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desig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pdesign

博文

谁说老百姓不关心房屋抗震安全?

已有 3353 次阅读 2011-6-14 14:57 |个人分类:02地震|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color, 老百姓, 地震专家, 安全性

 

  谁说老百姓不关心房屋抗震安全?请参看下文,一个农民也关心自己的房屋安全性。随着社会和经济的提高,老百姓对房屋结构的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重要的是我们要提供多种安全性的房屋,供老百姓选择,而不是专家替老百姓做主,决定房屋的安全性能。

 
 
 
农村建房如何选址设计才抗震? 地震专家答疑(图)
http://news.hainan.net/  时间:2008-9-9 9:06:00 来源: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评论(1)

    我省2020年基本完成农居工程,确保遭遇6级左右地震不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农村建房如何选址设计才抗震?  

  近年来,国内多次地震给农村带来严重的破坏。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农民都很关心建设什么样的房子才是抗震的?就农民兄弟的疑问,记者采访了省地震局的专家,得知我省正在积极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简称农居工程)工作。

  农村房屋为何抗震能力差

  省地震局副局长李战勇说,遭受地震后,农村房屋破坏的主要原因很多,主要还是自身的问题,如地基不牢引起房屋破坏;房屋布局不合理造成房屋破坏;房屋过高或屋顶过重引起房屋破坏;砌体强度不够造成房屋破坏;木骨架不稳定造成房屋破坏;施工质量差,材料不合格引起房屋破坏等。通过对农村民居的调查,我省地震部门发现农村有相当一部分的房子达不到抗震设防的要求。

  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的李先生说,他现在住的是瓦房,外出打工赚了点钱,想把家里房子建成平房。“5·12”汶川地震后,他们都很关心建设什么样的房子能抗震设防。他说村里其他村民建房子,一般都是找包工头来建的,部分有设计图,部分却没有。他不想随便找人就建房子,毕竟这房子是花了他很多钱的。“不需要华丽,最重要的是结实。”

农村建房要注意选址结构

  农民在建房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李战勇说,首先是场地的选择,要恰当,地基做牢才可能不倒。农民兄弟最好选择地势平坦、开阔、土层密实、均匀稳定的有利地段、不宜在软弱土层、可液化砂层、河岸、古河道、陡坡、松软场地建房;不应在可能发生滑坡、塌崩、地裂、泥石流及有活动断层的危险地段建房。

  建设房屋时,其结构布置要合理,一是房屋形体要整齐,并尽可能简单;二是墙体布置要合理,房屋开间不宜过大,多设横墙,优先采用横墙承重体系;三是承重墙尽量少开洞,多层砖房的高度比不宜过大,地震烈度6-7度时高与宽的比例小于或等于2.5,8度时高与宽的比例小于或等于2.0;四是房屋不要建得太高,减低房屋重心,屋顶要轻,尽量不做或少做那些既笨重又不稳定的装饰性附属物,如女儿墙、高门脸等。

  抗震房屋的基本措施中,房屋设计跨度要小才最坚固,若要建成长方形,其长度应设计为宽度的两倍半为宜。地基、柱子、墙体、梁、屋顶要联结成整体,不能用条石做楼板。楼下开间要多,楼上开间要小。多层房屋楼上不可作仓库。木房骨架要横向加斜撑,纵向加剪刀撑,接触部分要牢固。门窗上要用过梁,不宜用砖平拱。

  李战勇说,在向农民宣传建造抗震房屋时,他们总结成7句话:一是基础要放在密实土层;二是墙体转角处加构造柱;三是先砌墙后浇构造柱;四是构造柱加牙马槎;五是木骨架要联结牢固;七是要找经过抗震农居培训的工匠进行施工。

目标:6级地震无重大人员伤亡

  李战勇介绍,我省的农居工程是2005年开始的,儋州市兰洋镇交月村是第一个试点。随后,每个市县都有1-2个试点村。与其他省市不同的是,我省实施农居工程的原则是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因地制宜、经济适用、协调发展、抗震安全,广泛发动群众,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把农居工程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

  据了解,我省实施农居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健全全省村镇房屋抗震减灾法规政策体系和管理机制,以每年3%至5%左右的速度,引导、支持农民群众更新、改造和加固未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农村居民,到2020年基本完成农居工程,全面提高我省农村民居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确保在遭遇6级左右(相当于各地区地震基本烈度)地震时,不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十一五”期间,我省要开展农村民房基础资料调查,研究农村民居实用化抗震技术,编制农村民居抗震技术规程和种类齐全的建造、加固图集;以遭受6级左右地震和其他自然灾害时房屋不倒塌为目标,建成覆盖范围较广的示范区、示范村、示范户,形成农民新建、改造、加固住房优先考虑抗震防灾问题的社会氛围(记者王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58553-455117.html

上一篇:也谈“卓越工程师”的标准和培养
下一篇:永远的百惠
收藏 IP: 124.127.84.*| 热度|

1 vigorou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1: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