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题目有点大,抛砖引玉与网友共议。
前清华校长梅贻琦认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此说在国内广为流传,我国的大学也确实热衷于网罗大师和盖大楼,
那么这样的大学果真是世界一流吗?
本文认为一个大学院所科研团队, 思想文化和管理是本,
机械堆积的大师和大楼仅是标,一流科教机构应具有如下特征和风骨:
其一。思想开放
大概可以总结为几十个字,如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学术自由,多元化思想,创新创造,
国际化,海纳百川。
------这一条梅校长治下有了。
其二。公开公平公正
中国大学为了排行榜,计算论文数和经费。学校院所把任务分解到职员个人,其实
单位的经费房子职务研究生名额等资源是零和的,争职务和资源,有助于
个人任务当量的完成,但别人的资源就少了。
学术诚信,不把别人的或者公司的技术和产品包装成自己的功劳。
非法定保密事项,人事财务等信息尽可能公开。
决策层德才兼备,基层领导是本领域内行。
-----这一条梅校长治下也有。
其三。紧密协作的科技管理制度
这一条主要适用于工科。因为工科的规模占据高筹教育和科技
的主体,所以这里特别列出。恰如 足球比赛里一个球员如果没有射门,
但传出好球让球队成功了,那也是该球员 的功劳,达成 1+1>2。
海内外流传一个笑话,一个中国人很厉害,是一条龙,但三个人是三条虫。
高新科技领域, 需把集体内和部门间的协作提高到纪律的髙度。
如Intel,微软,波音等等世界顶尖的公司,个人或者大师的考核不重要,重要的是
几万或者更多员工以几个产品的成功为自己的成功,个人得失放 在其次。
我国也有紧密协作的范例,比如国防科大研制巨型计算机,相关部委研制载人飞船,
两弹一星等等高精尖项目。
------这一条梅校长治下大约没有,也许是因为当时大学和个人的局限性,
有些学科和项目,比如文理学科,以及项目初期,如发明蒸汽机,
不怎么需要实时协作。
总结:大师和大楼可能是一流大学/科技团队的建设结果,但不是原因或
充分条件。国内外一流的院所和团队,不论规模大小公立私立历史长短,
需要具备上述二条或三条(主要对工科)特征。
鸟择良木而栖,具备这些特征的科教机构/团队,
能发现,培养和吸引来 大师和优秀学子。
若得政策扶持和地域优势,则锦上添花。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03: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