mt来源于细菌,因为二者有太多的共性)。到1898年,Benda将其更名为“mitochondrion”,取自希腊语“mitos”(线性)和“chondros”(粒状)之意。1900年Michaelis发现氧化还原反应(redox)染料Janus Green B(又一次出现Janus,估计源于“氧化和还原”这种对立反应)可特异的识别Mt(Michaelis, L. 1900. Arch. Mikrosk. Anal. 55 :558-575),在1952年人们得到Mt的电镜照片之前这种染色方法被广泛使用,被称为“official portrait”(金标准)。可惜当时Michaelis关注氧化还原反应却没能与Mt联系起来,要不然也不至于在五十年以后Lazarow和Cooperstein揭示了Janus Green B被Mt中的细胞色素酶(cytochrome)氧化的机制(Lazarow, A., and S. J. Cooperstein. 1953. J. Histochem. Cylochem.1:234-241)。自1934年人们从豚鼠的肝脏中分离到Mt后,开启了人们细致研究Mt亚组分的大门,关于呼吸链的报道也随之而来。

起初自己还在想为何“细胞可以呼吸?”现在觉着应该是这个过程需要O2。如今我们已经知道了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的过程,殊不知在如此复杂的过程历经许多代科学家的不懈努力。1910s的研究显示使染料发生还原反应的脱氢酶(Dehydrogenase)存在于一种不可溶的细胞结构中,1913年Warberg等人报道了在豚鼠的肝细胞中与呼吸相关的一种颗粒,他们称之为“grana”,并提出这种颗粒的结构为了增强某种含有离子的呼吸酶(ion-containingrespiratory enzymes)的活性。当时人们关注两个方向:Warberg的氧原子转移和Wieland的氢原子转移,但他们都认为这种颗粒结构以某种方式增大了反应发生的表面积,为此也提出过两种模型(Charcoal model and platinum model)。

直到1925年Keilin发现细胞色素酶,再一次吸引科学家的关注。由此,人们渐渐的知道呼吸链里的主要成份。其中重要的发现包括1937年Krebs发现的“citricacid cycle”和Kalckar描述的有氧磷酸化(aerobicphosphorylation),1939年Belitser等人发现每消耗一个氧原子可合成2个ATP分子等等,这些发现让人们想到了这种磷酸化反应可能与氧化的过程是偶联的(Big Step)。这样的猜想在1948-1949年间得到了证实,Friedkin和Lehninger用体外实验检测到了这种偶联过程,与此同时,Green等人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在此期间人们也首次对脂肪酸的氧化有了深入的了解)。


A diagram of cellular respiration including glycolysis, Krebs cycle (AKAcitric acid cycle), and the electron transport chain

(By RegisFrey)

Structure-FunctionRelationships

应该说对Mt的研究有直接促进作用的事件是Mt的分离。在1930s期间,人们对细胞的亚组分研究更为细致,直接研究细胞水平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好奇心(或者说许多问题不能仅仅在细胞层面获得答案)。Claude研究Mt许多年,获得了基石性的研究工作和成果,并且构思出许多规则。试想,放在当下,我们是否有能力独立探索出一条分离Mt的方法?这就是科学的魅力,你可以依靠前辈的研究成果,开拓新的发现。Claude当时大致获得了细胞的四个组分:一个是比重较大的部分(细胞核和细胞碎片),一个中间部分,颗粒较大(也就是Mt),一些由较轻的、更细微的颗粒构成(他称之为微粒体,microsome),还有可溶解的部分(包含细胞液)。还记得在研究生阶段老师教我们分离叶绿体,现在看似简单的方法,在起初的探索中是充斥着诸多未知的,需要多层次、多手段的确认我们分离到的到底是什么,有什么功能,纯度如何?要知道,在未知的时候,稍微有一些污染也是“致命的”,就好比DNA发现的过程中有人认为“DNA中污染了一些蛋白质,无法排除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可能”。


