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和发展威胁| 未来25年或致三千万人死亡……
by 齐云龙
导言
你或许也见到过这样的情景:身边熟悉的一位老人(或孩子)因为细菌感染而入院,然而,病原菌却是一种非常致命的耐药菌,原本看似普通的感染却因为耐药性的存在而变得凶如猛虎。抗生素,这个曾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的药物,却因为被滥用,而变得对这种耐药菌力不从心。患者的病情每况愈下,家属心急如焚,医生想全力救治,却也无可奈何、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看着生命之光逐渐暗淡……
这样的场景,不仅仅是假设,而是正在全球范围内频繁上演的悲剧。抗生素耐药性的蔓延,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医学课题,而是直接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免疫力低下人群的重大威胁。它无声无息地侵蚀着我们的健康防线,让原本可治愈的疾病变得致命,让无数家庭陷入无尽的痛苦和绝望之中。而随着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这种致命的危害将越发凸显!
中秋节前一天,一则来自医学界的重磅论文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关注。国际顶尖医学期刊《柳叶刀》(2023年影响因子98.4)16日发表一篇名为《1990年至2021年全球细菌抗微生物抗药性负担:一项系统分析及2050年的预测》研究报告并附评论文章,揭示了抗生素耐药作为一个全球健康挑战的严峻性。
详实数据 触目惊心
该研究由多国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共同完成,基于全球204个国家和地区、覆盖5.2亿人的庞大数据集,深入分析了抗生素耐药性的长期趋势。他们评估了22种病原体、84种病原体与药物的组合以及11种感染综合征,如脑膜炎等。文章所涵盖的时间跨度、地理范围和研究深度业内罕见,极具代表性。
报告指出,自1990年至2021年间,全球每年已有超过100万人直接死于抗生素耐药性,而间接关联的死亡人数更是高达471万。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一趋势在未来几十年内或将持续加剧。若不采取有效措施,预计到2050年,每年直接死于抗微生物药物耐药的人数将达到191万人,比2021年的114万人增加67.5%;间接死亡人数将高达822万人,比2021年的471万例相关死亡增加74.5%。而与抗生素耐药性直接相关的累计死亡人数将飙升至3910万(预测区间:3300万–4600万),间接关联的死亡人数更是可能达到惊人的1.69亿(预测区间:1.45亿–1.96亿)人。
研究还揭示了抗生素耐药性问题存在巨大的地区和人群差异。预计 2050 年全年龄 AMR(Antimicrobial Resistance,抗生素耐药) 死亡率最高的地区将是南亚以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相比之下,中低收入国家和地区面临的风险尤其大,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南亚地区的抗生素耐药性相关死亡率尤其高。
在人群分布上,尽管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有所下降,但7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死亡率却却增长了超过80%。这一趋势的延续,意味着未来经济不发达地区老年人群体面对抗生素耐药所导致的风险更高。
同时有观点认为,尽管新研究对抗生素耐药性在全球范围内的长期发展趋势作出较为全面的评估,但没有考虑到未来可能出现新的“超级病菌”,这可能会导致相关影响被低估,即实际情况有可能会更糟糕。
希望尚存 呼吁创新
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研究人员也表示,希望仍然存在——如果全球共同努力,改善对严重感染者的护理、减少抗生素的滥用、加强感染防控措施以及研发新型抗生素和替代疗法(如噬菌体疗法)等,预计2025年至2050年间可避免9200万人丧命。此外,如果针对目前耐药性革兰阴性细菌开发出有效的新型抗菌药,可以预防 1110 万人死亡。
“我们迫切需要新的战略”,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的研究员斯坦·沃尔塞特说,通过采取预防感染、减少滥用抗生素、研发新药等措施,有望降低严重感染的风险。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噬菌体疗法作为一种潜在的解决方案,正逐渐受到关注。噬菌体是一种专门以细菌为宿主的病毒,能够高效且安全地杀死细菌,且不易产生耐药性。
有观点认为,噬菌体疗法或可用于应对“超级病菌”。噬菌体可以侵入细菌体内并不断复制自身基因,最终吞噬细菌,因而被认为是细菌的天敌。此前,随着抗生素出现,西方主要国家对噬菌体疗法的兴趣渐渐淡漠。随着抗生素耐药性的日益严重,噬菌体疗法为人类对抗“超级病菌”提供了新武器选项。
图片来源:疾病监测
超级病菌 国际关切
“这些发现凸显抗生素耐药性几十年来一直是全球健康的重大威胁,而且这种威胁正在加剧。”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的研究员莫森·纳哈维说,抗生素被视为现代医疗的基石之一,但各种病菌对抗生素的耐受性日益增强令人担忧。
多年来,抗生素耐药性时常引起关注。一方面,抗生素可用于治疗由细菌、真菌等所致的感染性疾病,临床应用范围广泛。但另一方面,抗生素耐药性问题随之而来,对多种抗生素“免疫”的病原体被称为“超级病菌”,这种“超级病菌”的数量在不断上升。
抗生素耐药性早已经不是新话题。2016年9月,联合国大会曾就此举行高级别会议,引起广泛关注。当时,各国表决通过了一项政治宣言——第71/3号决议。但此后,各国共同应对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的势头有所减弱。
