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开后百花杀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yuexue623

博文

四不像麋鹿

已有 573 次阅读 2024-9-30 05:44 |个人分类:自然之旅|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是鹿科、麋鹿属唯一的鹿类动物。因为它头脸狭长像马、角像鹿又与其它鹿略有不同、蹄子宽大像牛、尾细长像驴,即“角似鹿非鹿,头似马非马,身似驴非驴,蹄似牛非牛”,故又名四不像。

麋鹿的角形独特,形状与其它鹿的犄角正好相反,前杈再分小杈,而后杈几乎不分叉。头大,吻部狭长,鼻端裸露部分宽大,眼小,眶下腺非常显著。四肢粗壮,主蹄宽大、多肉,有很发达的悬蹄,行走时带有响亮的磕碰声。麋鹿喜好沼泽湿地生境,以青草和水草为食物。性好合群,善游泳,喜欢以嫩草和水生植物为食。夏季求偶发情,比其它大多数鹿类都早一个季度。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臣闻子胥谏吴王,吴王不用,乃曰:‘臣今见麋鹿游姑苏之台也。’今臣亦见宫中生荆棘,露沾衣也。”。后因以“麋鹿游”比喻繁华之地变为荒凉之所,暗示国家沦亡。大概意思就是:春秋时伍子胥劝谏吴王不要好大喜功,虚耗国力,侵略他国,招来外患。吴王执意不听,伍子胥就叹息说:“我现在就已经看到麋鹿在姑苏台游荡。”意即吴国即将灭亡,姑苏台就要成为麋鹿漫游的荒凉之地。这里语含双关,警告长此以往,亡国的命运定然不可避免。后来,遂以“麋鹿游”为国家衰亡之兆。

麋鹿曾广布于东亚地区,后来由于自然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在汉朝末年就近乎绝种,最后的麋鹿种群残存于长江中下游湿地。元朝时,为了供游猎,残余的麋鹿被捕捉运到皇家猎苑内饲养。到19世纪时,只剩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内一群。在西方发现后,不久被八国联军捕捉,并从此在中国彻底消失。

值得庆幸的是,英国的十一世贝福特公爵花重金收养了世界仅存的18头麋鹿,放养在他的乌邦寺庄园中。这是在中国大地上的人工环境中生活的最后一群麋鹿。在世界动物保护组织的协调下,英国政府决定无偿向中国提供种群,使麋鹿回归故乡。将1985年英国政府提供的22只麋鹿放养到原皇家猎苑,也就是麋鹿在中国最后的故乡,即北京大兴区南海子,并成立了北京南海子麋鹿苑。此外,将1986年英国政府提供的39只麋鹿放养于江苏大丰麋鹿国家自然保护区。

截至2021年,麋鹿在中国的种群数量上万头。虽然麋鹿的个体数量已经很多,但是,我国现有的麋鹿遗传组成主要源自英国的十一世贝福特公爵花重金收养的18头麋鹿,具有典型的奠基者效应。此外,麋鹿当前还仅在人类控制的生境中生存,已无野生的个体,所以,属于野外灭绝(Field extinction)的物种。

注:本文文字介绍以及上图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和(或)出版商,仅用于学术传播等非商业行为。特在此致谢!

图By王从彦@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海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53271.html

上一篇:香已漂零叶已黄 品如寒菊傲秋霜——黄花蒿
下一篇:两种菊科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和小飞蓬之共同入侵
收藏 IP: 223.68.77.*| 热度|

12 杨学祥 郑永军 宁利中 高宏 刘进平 何青 王涛 尤明庆 崔锦华 孙南屏 马鸣 刘跃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6 21: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