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冬天了,说句关于“羊蝎子”的话

已有 3556 次阅读 2008-12-8 13:04 |个人分类:物论|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原来看着羊蝎子的名字心里很是不舒服,就没有去吃它,今天我买完墙漆并将其拿回正在装修的新家之后已经到中午了,就和爸爸、宁宁三人终于在海淀附近的上元居第一次吃了羊蝎子火锅,所谓的羊蝎子锅底正在优惠,才18元,吃过之后发现味道还真不错。
  
  真正和羊蝎子有亲密接触其实是在一个叫作《咬文嚼字》的上海杂志上,里面特意地提到了市面上喜欢错写羊蝎子为羊羯(读作Jie)子,把确实应该写作“羊蝎子”的道理论述得头头是道,大意是它看上去确实很象蝎子而得名,文章让我开了眼界,才知道小小的羊蝎子居然也可以写出不短的考据文章来,真是处处皆学问啊。

  还需要提一句的是,“羯”意为被强行取消了男性特征的公羊,呵呵,不知道我的这个解释大家看不看得懂?主要是我对字典上解释的不雅实在是气愤,我一向看不得不雅的东西,于是就换了种说法。

  此外,根据我的资料检索,中国古代有“羯”这一民族,是匈奴的一个分支,魏晋时散居上党郡(今山西潞城附近各县),与汉人杂处,从事农业,受汉族地主奴役,被称为“羯胡”,有蔑视意,信奉所谓的“胡天”。晋时,羯人中的石勒曾经建立后赵政权,为五胡十六国之一——大家可能对“五胡乱中华”的说法有点印象。而羯鼓这种乐器的形象好象现在还在我的脑海里,是腰部很细的一种鼓,唐玄宗李隆基和皇室贵臣多擅击羯鼓,且唐玄宗曾为此创作了数十首独奏曲。我不知道为什么会对羯鼓有印象,老觉得哪首诗里提到过这个东西,但是却找不到了,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它在今天是否还存在?

  看到下面这段话大家应该会对羯鼓有点看法了:

  钱塘江浩浩江水,日日夜夜无穷无尽的从临安牛家村边绕过,东流入海。江畔一排数十株乌柏树,叶子似火烧般红,正是八月天时。村前村後的野草刚起始变黄,一抹斜阳映照之下,更增了几分萧索。两株大松树下围着一堆村民,男男女女和十几个小孩,正自聚精会神的听着一个瘦削的老者说话。
  那说话人五十来岁年纪,一件青布长袍早洗得褪成了蓝灰色。只听他两片梨花木板碰了几下,右手中竹棒在一面小羯鼓上敲起得得连声。唱道: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细心的人已经知道了,这是射雕英雄传里的开头,看来从金庸先生这里看去,宋代羯鼓已经是在民间应用非常广泛地用于制造节奏的一种简单乐器了。

  我查到《太平广记》里特别有《羯鼓录》一节,这里照录于下:

  羯鼓出外夷乐。以戎羯之鼓,故曰羯鼓。其音主太簇一均。(均原作云,据羯鼓录及太平御览五三八改)龟兹部、高昌部、疏勒部、天竺部皆用之。次在都昙鼓、答腊鼓之下,(都昙鼓,状腰鼓而小。答腊者,即揩鼓也。)鸡娄鼓之上。围如漆桶。(山桑木为之)下以牙床承之,击用两杖。其声焦杀鸣烈,尤宜促(促原作但、据羯鼓录改。)曲急破,作戟杖连碎之。又宜高楼玩景,明月清风,凌空透远,极异众乐。杖用黄檀狗骨花椒等木。须至干紧,绝湿气而复柔腻。干取发越响,腻取战褭健举。卷用刚铁,铁当精錬,卷当至匀。若不刚,即应绦高下,抽捩不停。不匀。即鼓面缓急。若琴徽之姺病矣。

  以下则是古文今译了:

  羯鼓,是一种从外城传到中国的乐器。用骟了的公羊皮做鼓皮,因此叫羯鼓。它发出的音响主古时十二律中阳律第二律一度。古代的龟兹、高昌、疏勒、天竺等地的少数民族都使用它。它的地位在都昙鼓、答腊鼓之下,在鸡篓鼓之上。用上好的桑木围成漆桶,用象牙镶饰的床架承放,用双槌敲击,它发出的声音急促、威烈、轰鸣,尤其适宜表现快节奏的乐曲,促急、破碎的节奏。可以敲击它为军士战阵征伐撕打助威,也宜于高楼观赏,节日或者社火时给舞蹈、百戏等娱乐游戏伴奏。这时朗月清风、天高气远,它的功能也与众多乐器不同。
  羯鼓的槌杖一般是用黄檀、狗骨、花椒等木做成的。但制做之前,须将这些木料干透了,将湿气全部去除而让它变得柔韧而腻滑。只有干透了,敲出的鼓声才最响亮。只有滑腻,击在鼓面上才能收到象战马举蹄扣击一样的效果。围卷漆桶时须用刚铁。铁经过精炼,卷应当卷匀。不刚,则围卷的绦边上下不齐,松紧不一。不匀,则鼓面上的鼓皮有紧有松吃力不匀。就象琴弦系绳不好而使琴声散逸不准一样,这样的鼓,敲击时发出的声音也忽高忽低、忽响忽沉,不合音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483-50235.html

上一篇:拇指大动的我
下一篇:【川游记】——成都的陈麻婆豆腐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1: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