1949年Kennedy和Lehninger报道了耗氧的三羧酸循环和脂肪酸氧化,利用分离出的Mt证实了氧化磷酸化的偶联过程。后面更细致的研究发现NADH并不能穿透Mt,而是在Mt的外部发挥功能,加入cytochromec的时候,NADH会发生非磷酸化的氧化过程(后续的实验显示这个过程和磷酸化氧化的过程不同)。人们对三羧酸循环、脂肪酸氧化、细胞呼吸、磷酸化的了解有了新的高度,在此期间,还有很多人关注着各个过程中的关键成员——酶,比如腺苷酸激酶(adenylate kinase)、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dehydrogenase)、转氨酶(transaminase)、丙酮酸羧化酶(pyruvate carboxylase)、核苷酸二磷酸激酶(nucleoside diphosphokinase)等等(这些曾经不了解的生化消息,容易混淆的概念,现在看起来仅仅是个名称和反应而已,当年之所以学不好,估计是对这一连串的名字不敏感,也就是基础不牢固)。其中一个重要的发现时人们发现Mt内的酶也存在于微粒体部分和细胞液部分(要记得,当时人们对细胞的亚结构还不清楚),有人就怀疑这些酶真的有两个货多个定位的位置?还是分离手法并非完美?在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又发现了一些“标记酶(marker enzymes)”,也因此发现了新的细胞器(溶酶体,lysosome)。饱受争议的是NADP偶联的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后续的研究显示这个酶的在细胞中的作用离不开线粒体。


下一个关键的发现是伴随技术而生的——电镜和双层膜结构。一种先入为主的思想已经夺取了我思考的过程,当时怎么就没有这样的疑问:什么是双层膜?如何的双层?为何如此?有何功能?当时的我不知道如何提出问题,当然也就不知道如何学习新的知识。当人们看到这张电镜图时,也很激动!Palade等人据此结构推测出Mt的双层膜结构模型,并提出内膜和外膜之间围成的空间或腔室(spaces or chambers),几年过后被人们广泛的接受。看到第一张照片后,人们观测了其他细胞、其他物种内的Mt,随之提出了多样性的说法。Mt的形状、大小、分布并不尽相同,并且有人提出Mt具有高度动力学的结构:她们的形状和体积会变化。

早在1950s,Mt的电子转移系统和氧化磷酸化就是最受关注的地方之一,对如此细节的理解需要很深的生化功底,在此就不班门弄斧了,但我能感受到当时也有许多疑问急需解决,在解析ATP合成的过程需要解释清楚任何一个关联的步骤,这个网络结构在那个时候是比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只是这个时候有个更重要的发现更能吸引人们的眼光——DNA的双螺旋结构问世了!随后Mt自身合成的蛋白质、携带的遗传物质、特异基因等发现被接连报道。


粗略的看一下1980年前关于Mt的故事,这才发现,在我出生之前许多年,人们所知道的知识要远远多于我如今所能接触的知识。在那以后,Mt的研究更为深入、广泛,这也得益于生物科学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日新月异,现在我们可以说某些人是Mt expert,真是时也,势也。不到一代人的时间,人们对生命的认识可以达到如此地步,不知日后一代人的时间会有如何惊人的发现?面对最为创新的发现,其实只是那一小戳人的成果,但人们开发和拓展的能力是惊人的。就好比前不久的CRISPR/Cas9和如今的NgAgo-gDNA,这在三十年前,估计人们也只能“科幻”一下,如今已经成为现实,时间会证明哪一个的应用更为广泛。还有这几天BBC报道的几条国内的重大科研项目,让我这种脱离科研很久的人感觉时代走的好快,我好想如何也追赶不上了。

TJ 泰河园

2016年5月24日星期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1539-979501.html

上一篇:Short trip, short meeting
下一篇:3 yrs…
收藏 IP: 101.254.23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21: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