而在当前全球经济放缓、贸易摩擦频发、地缘政治紧张、局部战争持续等多重不利的国际形势下,问题变得愈发棘手。如今,抗生素耐药性日益被视为与气候变化、生态系统变化等类似的系统性风险。
去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抗生素耐药性列为“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和发展威胁之一”。
图:2021 年全球和超级区域十种最致命的病原体及耐受药物组合(按抗菌素耐药性造成的负担)
(从 1990 年到 2021 年,有四种病原体-药物组合每年增加超过 25 000 例死亡: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多药结核病、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和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 。造成 1990 年至 2021 年归因负担最大增加和 2021 年最大归因负担的病原体 - 药物组合是五个超级区域的 MRSA)
世界银行估计,抗生素耐药性将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到2050年可能导致1万亿美元的额外医疗费用。到2030年,抗生素耐药性将导致国内生产总值(GDP)每年损失1万亿至3.4万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也正值新一届联合国大会定于26日举行新的高级别会议,讨论抗生素耐药性问题。届时,各国领导人将齐聚纽约,预计将就相关话题发出新的共同呼声。
图片来源:nobeastsofierce / Shutterstock.com
共同行动 守护地球
抗生素耐药性不仅触发了细菌基因的变异,其影响还如同蝴蝶振翅般,悄然引发生物链中一系列连锁反应,深刻地重塑着生态系统的平衡。例如:
宠物可能会从人类或环境中接触到耐药细菌,这可能导致治疗宠物感染时抗生素效果不佳。此外,宠物体内的耐药细菌也可能通过直接接触或其他途径传播给人类,尤其是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
在畜牧业中,抗生素常被用于促进动物生长和预防疾病,这可能导致耐药细菌的出现和传播。耐药细菌可以通过肉类产品进入人体,或者通过动物粪便污染环境,进而影响人类健康。
植物虽然不是抗生素耐药性的主要关注点,但它们可能通过土壤和水体接触到抗生素残留,这可能会影响植物微生物群落和植物健康。此外,抗生素耐药基因有可能通过环境传播,影响植物相关的微生物。
……
当我们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时,不妨也思考一下如何为全球的公共卫生安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关注个人卫生、支持科学研究……每一个小小的行动,都可能成为阻止抗生素耐药性蔓延的重要一环。
在这个抗菌药物耐药性日益严峻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警醒起来,认识到这一全球性危机的紧迫性。从合理使用抗生素做起,从自己做起,共同守护人类健康的未来。
因为,耐药菌的威胁,就潜伏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
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守护这个星球上每一个生命的健康与安全。
因为,在抗生素耐药性的阴影下,没有谁能够独善其身。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Guns, Germs, and Steel: 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是由美国地理学家、生物学家和人类学家贾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所著的一部历史学著作。该书通过大量实例说明,病菌是人类历史上的重要角色,它们不仅影响了人口结构和战争胜负,还推动了科技发展和生态平衡的调节。
而细菌、抗生素、病毒(噬菌体)以及人类之间,从他们诞生之日起就一直上演着跨越亿万年的博弈,犹如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永无止息。在这场事关生死的较量中,人类社会的走向充满了未知与挑战。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不断解锁生命的新奥秘,力求在这场战争中占据主动。但同时,我们也必须保持敬畏之心,不失对自然法则的尊重与维护。未来的社会,我们只能不断寻求在与微生物的和谐共生中找到新的平衡……
参考链接:
Naghavi M, Vollset S E, Ikuta K S, et al. Global burden of bacterial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1990–2021: a systematic analysis with forecasts to 2050[J]. The Lancet, 2024.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4)01867-1/fulltext
Kariuki S. Global burden of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nd forecasts to 2050[J]. The Lancet, 2024.
上观新闻.新研究:未来25年,“超级病菌”或致3900万人死亡.https://new.qq.com/rain/a/20240918A07NUO00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3: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