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土壤调查手册》中的大中小地形
宋达泉等1955年编著的《土壤调查手册》中使用了苏联土壤调查拟订的大、中、小地形类型和名称。大地形指在地表相当广大的面积内,其中有某一种地形占据相当大的地段,而且海拔高度有很大的变化,从数十米到数百米;大地形分为山区大地形和山区以外大地形。
山区大地形的种类可分为:
高地:地表面积广阔,高出邻近地区,境内高度起伏很大;
山岭或山脊:呈脉状延伸的高地,两侧为两条深切的平行谷地所限制;
山脉:许多相当长的高地,同一走向,互相平行排列;
块状山:广阔而微度分隔的高起山地,其长度和宽度大致相等;
山地:占面积不很大的高地,极易与较平坦的地面区分出来,高地的各面具有山麓;
单面山:一面为陡坡,一面为缓斜坡的山地,与地层倾斜有明显关系;
方山:四面为陡坡而顶部平坦的山地;
圆顶山:具有圆形山顶的山地;
尖顶山:具有尖顶的山地;
高峰:超过森林上限的山顶;
桌状山:面积广阔而顶部为平坦地面;
山麓:从平原到山地间,略微高起的过渡地区;
山区以外的大地形可分为:
高原:相对高度,较高低星;
坡地:与地平线呈任何角度的地面;
台地:略微平坦的地面,其一方面接于高地,另一方面又连接低地;
丘陵:呈起伏状的高地,其基部大于附近地面,其相对高度可达100-200米,通常只在40-80米间,山麓不显著;
岗地:高度较丘陵为小(10-25米),其基部直径和相对高度间的比例较小,坡度较陡;
岗岭:长形高地,其与丘陵的区别在于其高度等于宽度的数倍;
沙丘:由风沙粒子所组成半圆形(新月形)的起伏地势;
沙岗:长形、砂质与河岸或海岸相平行;
沟壑:线状延伸的低地,具有因水流作用而生成的陡壁,有时且成峭壁。
峡谷:沟壁更陡。
中地形指每一种地形面积都不很大,起伏的相对高度在1-10米之间;中地形的种类有
低丘陵岗岭岗地:其相对高度在1-10米间;
沟谷:不深的浅谷和峡谷
槽形谷地:浅而近河岸的带状低地。
小地形指某一种地形面积很小,从2-3平方米到数十或数百平方米,相对高度变化在1米以内,大多数情形下是在30-70厘米间。小地形有小岗地、丘陵、小丘和微度高起的地面,局部洼地、小槽形地和浅沟。
2、《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暂行技术规程》中的大中小地形
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1979年编印的《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暂行技术规程》仍然提到大、中、小地貌类型的区分。其中,大地貌一般指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等一般占地数百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地貌形态。在土壤普查中应予以注意的是中、小地貌单元,如河流冲积平原要区分出河床、河漫滩、阶地等,山麓平原区要区分出坡积裙、洪积锥、洪积扇、扇间洼地、扇缘洼地等,黄土丘陵要区分出塬、梁、峁、坪等。
3、《中国土壤普查技术》中的大中小地形
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1992年出版的《中国土壤普查技术》中,对大、中、小地形也进行了说明:地形大小主要是对地表形态面进行一种量的划分,一般在描述时可根据其相对高差和平面延伸的范围来考虑。大地形,指相对高差10米(平原)-100米(山地)以上,平面延伸1000米以上,在这个平面范围内相对一致,如高原、山地、丘陵、平原。中地形,一般相对高差1-10米,平面延伸则在几十米或几百米,需要在1:5000至1:10000地形图上方可表示出来,如阶地平原、河谷平原。小地形,一般高差在1米以内,平面延伸在几十米的范围内,地表形状相对一致,各地区可用当地名称(最好给以一定的科学说明及形态数量的描述)。同一地貌类型可有大小之分。土壤调查工作者一定要掌握调查区的地貌分区及其地貌类型和组合,这是掌握区域土壤分布规律,进行土壤制图与土壤改良利用区划的基础。
4、《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外业调查与采样技术规范(修订版)》中的大中小地形
