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untainwind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untainwind1

博文

46岁,到了搞自己名堂的时候了————系统+层级与路径过程分析

已有 4728 次阅读 2016-12-28 09:43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没来科学网之前,我的知识是一个小选矿场,里边很多种矿石乱七八糟堆在一起,我的大脑是一台性能极好但容量有限的磁选柱,只能一种一种矿慢慢磨碎了选。

     好吧,那时候自称是个多学科学士,随便给个爱好的小领域我能自学并钻得进去很深,但就是单点,扩不大开。话说这与传统的砖瓦教育有关。传统大陆砖瓦教育,从本科开始到博士,就是能窄尽量窄,小领域里边讲系统教育,大方向谈专精教育。我也就读到本科,剩下自学而已,加上我记忆能力超级不好+数学能力超级弱,于是不用说了,技术人一条。


     对我来说,要说真正触及科学大门,是42岁的时候,那年遇到了吴飞鹏老兄和老邪老师,好像可以说他们俩理科人应当是我搞清楚大门在哪里的带路人吧。之前的我知识结构很碎片化,多个学科一直不能融合到一起,总打架,这回一个精细,一个多尺度,就像经纬一样让我瞥见了布料是怎么折腾出来的。然后呢又遇到了吕乃基老师,这位是社科人了,不过我总把他当做是科学网的系统学科普者,于是,布料怎么变成衣服,就开始清楚了。我很奇怪吕乃基老师的名气不能和老邪老师并列,他的东西实际上是系统学的脉络方法,非常适合理工科学习啊?真正跑来一个没系统科普思想的哲学学者,光是琢磨那些稀奇古怪的词就让你磨破头了,就像该死的计算机书籍一样,上面的字我都认识,可整本书看起来就像妖怪打架不知所云。

    一晃4年,强壮如熊的鹏哥离开理化所了,羸弱智睿的老邪老师上天堂了,我的老师现在就剩施瓦辛格体型的吕乃基老师了,哦,预祝他老人家还能点播我20年。。。。。。到1月份,就真正到46周岁了,这岁数在高校属于老家伙了,干多干少也不计功劳苦劳了,而真正到了45岁后貌似我的知识之树才开始能大量开花,呵呵,该搞自己名堂的时候了。


    每个人好像依据自己的思维模式来说,有每个人的学路吧,正规学者的精钻一点好像特不适合我这个文科+艺术思维者,反而是从系统+层级和路径过程分析入手成为我自己的学路,尤其是今年开始。


    最近越来越有一种感觉:搞理论和搞应用的是一家。

     假如给出一个原始的大自然对象,那么一个原创者上去,第一步肯定是对其进行描述,然后进行热力学和动力学路径分析。得到了一级原始创新。

     随着岁月流逝,来了一堆学人,看到了路边原创者尸骸上的原始创新,就搬过来折腾。搞理论的呢简化成理想模型,用数学+逻辑思维工具开始推导;搞大数据的呢就大量收集实验数据开始蒙(呃好吧不叫蒙,叫拟合)出一堆经验公式;搞应用的上来,就开始琢磨出什么好方法能简化系统,以便进入三级研究。于是二级原创理论出来了,二级大数据经验公式出来了,二级应用技术出来了。

     这时候开始有点名气了,于是跑来了一堆鼻子尖的人才,捡到这些学人的东西就开始依葫芦画瓢地三级研究。如此一直下去。      

     在河湖论坛我现在很是捣乱,因为今年以来,我貌似已经初窥二级应用研究者的位置,整天在那里系统动力学热力学——一级应用技术简化——一级理论初推——二级应用技术简化——二级理论初推地折腾,逐一层级地分析东西,攻击了一些国家指南(比如截污清淤冲水)和正规学术界思路(比如技术集成),攻击了不少边界问题(如中水回用系统思路、水利——生态两个系统之间的关系等等),把人家好好一个技术网搞得经常在谈理论、边界和系统,虽然功底依然很稚弱,但现在理我的人好像开始少了,请教我的人开始多了,渐渐觉得孤独了起来。

