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syxcs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ysyxcs 书中漫游

博文

东西方负数认识简史 精选

已有 19229 次阅读 2014-9-18 09:02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负数源于社会生活实际,其出现是数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感到骄傲的是,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最迟于公元前1世纪就应用了负数。而印度是7世纪,西方国家直到17世纪才算真正接受了负数概念。

 

1.中国对负数的认识

史料记载, 我国在战国时期就认识到了负数。如李悝(约前455-395)在《法经》中写道,“衣五人终岁用千五百不足四百五十”。而在甘肃居延出土的汉简中, 有“相除以负百二十四算” 、“负二千二百四十五算” 、“ 负四算, 得七算, 相除得三算”等类似叙述,这里把“负”与“得”相比,意为缺少、亏空,就是今天负数的雏形。

关于负数的加减法运算法则是在我国古代数学经典著作《九章算术》给出的,其最晚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

同名相除, 异名相益,正无入负之, 负无入正之.其异名相除, 同名相益, 正无入正之, 负无入负之.

这里的“同名”、“异名”, 就是“同号” 和“异号”,“相益” 、“相除” 是二数绝对值“相加” 和“相减” ,“无”即“零” 。前四句为减法法则,后四句为加法法则。大意为:同号两数相减,等于其绝对值相减(若绝对值较大者为被减数,则符号不变;否则要改变符号);异号两数相减, 等于其绝对值相加(取绝对值较大者符号);零减正数得负数,零减负数得正数。异号两数相加, 等于其绝对值相减(取绝对值较大者符号);同号两数相加, 等于其绝对值相加(符号不变);零加正数等于正数, 零加负数等于负数。

 刘徽(225-295)在注释《九章算术》时,给出负数解释,“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意为在计算过程中遇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应用正负数加以区分。他还第一次给出区分正负数的方法:“正算赤,负算黑;否则以邪正为异。”即在算筹运算中,用红筹表示正数,用黑筹表示负数;亦可用斜放小竹棍表示负数,用正放小竹棍表示正数。

 此外,东汉末年的刘洪(130-210)和宋代杨辉也论及了正负数加减法则,皆与《九章算术》一致。尤为称道的是,朱世杰(1249-1314)在其1299年问世的《算学启蒙》中给出正负数的乘除法则:

同名相乘为正,异名相乘为负,同名相除所得为正, 异名相除所得为负.

这里的乘除运算已是今天的乘除了。

2.印度对负数的认识

印度最早使用负数者是婆罗摩笈多(Brahmagupta598-665), 其在628年完成的《婆罗摩修正体系》第18章中给出了正负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他认为负数就是负债和损失, 并用小点或小圈标在数字上面表示负数。和当时印度数学家一样,婆罗摩笈多将文字编排成椭圆形句子,而且最后会有一个环状排列的诗,让人读起来感觉很美妙。

             

       图1   婆罗摩笈多                    图2 邦贝利

对于正负数加减法法则,他叙述道:

18.30:正数加正数为正数,负数加负数为负数。正数加负数为彼此之差,若它们相等,其结果为零。负数加零为负数,正数加零为正数,零加零为零。

18.32:负数减零为负数,正数减零为正数,零减零为零,正数减负数为彼此之和。

对于正负数乘除法法则,他叙述道:

18.33:正负得负,负负得正,正正得正,正数乘零﹑负数乘零和零乘零皆为零。

18.34:正数除正数或负数除负数皆为正数,正数除负数或负数除正数皆为负数,零除零为零。

18.35:正数或负数除零,有零作为该数的除数;零除正数或负数,有正数或负数作为该数的除数。正数或负数的平方为正数,零的平方为零。

可见婆罗摩笈多已明确把0作为一个数来对待,这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数学成就。他还试图以0作分母,认为0/0=0,实际上其值在现代数学中是不确定的。

 3.西方对负数的认识

     古巴比伦人在解方程中未提出负根概念,即不用或未发现负数根。西方首先使用负数者应是古希腊的丢番图 (Diophantus,约246-330) , 尽管他不承认方程的负根,但已认识到“减数乘减数得加数, 加数乘减数得减数”。 若在解方程中出现负根,他就放弃此根

14世纪,丘凯(N.Chuquet1445-1500)和斯蒂弗尔(M. Stifel1487-1567)都称负数为“荒谬之数”。卡尔达诺(G..Cardano1501-1576)在其《大术》中承认了负根, 但却认为负数是“假数”。直到1572年,邦贝利(R.Bombelli1526-1572)在其《代数学》中才给出了负数的明确定义。然而在17世纪以前, 西方有不少数学家不承认负数,如韦达(F.Viète15401603),在解方程时极力回避负数, 并把负根统统舍去。由于把零看作“无” , 因而难以理解比“无” 还要“少”。如帕斯卡(B.Pascal 1623-1662)认为,从0减去4是纯粹胡说。而阿润德则举例强烈反对负数,若(-1):1=1:(-1),则有较小数与较大数之比等于较大数与较小数之比,岂不荒谬!

直到1629年,荷兰数学家吉拉德(A.Girard1593-1632)才使用负数解决几何问题,并在其《代数新发现》中用“-”表示负数和减法运算。吉拉德的符号得到公认,一直沿用至今。

与中国数学家不同的是,西方数学家更多的是关注负数存在的合理性。随着19世纪实数理论基础的建立,负数在逻辑上的合理性才算真正建立起来。可见负数概念在西方国家被认可经历了较长的一段时间。故负数的率先引进是我国古代数学家奉献给数学科学的一份瑰宝。

 

参考文献

[1] []克莱因.西方文化中的数学[M].张祖贵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 李文林.数学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2)[M].何兆武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42302-828697.html

上一篇:第一位女数学家获菲尔兹奖
下一篇:数学的美妙五线谱:数学符号
收藏 IP: 112.234.120.*| 热度|

32 赵凤光 王荣林 李轻舟 黄永义 刘启振 张江敏 尤明庆 柳林涛 梁亮 张忆文 王国强 白图格吉扎布 何凌云 高建召 曾杰 高峡 蒋迅 蔡庆华 朱晓刚 强涛 李颖业 zhangcz07 woodzen znl XuexingLu rfm2007 shenlu jlx1969 yunmu eastHL2008 nature2014 rosejump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6 22: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