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23年组织编写的《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外业调查与采样技术规范(修订版)》中地形分为大地形、中地形、小地形三个级别。大地形分为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中地形分为极高山(绝对高程> 5000m)、高山(绝对高程 3500~5000m)、中山(绝对高程 1000~3500m)、低山(绝对高程 500~1000m)、高丘(相对高差 200~500m)、低丘(相对高差< 200m)、冲积平原、海岸(海积)平原、湖积平原、山麓平原、洪积平原、风积平原、沙地、三角洲、黄土高原。高原大地形上区分低丘、高丘、低山、中山、高山、极高山等中地形时,首先要依据相对高差进行判断,当相对高差小于500 m时可判断为低丘或高丘,其次当相对高差超过500 m时,根据绝对高程判断低山、中山、高山、极高山等。小地形分为河间地、沟谷地(含黄土川地)、谷底、干/古河道、阶地、泛滥平原、洪积扇、冲积扇、溶蚀洼地、洼地、河滩/潮滩、潟湖、滩脊、珊瑚礁、火山口、沙丘、纵向沙丘、沙丘间洼地、坡(含黄土梁、峁)、黄土塬、山脊、其他(需注明)。大、中、小地形是由大及小,逐级内套的,如大地形的高原类型内,中地形可以出现山麓平原、洪积平原等。中地形的冲积平原类型内,小地形会出现河间地、阶地等。
附:
《中国土壤普查技术》中的地形分级
名称 | 切割程度 | 绝对高度(米) | 相对高度(米) |
极高山 | >5000 | >1000 | |
高山 | 深切割高山 | 3500-5000 | >1000 |
中切割高山 | 3500-5000 | 500-1000 | |
浅切割高山 | 3500-5000 | 100-500 | |
中山 | 深切割中山 | 1000-3500 | >1000 |
中切割中山 | 1000-3000 | 500-1000 | |
浅切割中山 | 1000-3000 | 100-500 | |
低山 | 中切割低山 | 500-1000 | >500 |
浅切割低山 | 500-1000 | 100-500 | |
丘陵 | 高丘 | <500 | 100-200 |
中丘 | <500 | 50-100 | |
浅丘 | <500 | <50 | |
平原 | 高平原 | <200 | 5-10 |
低平原 | <200 | 0-5 |
《中国土壤》(1998)中我国五种地形类型比较
类别 | 海拔高度 | 相对高度 | 构造特征 | 外力作用特征 | 地面特征 | |
平原 | 多数小于200米 | 小于50米 | 沉降为主 | 沉积为主 | 平坦,偶有浅丘孤山 | |
盆地 | 高低不一,因地而异 | 盆心与盆周高差在500米以上 | 四周隆升,中间沉降,或上升量小于四周 | 内流盆地以沉积为主,外流盆地为沉积或侵蚀 | 内流盆地地势平坦,外流盆地分隔为丘陵 | |
高原 | 大于1000米 | 比附近低地高出500米以上 | 古侵蚀面或沉积面上升 | 剥蚀为主 | 古侵蚀面或沉积面部分保留平坦,其余部分崎岖 | |
丘陵 | 多数小于500米 | 50-500米 | 轻度上升 | 流水侵蚀为主 | 宽谷低岭,或聚或散 | |
山地 | 中山 | 500-3000米 | 500米以上 | 成山较早 | 流水侵蚀和化学风化为主 | 有山脉形态,但分隔较碎 |
高山 | 3000米以上 | 不等 | 成山较晚,上升量大 | 冻裂作用强烈,最高山上有冰川作用 | 尖峰峭壁,山形高峻 |
《地貌类型分类与编码规则》中的中国陆地基本地貌形态类型
起伏度 | 低海拔 (<1000米) | 中海拔 (1000米≤海拔<3500米) | 高海拔 (3500米≤海拔<5000米) | 极高海拔(海拔≥5000米) |
平原(起伏度一般<30米) | 低海拔平原 | 中海拔平原 | 高海拔平原 | 极高海拔平原 |
台地(起伏度一般>30米) | 低海拔台地 | 中海拔台地 | 高海拔台地 | 极高海拔台地 |
丘陵(起伏度<200米) | 低海拔丘陵 | 中海拔丘陵 | 高海拔丘陵 | 极高海拔丘陵 |
小起伏山地 (200米≤起伏度<500米) | 小起伏低山 | 小起伏中山 | 小起伏高山 | 小起伏极高山 |
中起伏山地 (500米≤起伏度<1000米) | 中起伏低山 | 中起伏中山 | 中起伏高山 | 中起伏极高山 |
大起伏山地 (1000米≤起伏度<2500米) | - | 大起伏中山 | 大起伏高山 | 大起伏极高山 |
极大起伏山地 (起伏度≥2500米) | - | - | 极大起伏高山 | 极大起伏极高山 |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3 22: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