    这么磨牙的结果,是自己逐渐分不清什么是理论,什么是应用,什么是大数据了,反正一思维就习惯性地吕乃基哲学系统式地开始,然后层级分析,然后层级和节点的路径过程分析,比系统生态学里边Odum那种能流+质流分析还精细(这个是拜老邪老师的福,他一直源汇漏源汇漏地谈,地理人的思维有时候比生态学人的思维还精细,本身我又化学化工毕业的,过程研究非常注重,一拍即合。记得体验出这招的时候我很得意,经常在科学网上攻击Odum的能流质流层级计算太粗糙了,现在看起来有点小人得志的样子————人家Odum都过世十几年了,攻击原创者算啥本事啊?);进而连自己是什么学科都不知道了,只是需要的时候那些学科知识好像会自己从脑子里蹦跶出来组装,与此同时不再抱怨自己知识量不足了,知识量好像逐渐被知识路径所替代了。水生所的徐旭东所长曾经说过:你小子是属于自己慢慢琢磨的人,不好教,嘿嘿,徐所智睿,我就这驴样~


     啊,现在是饿不死了,也过了官家认可的岁数了,慢慢地也开始不大在意自己的实验员地位了,剩下的就是继续完善琢磨,开始觉得自己全身是花骨朵了。。。。。。。这些日子总在念叨广义生态工程学,我把广义生态工程学的模型图贴出来给大家看吧。



1.不再使用区域文化圈和区域经济功能圈概念, 直接用景观和廊道替代。

2.动态系统,不仅景观层级动态 ,各个有限元之间也是动态。平面上的是自然生态(颜色,需要时精细化另成图像)和经济生态(凸起的体积和强度,内容比较复杂,泛马斯洛需求结构分析为主线,质流能流分析,由于包括多种主体对象的经济如自然经济、主要物种经济、人类经济等多种视角,需要时另成图像),柱子是文化生态(马斯洛需求为主线索,文化五层面分析,群体文化分析等多种视角,需要时另成图像,由于像元大,没办法,只能柱子样子), 这三者均基于田野调查和大数据汇总,但关系基本依赖于逻辑思维和简易公式,用阈值替代了数值以实现半定量。在此基础上,引入系统网络分析和控制————这些就是我上面侃的内容了。

3.广义生态工程学的理念比较繁杂,从治国政策如何设置到具体一个小对象的研究,都套用这张图的模式进行分析,说实在的我很希望政治体制最终能依据生态文明理论,转化为决策者——智囊团——计算机三元执政系统,所以给出了这张图,说明什么叫生态文明吧。


剩下的就是填空和田野调查了,以及推导出经济学、自然生态学、文化社会学的具体应用技术和理论出来。这图出来,大家该就能很直观地明白什么叫做广义生态工程学雏形了吧?欢迎大家进入这个领域。


再两个星期,就是老邪老师羽化之日,哦,我这个不成器的民间弟子在这里汇报一下研究状况,但愿老人家会喜欢。。。。。这张图他老人家一定看得出来,多层次的遥感,包括自然遥感、很初步的经济拟合遥感、文化拟合遥感都能做了。


弟兄姐妹们,给点推荐鼓励?嘻嘻嘻。


   














     




博客感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1693-1023805.html

上一篇:职务发明转让, 是否可以考虑诀窍和发明分开转让?
下一篇:关于明朝命运问题的一点探讨,和ep4h先生。
收藏 IP: 175.43.94.*| 热度|

34 宁利中 蔡小宁 王启云 余国志 岳雷 张忆文 蔡庆华 李莉 王兴民 刘建栋 韦玉程 邱趖 徐长庆 胡想顺 侯沉 李颖业 鲍海飞 陶勇 徐晓 黄光伟 范杰 饶东海 吕乃基 姬扬 朱晓刚 孟津 fanteklv sccheung qzw fumingxu xiyouxiyou xqhuang XY czw101606011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3 20: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