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水产品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
地球表面的大约70%是水域,水产品作为人类饮食中的重要来源,提供了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升,对水产品的需求也在持续上升。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数据,2020年全球水产品产量达到了创纪录的2.14亿吨,其中89%用于人类消费。水产品不仅是蛋白质的来源,更是全球粮食安全和营养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水产致病菌给人类带来的损失重大
水产养殖动物的疾病爆发,尤其是由细菌引起的疾病,不仅导致养殖业经济损失,还可能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例如,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疾病,可导致高达100%的死亡率,严重影响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细菌性疾病的频繁爆发不仅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还可能给消费者带来严重的健康后果,因为许多水生病原体还可能引起人类的食源性感染。
3. 噬菌体的神奇魅力
噬菌体近两年突然间火遍了水产养殖圈,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噬菌体是一类结构简单、体积微小的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构成。它们具有高度的宿主特异性,能够识别并侵染特定的细菌。
噬菌体以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对细菌的裂解能力,在水产养殖业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它们不仅能有效对抗致病菌,还能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降低细菌耐药性的发展。
噬菌体防控相对于传统抗生素的优势
特异性强:噬菌体仅针对特定病原菌,保护了有益菌群,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毒性低:与传统抗生素相比,噬菌体对非目标生物的毒性更低,减少了药物残留的风险。
环境友好:噬菌体在裂解细菌后自然降解,减少了对环境的负担。
4. 噬菌体治疗的策略与方法
4.1 噬菌体鸡尾酒疗法
噬菌体鸡尾酒疗法通过混合不同宿主特异性的噬菌体,以应对多种细菌的感染。这种疗法能够拓宽治疗的覆盖范围,提高治疗效果。
4.2 基因工程改造噬菌体
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使得噬菌体的改造成为可能。通过改造噬菌体的衣壳蛋白或裂解酶,可以提高噬菌体的稳定性和疗效,降低细菌对噬菌体的抗性。
4.3 噬菌体与其他治疗手段的协同作用
噬菌体与抗生素的联合使用,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耐药性的发展。此外,噬菌体还可以与益生菌等其他治疗手段联合,形成综合治疗方案。
5. 噬菌体防控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进展
实验研究证明了噬菌体疗法通过浸泡、口服、注射、局部应用和肛门插管途径对嗜水气单胞菌、杀鲑鱼、爱德华氏菌、柱状黄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海豚链球菌、鳗弧菌、V . 水产养殖中的哈维氏菌、副溶血弧菌等。
5.1 噬菌体在不同养殖动物中的治疗效果和应用方法
注射
优点:直接作用于体内,快速发挥治疗效果,适合急性感染治疗。
缺点:操作复杂,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高,可能引起动物应激反应。
应用:适用于对特定病原体的快速治疗,如对虾白斑症、鱼类细菌性败血症。
浸浴
优点:操作简单,覆盖面积广,适合群体治疗。
缺点:作用时间较长,可能需要持续浸泡一定时间以确保效果。
应用:适用于预防性治疗和群体性疾病的控制。
饲料添加剂
应用:将噬菌体或其代谢产物作为饲料添加剂,通过日常喂养实现持续的疾病预防。
优点:易于操作,可实现长期预防。
缺点:可能需要考虑噬菌体在饲料中的稳定性和动物的接受度。
水体喷洒
应用:将噬菌体悬浮液均匀喷洒在养殖水体中,通过水体直接作用于病原体。
优点:适用于开放水体,如池塘、湖泊养殖。
缺点:可能受到水体流动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浸泡包埋
应用:将噬菌体制成微胶囊或包埋制剂,投放到水体中,缓慢释放噬菌体。
优点:持续释放,减少重复给药次数,提高效率。
缺点:需要考虑包埋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释放速率。
环境改良剂
应用:利用噬菌体的生物活性,作为水质改良剂,改善养殖环境,减少病原体滋生。
优点:改善整体养殖环境,减少疾病发生。
缺点:作用可能不如直接杀菌直接和迅速。
5.2 噬菌体防控在水产养殖抗菌中的应用案例
水产养殖动物 | 疾病名称 | 病原菌 | 治疗效果 |
---|---|---|---|
黄尾鱼 | 乳球菌感染 | 格氏乳球菌(Lactococcus garvieae) | 显著降低感染黄尾鱼的死亡率 |
香鱼 | 变形假单胞菌病 | 变形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lecoglossicida) | 显著降低病鱼死亡率,减少池塘中的变形假单胞菌数 |
皱纹盘鲍 | 脓疱病 | 弧菌Ⅱ(Vibrio fluvialisⅡ) | 有效治疗或推迟脓疱病引起的鲍死亡,提高成活率50%以上 |
大西洋鲑鱼 | 杀鲑气单胞菌感染 | 杀鲑气单胞菌 | 延缓病鱼死亡速率 |
