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untainwind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untainwind1

博文

非常有趣——蓝藻自气浮大试,暴雨后一天的结果

已有 5499 次阅读 2013-5-29 20:31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蓝藻, 气浮

今天做了连续2天暴雨后一天蓝藻的自气浮大试,结果很是有趣,和长期静风烈日做的情况大不一样,和大家交流一下?

 

大试区——泉州师院湖泊一角船坞区。蓝藻分布深度,2米以上!!!不是1米或酷暑的半米!风力4级,湖泊环流较为明显。我做实验一般不隔绝,以变观测水文状况的影响——我是民科,不喜欢忽悠,隔绝了的话还不就等于200公斤箱子试验+简易版水文影响吗?哪个搞环境的人多少都懂点流体力学的,那不成功才怪。

 

 

这些图是在试验药水配方的图。————————第一图是原始湖水的照片,白色桨可视0.1米。第二图是0.3米自气浮时蓝藻上浮照片,水明显清澈了起来,白色桨可见0.4米,第三图是过了几分钟后,湖泊环流导致清水区开始浑浊的样子,白色桨可见0.25米。———好玩不好玩?

船坞的图是试验工艺的图。我徒弟还没有发过来。

 

风很快把这些絮凝体吹到岸边,模拟捕藻船捞走一段,可好,旁边的立即涌过来。

 

自气浮大试处理深度0.3米。无明显水华,但1米内取水水样平均蓝藻量0.3克/升,颗粒很小,我实在郁闷那些该死的气囊咋不膨胀上浮啊?反正水质不错,不考虑腐植酸络合作用,使用药剂主要絮凝剂还是聚合氯化铁和PAM,没用比较昂贵的某水库水华专用的东西(主要是他妈的没钱舍不得,嘻嘻)二者比例一路调整,得出了一些好结论。

 

然而:

 

很有趣地发现,暴雨连续2天后,第二天是大晴天,阳光很足,中午32摄氏度,但铜绿微囊藻上浮依然不很明显,水体取样蓝藻分布居然到2米深乃至水底。实验中发现,0.3米取样效果极好,依然90%左右去除率,0.4米下去除率很低,环流迅速将下层及周边蓝藻赶了过来,清水区在数分钟后即已浑浊。去年做得时候是7月,天热得烤猪一样,那下蓝藻几乎都在半米深左右,一个0.5米自气浮几乎全部扫清。也就是说蓝藻处理时候要考虑的天气情况,水文情况相当多。

去年结果: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61693-640519.html

  

 

 

我现在正在疯狂积累不同气象条件下,不同季节的自气浮情况,以便进一步深化我的理论。

 

大家都图省事,只管对付水华,实际上水华占的蓝藻总量比例才多少啊?忽悠,可劲忽悠吧。

 

小型模拟非常明显地发现:捕藻船是不可靠的,扫掉水华,旁边水华立即涌过来再次污染水体,我实在不明白为啥还坚持日本人的设计?实际上日本人在环保方面好像不咋地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1693-694743.html

上一篇:晒一下我们学校岗位聘任条件——嘿嘿,感觉如何?
下一篇:请教一下:关于金刚石膜电极的问题
收藏 IP: 218.104.254.*| 热度|

15 蔣勁松 吕洪波 庄世宇 杨正瓴 徐晓 张骥 赵建民 蔡庆华 汪晓军 廖晓琳 fumingxu zzjtcm qqlisten bridgeneer zhoulangxiuca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7 11: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