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5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fter50

博文

安全科学系列学说精要12:安全史学 精选

已有 4856 次阅读 2022-11-27 08:19 |个人分类:安全科学理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安全科学系列学说精要12:安全史学

/吴超

说明:从科学需求的视角来划分,安全科学属于应用层次的科学。实践表明,应用科学的发展都需要形成其自己的学说,安全科学也一样。安全科学是一门大交叉综合科学,因而安全科学的学说不可避免地包含着各相关学科的知识痕迹。】 

从古到今,人类一直伴随着安全问题,与安全有关的事件是海量历史事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安全史悠久,内容极为丰富。但作为研究安全史的学问安全史学,好像被研究和关注的并不多。安全史学不同于安全史,安全史学是关于安全史的研究;安全史学也不同于安全科学史学,安全史学的研究内容比安全科学史学的要宽广得多。

安全史研究是安全史学家挖掘、整理安全史料,以语言形式重现安全现象历史,进而发现安全发展规律的过程。在安全科学体系中,安全史学是一个重要的分支。安全史学可以定义为:安全史学是研究安全的历史,借助史料研究历史上人的活动、使用的工具以及所处环境等与安全的关系以及历史上发生的各种灾难事件现象,分析人类认识、掌握和避免危险灾难的过程,找出人类安全活动的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

安全科学史学可以当作为安全史学的一个分支,也可以作为安全科学技术基础学科下的一个分支。研究安全科学史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各门安全学科历史学的研究,所以安全科学史学的发展与安全科学技术分支下的各门学科是不能分开的。由于安全科学的发展时间比较短暂,安全科学史的时间也更为短暂。

研究安全史学的方法,是通向安全历史认识、揭示安全历史本质的桥梁和手段,它以特定的认识论为旨归,通过具体的程式和手段去完成对历史上安全活动过程与现象及其本质的认识。人们应该掌握正确的安全史学认识论和安全史学方法论,从理性与原理出发,通过学习历史来防范和控制各种事故灾难,才是正确的思想方法。安全史学的研究是集人文科学史和自然科学史于一体的研究,所以其选用的方法应该既包括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也必须要有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安全史学的方法论原则包括:辩证唯物原则、求实性原则、历史主义原则、整体性原则等。

安全史学的研究兼具历史学和安全科学的特性,安全史学是安全学与历史学等的交叉学科。安全史学具有历史学的研究特性,如历时性、不可重复性等;安全史学的安全科学研究特性,如普遍性、复杂性、模糊性等。

安全史学研究所涉及的材料包含人类世界过去保留下来的、逝去但没有完全失去的东西,如古代人工遗存物、自然遗物等,它们不仅是考古历史学研究的对象,也是安全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也可以考究它们的安全功能。安全史学的研究还包括采用自然科学技术手段经过实验室分析处理所得到的资料和信息,利用各种先进的现代技术对于安全史料的分析,以得到不同时代的安全史学信息。

安全史学与安全哲学、安全科学学、灾害学、安全科学技术基础学科等其他学科密切相关。安全史学的研究方向或分支有:安全哲学史,如中西方古代、近代安全哲学发展及其认识规律;灾害学史,如古代自然、社会灾害过程及其救灾防灾对策;安全社会学史,如安全社会学发生、发展及其规律性的认识史;安全法学史,如安全法规、安全立法的依据的发展及其规律;安全经济学史,如安全价值观念和安全经济行为的发展及其规律;安全管理学史,如行业的安全管理模式和手段的发展及其规律;安全教育学史,如安全教育理念、内容、方法和模式的发展及其规律;安全文化学史,如安全理念和文化的发展及其规律;安全人机学史,如安全工程技术学史,各种安全工程技术水平、事故控制特点和方法的发展及其规律;等等。

我国典型的安全史研究成果有自然灾害史、消防史、矿山安全史等,比如由李采芹先生主编的火灾大典、历朝历代建筑消防史等,就有多部巨著。对近代和现代事故灾难史的研究成果也有一些,但大量的安全事故灾难中的安全规律仍有待深入挖掘研究。

相关文献阅读:

李采芹主编. 中国火灾大典(上中下)[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孙安弟著. 中国近代安全史[M]. 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9.

吴超编著.安全科学方法学[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11.

石英,吴超,阳富强.安全史学的方法论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20(05):3-10.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0.05.022.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2981-1365458.html

上一篇:安全科学系列学说精要11:安全情报学
下一篇:安全科学系列学说精要13:安全人机学
收藏 IP: 42.48.113.*| 热度|

6 史晓雷 郑永军 尤明庆 孙颉 许培扬 宁利中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8: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