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组王光辉同学赴台湾参加CARⅡ国际会议
已有 3733 次阅读
2011-4-19 01:36
| 个人分类:专论—应急管理 |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
灾害, 台湾, 学术会议, 应急管理, 中央研究院
2011 年4 月11 日-13 日,应台湾“中央研究院”和START 组织(Global Change System for Analysis, Research & Training )的邀请,应急管理创新团队硕士生王光辉赴台参加了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ities at Risk: Building Adaptive Capacities for Managing Climate Change Risks in Asian Coastal Cities (CAR II ) 国际会议,并作了题为“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Urban Emergency Capacity Based on External DEA ”的报告。
CAR 系列会议是由START 组织主办,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两届,第一届CAR 国际会议在泰国首都曼谷举办。该系列会议希望通过广泛的学术交流,进一步减轻环境变化和城市化过程中沿海城市脆弱性的增加。本届会议具体是由IRDR 组织、EAST-WEST 中心、台湾“中研院”和START 组织共同主办,会议历时三天。
第一天的会议内容主要包括开幕式和大会报告;第二天的会议形式是分会报告和阶段总结;第三天的会议日程包括分组讨论、会议总结和赴台湾灾害防救科技中心参观。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斯里兰卡、保加利亚、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19 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和学者就如何建立城市防灾适应性能力、城市脆弱性评价、如何处理学术研究与政府决策之间的关系以及集成城市规划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例如,来自美国夏威夷大学的Kem LOWRY 博士报告了夏威夷是如何建立防灾适应性能力,来应对海平面上升等灾害问题;来自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土木工程拓展署的陈健硕处长针对香港面临的主要灾害——泥石流,报告了香港政府在应对此类灾害时的策略和方法;来自中国台湾灾害防救科技中心的李维森博士报告了台湾应急救灾过程中,学术研究机构、NGO 组织和政府决策部门之间的关系及其在救灾中的作用。
第二天上午,王光辉第一个进行会议报告,其报告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引言、定义城市防灾强度因子、建立面向城市突发事件全过程的防灾适应性能力指标体系、基于模糊数学思想和DEA方法评价城市的防灾适应性能力等级模型、报告总结。第三、四部分是报告的核心部分,报告人希望通过建立、健全城市防灾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从总体上评价城市的防灾能力。报告引起了参会人员的广泛交流,来自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张秉业工程师就指标选取及其建模问题与报告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来自印度尼西亚的Jakarta 博士就评价方法选取和结果验证等问题与报告人进行了交流。
会议结束后,参会代表参观了台湾灾害防救科技中心(NCDR ),进一步了解台湾地区在地震、泥石流等灾害应急过程中的救灾组织体系和救灾模式运行机理等问题。
总之,通过与各国、各地区专家和学者的广泛交流,会议进一步拓展了团队的国际学术交流渠道。王光辉于会议结束后接受了Jane Rovins博士 的邀请,拟于2011 年10 月31 日-11 月2 日参加在北京举办的“IRDR Conference 2011 ”国际会议。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陈安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483-434761.html
上一篇:
《管理机制设计理论及其应用》一书的初步内容计划 下一篇:
征集答案:中国可以休矣的东西到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