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5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fter50

博文

安全科学系列学说精要20:安全逻辑学 精选

已有 3899 次阅读 2022-12-13 08:34 |个人分类:安全科学理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安全科学系列学说精要20:安全逻辑学

/吴超

说明:从科学需求的视角来划分,安全科学属于应用层次的科学。实践表明,应用科学的发展都需要形成其自己的学说,安全科学也一样。安全科学是一门大交叉综合科学,因而安全科学的学说不可避免地包含着各相关学科的知识痕迹。】 

逻辑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作为研究逻辑思维的逻辑学已有悠久的历史。逻辑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工具性的基础学科,人们经常应用它来表述思想、论证观点和理论、进行思想分析、对错误观点开展反驳和批判等,也应用它来建构新的理论、探索人类社会活动和大自然的客观规律等。

当逻辑学在研究各种安全工作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适用安全工作性质和需求的思维形式、结构和认识方法等之后,人们习惯将其简称为安全逻辑,进而发展成为安全逻辑学。安全逻辑学是用普通逻辑原理来研究安全问题所涉及的思维形式结构、逻辑思维基本规律以及认识现实和使用逻辑方法的逻辑学。安全调查、分析、评价等大量工作需要运用逻辑思维和逻辑学的许多理论和方法,例如为认定事故性质、确认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等,都需要运用演绎、比较、分析、因果、归纳、综合等方法。

安全逻辑学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与安全有关的各种事物及其关联和运动规律,如正确总结安全工作结论、正确分析事故原因、正确制定安全对策等,是各种安全工作的有力工具。安全逻辑学是一门新的应用逻辑学分支,也是安全科学的一门新分支。

在生产安全领域,安全逻辑学是一门运用逻辑学原理来研究和解决生产、科研、实验及其他活动中的安全问题的专门学科。在职业安全卫生中,需要用到概念思维来界定涉及职业安全卫生的事物;在分析职业安全卫生的各类事物过程中,需要运用推理方法,以获得正确的认知和结论;在总结职业安全卫生的经验教训、探求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方法和对策措施或上升到理论时,需要用到类比、假说、归纳等方法;在事故调查时,需要应用回溯推理等方法,根据留下的事实情况和有关信息进行分析与推断;在安全管理中,需要运用逻辑方法分析及总结规律和预测未来;在系统安全分析中,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因果分析等定性定量安全系统分析、评价和决策方法,都是逻辑分析的过程;在公共安全领域,逻辑学在犯罪心理分析、刑侦破案分析、公安情景分析、打击和预防犯罪、社会治安防控、情报获取等,更是必不可少和发挥重要作用;等等。大量事实证明,安全科学离不开逻辑工具,安全逻辑学在安全科学中可以成为一门新分支,成为安全科学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逻辑学和应用逻辑学于各种具体的安全工作内容中,可以提升安全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可以更加有效地做好安全工作,从而收到更好的预期效果。已故南京师范大学逻辑学教授黄浩森先生积极推广逻辑学,并大力支持安全科技工作者运用逻辑学指导安全工作。1989年黄浩森和安全专家郭振龙等共同编著出版了《劳动保护与安全逻辑》一书,这是国内首部论述安全逻辑方面的学术著作。之后,逻辑学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得到了更多的推广运用,2005年,郭振龙和朱兆华编著出版了《安全逻辑学》一书,该书系统地论述了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分析、综合、概念、判断、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假说、回溯推理、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证明和反驳等逻辑方法和规律,并将其结合到生产安全与卫生领域之中,对安全生产等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尽管逻辑学的原理和方法在安全工作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安全实践中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然而要把上述大量逻辑学在安全领域的应用实践提升到真正意义的安全逻辑学高度和作为安全科学的一门新分支,仍然需要大家继续研究和大力发展,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的广泛运用,相信安全逻辑学很有可能赋予新的内涵和展现出更大的活力。

相关文献阅读:

郭振龙, 朱兆华编. 安全逻辑学[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黄浩森,郭振龙,张海保编著. 劳动保护与安全逻辑[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89.

朱兆华,郭振龙.关于安全逻辑的综合研究及技术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1(03):47-52.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01.03.008.

杨冕,吴超.安全学演绎逻辑体系的构造[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6,36(10):2712-2720.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2981-1367677.html

上一篇:安全科学系列学说精要19:安全比较学
下一篇:安全科学系列学说精要21:安全伦理学
收藏 IP: 42.48.113.*| 热度|

1 彭振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3: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