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进入管理研究的很好思维起点:社会“物”理学 精选

已有 5030 次阅读 2012-12-20 00:34 |个人分类:专论—管理学论稿|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工具, 管理, 物理学

  各行各业的人都有转到管理这行当来的。
 
  应该都成普遍现象了。我赞赏这种现象,事实上,在我们研究团队招收博士后的时候,我们还特意写了“博士专业背景不限”,如果你是学中文的、学哲学的、学历史的、学训诂的,我们都会考虑,当然,如果你是学数理化天地生的,那也当然没有任何问题。
 
  我个人的看法,反而是这些博士背景出身的人,比其纯粹学管理科学的还要更入我老人家的法眼。因为他们懂的东西有我不懂的,而我懂的东西他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
 
  而他们(尤其是数理化天地生背景)所以能够教我我不会的,是基于管理科学完全可以采用社会物理学的知识来描述、刻划、建模这一思维起点。
 
  你说你不懂社会物理学,好,我可以先简单告诉你,这里的物理不是physics,而是“万物之理”的物理,所以只要你是理工类出身,就已经具备了“物理”背景,只是这个背景可能是“化学”而已,也就是说这里的“物的理”指的主要是物之间相互反应以生成新的物质的内在规律。
 
  此时,我想你应该非常自信自己的背景和“社会物理学”只有一步之遥了。只是在你研究的“物的理”上面加了社会两个字作为修饰词罢了。
 
  因为管理的数学模型被认为是最高层次的模型,而物理模型则次之(尽管很多物理模型就是数学模型),大家大概还没想到过管理的化学模型一说吧,其实,这个说法也是“社会物理学用于管理建模”的一个部分而已,但是我们不会说“化学模型”,显得特没学问似的。
 
  化学模型里有很多有趣的东西,其实比物理、数学模型更能描述管理现象,比如,化合、分解反应,比如化学里常用的“催化剂”,参加或不参加反应都可以,现实的管理现象中完全可以找得到对应的地方。
 
  举一个例子,有一个著名广场,有时候会有人聚集,显得不好看,此时,会有唱白脸和唱黑脸的同时出现,唱黑脸的去组织临时聚集的人群,而在号召大家按照要求撤离转移的时候,不见得聚集人群会有响应,此时,就可以有唱白脸的人先跟着响应,因为其身份的隐蔽性,会带动大家转化思维,也许就顺利地从聚集地离开了。此时此人的身份和参与反应的催化剂又有何区别呢?
 
  当然,你可以说上面那个例子就是做“五毛党”,但是那也属于社会管理的一部分。事实上,这样的催化剂与“帮凶”身份是可以完全区分开来的,比如,在自然灾害的受难人群中间也需要这样的“催化剂”,以改变弥漫在人群中的低落气氛,并激发大家自救和救援他们的积极性。
 
  我一直想建立一套完整的化学模型来描述(应急)管理中的现象和本质,而从这套模型中,我相信和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一样,能够给管理者以启示,并基于此设计更好的应对机制。
 
  第一个博士后我们招收的是生物化工背景,而以后招收博士后也不会在专业上有什么要求。事实上,博士后经过短期的专业转换过程,我想现在完全可以写出很好的体现社会物理和社会管理之间的交叉与融合,而这一点,其实是尚未有人尝试的。
 
  当然,所谓“化学模型”看上去确实不如物理数学模型漂亮,在学科逻辑体系上,化学本来也确在数学和物理之下,但是我们现在很多管理问题用了数学或物理模型,但是并没有找到内在本质的规律,而也许化学能给我们一些启示。而且,现在很多生物学上的概念和模型正在管理学中试用,比如生态位的概念等。
 
  在2013年到来之后,我们将完成一篇这样一篇古怪的“社会物理学模型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试试水,看看效果如何。
 
  而这些,一定要依赖对于化学的本质有深刻理解的学者的参与。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483-644440.html

上一篇:【陈氏笑谈】爸爸是军人的生日往往集中在冬季
下一篇:湄州岛
收藏 IP: 193.136.60.*| 热度|

20 曹聪 孙根年 王善勇 李伟钢 陈沐 曹裕波 武夷山 徐明昆 迟菲 刘广明 赵凤光 王涛 刘全慧 蒋永华 陶代琴 朱艳芳 俞立平 crossludo appleson166 ying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4: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