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现代应急管理中的分类与评价 精选

已有 4238 次阅读 2012-12-14 01:06 |个人分类:专论—应急管理|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管理, 评价, 现代, 分类, 应急

关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分类问题,我们之前一直想写一篇论文,可是一直都没有找到落脚点。

当然,分类本身是一个难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的科研都可以归结为分类,不断的科研实际上就是不断地对知识进行持续性的细分。

后来,我们终于找到了突发事件分类的一个入手之处,那就是从不同国家对于突发事件的分类比较,为什么这些国家会选择不同的分类模式,各自分类的依据又是什么。而当我们开始寻找一些典型国家的分类模式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各国的分类都不相同。

怎么回事?难道科学的分类不是共同遵循一个分类准则进行细分吗?即便这个分类准则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复合的。

在本期《应急管理汇刊》中刊载的第一篇论文就是关于突发事件分类的基本思路以及各国在分类上的不同思维模式和具体做法。

中国的分法是四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仔细寻找背后的分类逻辑,我们发现这个分法是按照事件对应的国家行政机构来分的,也就是说,只要发生一个事件,根据这个分类确定的类别就会直接指向相应的行政部门,比如地震发生后可以找地震局和地震应急救援中心,大规模气象灾害则可以找到气象局;发生群众聚集闹事的时候则找公安部;高速公路上的车祸找高速巡警,矿难则找安全监督总局;传染病当然找卫生部。这样,有一个事件对应一个类别,则找到一个相关部门,于是,救灾或应对的责任就很明确地分下去了。

但是,这种分类模式特别不适合复杂事件的应对,比如,多原因造成的事件、表现为多征象,应对则需要多部门的努力才能够达成。

而韩国的分类就比较适合进行综合应急,因为韩国将事件分为自然原因造成的灾害,人为或技术灾难,以及关键设施损毁造成的事件,这样,事故的主要特征就可以体现在分类中,应对也就能够集合相应部门的能力,集中协调,共同应对。

我们还见到过浙江的一个小镇的事件分类,甚至可以说,比国家的分类更能符合这个小镇的实际,具体的分类是:1、台风洪水,2、森林火灾,3、安全生产事故,4、公共安全事件。这个分类非常贴合小镇的实际,因为刚好靠海,所以第一类灾害事件很多,几乎是周期性的;而由于当地的习俗,清明节会有大规模的上坟祭奠活动,所以,森林火灾往往会发生;而镇上有几十家化工企业,不断会出现泄漏或者燃烧等事故,因此,安全生产必须加以重视;而最后的公共安全事件其实多为本地与外地打工者之间可能产生的冲突。四个类别相互之间基本没有交集,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分类模式。

事实上,在本期汇刊刊载的这篇论文中,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等国的分类都有各自的特点,在本文中对这些差异和联系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能够对我国的综合应急有些启发。

当然,论文一定是要有一个结论的,对于本片关于突发事件分类的论文,我们的结论是按照人在其中参与的程度,将突发事件分成四个不同的类型,最复杂的类型我们称之为“混杂事件”,原因多方面,且应对需要多领域。

   

分类是难事,但是还有更难的,那就是应急评价。毕竟,分类可以根据大量已经发生过的事件进行,还有些可依托的内容,但是应急中的评价则要面对一个刚刚造成的灾难性的场景,对多个方面进行评价,且评价直接对应了随后的应对决策,不确定性如此之高,难度自然也就非常之大。

之前,我们提出过事中评价的三个策略:可减缓性、可挽救性、可恢复性,这是区别于事前、事后的一种特别适应于应急管理的评价策略,但是,只是这一个角度是不够的。于是,我们又给出分别从几个不同维度进行应急评价的思路。

后来觉得似乎多层次、多阶段、多角色这些还是不够的,但是总不能在多前面再累加“多”吧,最后我们认为应该从这样的三个侧面来对事件、应急和环境等进行综合评价,三个侧面加起来就应该是全面的应急评价了。

如此,我们认为一个完整的应急评价包括以下三个侧面:

1,状态评价

2,能力评价(包括需求和资源的匹配性评价)

3,趋势评价

在这三个侧面的评价内容里面,把时间维、空间维、能量维都包括了,而且对于破坏与恢复的关系、量级与速度的关系基本也都考虑到了,尽管无法给出一个e=mc2的简洁方程来表达对于突发事件和应急管理的认知,也算“庶几近之”了。

 

当然,关于应急评价,还有更多的路需要走,具体到不同灾害,状态、趋势、能力其内在含义都有所不同,相互间的关系也不可能由一个方程表达清楚,或者说根本就不能有一个什么方程来表达,而涉及到具体的灾害,当不确定性在应急过程中肆虐,我们更没有理由为一个框架性的东西而乐观。

而在应急评价的方法方面,至今还没有特别好的,不是AHP就是DEA,不是PCA就是AR,或者再将模糊数学的内容放入,我们还希望未来的研究中能够提出更漂亮的评价方法,这样,从概念到框架,从模型到方法,从工具到应用,就都齐备了。

我们期待着未来的研究能够达到如此效果。

 

2012年9月8日

陈安

 

【注:本文为《应急管理汇刊》第七卷第五期的主编寄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483-642421.html

上一篇:
下一篇:向老蒋say sorry
收藏 IP: 188.250.7.*| 热度|

8 李伟钢 陆俊茜 庄世宇 苏德辰 崔小云 龚鹏飞 陈绥阳 yxh316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22: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