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工作十大法则(六):安全降能法则
作者:吴超
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能量,人们经常遇到能量形式有势能、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电离及非电离辐射能、声能、生物能、核能等,这些能量都属于传统或狭义范畴的能量。如果从广义能量的范畴来定义,能量还包含信息能、权力能、文化能等多种潜能。正常情况下,能量是用于服务人类的,但当它们的意外释放或被当作工具武器被滥用时,都可能造成各种伤害或破坏或负面作用。在确定的能量使用过程中,不论是正常使用能量的意外释放还是非正常使用的有意释放,能量密度越大,其潜在的危险程度越高,能量总量越大,其可能的危险程度也越高。因此,从安全的视角,尽可能地降低能量的密度和总量,就可以降低潜在的危险性程度,这种思想就是安全降能法则。
把能量造成的伤害事故解释为能量意外释放的理论,在生产安全领域已经于半个多世纪前由Gibson和Haddon等人提出来了,但作为安全工作的十大法则之一,在过去却未曾有过。个人觉着由于能量存在和使用及其能量意外释放等引发事故的普遍性,将安全降能作为安全工作的十大原则之一是合适的。
生产生活中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典型途径有:
1.用安全的能源代替不安全的能源。有时被利用的能源具有的危险性较高,这时可考虑用较安全的能源取代。例如,在容易发生触电的作业场所,除了降低电压之外,还可用压缩空气等动力代替电力,防止发生触电事故。但以压缩空气做动力虽然避免了触电事故,压缩空气管路破裂、脱落的软管抽打等都带来了新的危害。
2.限制能量。在生产工艺中尽量采用低能量的工艺或设备,这样即使发生了意外的能量释放,也不致发生严重伤害。例如,利用低电压设备以防止电击;限制设备运转速度以防止机械伤害等。
3.防止能量蓄积。能量的大量蓄积会导致能量突然释放,因此要及时泄放多余的能量,防止能量蓄积。例如,通过接地消除静电蓄积,利用避雷针放电保护重要设施等。
4.缓慢地释放能量。缓慢地释放能量可以降低单位时间内释放的能量,减轻能量对人体的作用。例如,各种减振装置可以吸收冲击能量,防止人员受到伤害。
5.设置屏蔽设施。屏蔽设施是一些防止人员与能量接触的物理实体,即狭义的屏蔽。屏蔽设施可以被设置在能源上,例如安装在机械转动部分外面的防护罩;也可以被设置在人员与能源之间,例如安全围栏等。人员佩戴的个体防护用品,也可当作是设置在人员身上的屏蔽设施。
6.在时间或空间上把能量与人隔离。在生产过程中也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能量相互作用引起事故的情况。例如,一台吊车移动的机械能作用于化工装置,将化工装置弄破裂使得有毒物质泄漏,引起人员中毒。针对两种能量相互作用的情况,可考虑设置两组屏蔽设施:一组设置于两种能量之间,防止能量间的相互作用;一组设置于能量与人之间,防止能量达及人体。
7.信息形式的屏蔽。各种警告措施等信息形式的屏蔽,可以阻止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或避免发生行为失误,防止人员接触能量。根据可能发生的意外释放的能量的大小,可以设置单一屏蔽或多重屏蔽,并且应该尽早设置屏蔽,做到防患于未然。
8.运用各种能量限制装备,如保险装置、过载装置、等等。
对于具体能量的意外释放的具体控制原则,还有很多,这里不多枚举。对于有意制造能量意外释放的问题,更是防不胜防,这方面的课题一直在研究之中。
其实,仅有被动的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措施和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安全降能更主要方式要体现在能量设计者和使用者的持续安全观和安全系统思想等。例如,在有限的时间内和仅考虑技术因素时,有些能量使用看起来是很安全的,但当把时间维度放大到几百几千年时,有关因素考虑到政治、经济、战争、恐袭等问题,则该能量的安全性就值得怀疑了。
个人曾写过博文:人因风险猛于虎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2981-885136.html 下面摘录一小段:
许多工程科学家和工程师在开展工程设计研究中经常考虑的风险因素是什么地震烈度、材料强度和寿命、结构可靠性等“硬物质”方面的风险,这些参数和安全标准在设计手册都能找到,可以有章可循,如某城市高层建筑设计、某地下矿山设计、某发电厂设计、某水利工程设计、某核电厂设计、某化工厂设计等。这些设计仅仅考虑自然灾害因素计算得出的风险和安全结论,如果还要考虑政治因素、恐怖活动、战争破坏、管理失策、人为失误、市场变化等风险因素,他们就无能为力了,这些内容是设计手册基本没有的,而恰恰是更加重要的,与这些人因风险比较,仅靠技术因素得出的“安全”结论可能是毫无意义的!
更多相关文章阅读:
[1]黄浪,吴超,杨冕,王秉.基于能量流系统的事故致因与预防模型构建[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6,12(07):55-59.
[2]吴超编著. 安全科学原理[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8: 60-79.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4: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