鲑鳟鱼 |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 |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 | 提高存活率 |
鲍鱼 | 哈维氏弧菌感染 | 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 | 降低死亡率50%以上 |
刺参 | 腐皮综合征 | 未明确指出 | 预防性和治疗性试验组提高存活率至95%和55% |
东风螺 | 弧菌病 | 未明确指出 | 噬菌体治疗组存活率提高(具体数值未给出) |
泥鳅 | 嗜水气单胞菌疾病 | 嗜水气单胞菌 | 噬菌体治疗后死亡率降低 |
罗非鱼 |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 | 嗜水气单胞菌 | 投喂噬菌体后患病罗非鱼死亡率降低 |
可以看看各种文献中列举的案例,比如:
当然,除了上面提到的,其他多种水产养殖动物都可用噬菌体来进行细菌性疾病的防控,如虾、贝、海胆等的弧菌病,牛蛙的红腿病,蟹类细菌性肠炎或败血症,观赏鱼的细菌性皮肤病……
6. 噬菌体防控的明显优势
与抗生素相比,噬菌体疗法的应用具有几个明显的优势,如对天然微生物群的特异性和最小破坏;自动给药和自我限制;安全,不产生有毒代谢物或环境残留物;具有抗菌膜活性;降低产生耐药性的可能性;生产成本低廉;具有快速商业化潜力;应用和配方的多功能性;指数增殖能力,快速复制;应用方便,疗效持久;研发周期短,成本低……
下图为参考翻译:
当然,其他方面的优势也是数不胜数。
7. 噬菌体防控的安全性与环境影响
7.1 噬菌体防控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安全性评估
噬菌体作为一种天然存在的生物实体,对人类和环境的安全性较高。噬菌体的裂解作用具有高度的宿主特异性,不会影响非目标微生物,减少了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干扰。
7.2 噬菌体在环境中的降解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噬菌体在裂解细菌后自然降解,减少了化学物质的排放,降低了对环境的负担。同时,噬菌体的使用有助于维持水生微生物群落的平衡,促进了生态系统的健康。
8. 噬菌体防控缺乏的法律法规支持和公众认知问题
目前,噬菌体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防控手段,在法律法规和公众认知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加强相关法规的制定和宣传,提高公众对噬菌体疗法的认识和接受度。
9. 噬菌体防控的未来展望
随着对噬菌体研究的深入和应用技术的成熟,噬菌体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噬菌体疗法有望成为抗生素的重要替代品,为水产养殖业提供一种绿色、高效的疾病防治手段。
未来的研究应重点关注噬菌体的分离和鉴定、噬菌体与宿主菌的相互作用、噬菌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评价等方面。同时,加强噬菌体产品的开发和市场推广,推动噬菌体疗法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Rai S, Kaur B, Singh P, et al. Perspectives on phage therapy for health management in aquaculture[J]. Aquaculture International, 2024, 32(2): 1349-1393.
[2]陈愿,张永安,周洋.噬菌体在水产养殖业中的研究进展[J/OL].水产学报:1-9[2024-06-26].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1.1283.s.20210819.1500.004.html.
[3]龚梦馨,李明源.噬菌体在水产养殖中治疗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和挑战[J].海洋科学,2022,46(11):160-166.
[4]邓益琴.水产动物弧菌病及其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3,38(04):553-563.DOI:10.16535/j.cnki.dlhyxb.2023-156.
[5]周方方,胡胜标,张友明,等.噬菌体在防控鱼类细菌性病害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应用[J].激光生物学报,2023,32(06):517-524.
[6]马素敏.噬菌体在水产养殖动物细菌性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综述[J].乡村科技,2023,14(12):111-113.DOI:10.19345/j.cnki.1674-7909.2023.12.033.
[7]陈朴然,符翔,郭志强,等.噬菌体的特性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J].动物营养学报,2023,35(09):5589-5597.
[8]刘海荣.噬菌体治疗在水产养殖动物细菌性疾病中的研究现状[J].渔业致富指南,2022(08):61-64.
[9]李心妍.“噬菌体”专利拿到手软!这家企业“研发”和“技术服务”双管齐下,走在行业前端[J].当代水产,2023,48(09):37-38.
[10]彭可欣.诺安百特开展全国弧菌收集的调研行,建立噬菌体数据库,持续进行产品升级[J].当代水产,2023,48(10):37-39.
[11]彭可欣.国内首家噬菌体GMP工厂即将投产,诺安百特携手行业精英共绘生物治疗蓝图[J].当代水产,2024,49(04):54-55+58.
[12]彭可欣.每毫升千亿级效价!覆盖率可高达90%,看噬菌体产业化引领者诺安百特是如何专业做噬菌体的[J].当代水产,2023,48(10):34-36.
相关阅读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1: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