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新刊EMST约稿发的一篇小文章
——心理安全距离PSSD的定量表达方法
Emergency Manag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EMST)是南京工业大学与MAP联合出版的英文版新期刊。应主编邀请,课题组撰写了: Method for quantitative expression of psychological safety & security distance (PSSD) by fuzzy theory(by Chao Wu, Chen Liu, Liangguo Kang)一文,介绍了一种基于security和safety一体化的PSSD定量表达方法。
心理距离(psychological distance,PD)的研究过去已经有了大量的成果,其应用涉及医疗卫生、组织管理、人际关系、经济贸易、文化交流、风险管理等领域;近年在安全方面,有关心理距离的研究及其应用也不少见,但同时针对公共安全(security,S)和生产安全(safety,S)的心理距离(PSSD)研究并不多见,而从方法层面开展PSSD的定量表达研究更是鲜为人知。
众所周知,风险无处不在,任何正常的人,当遇到陌生的人、形迹可疑的人、能伤人的动物、处于危险状态的物体、充满有害气体的作业空间、治安很乱的公共场所等,总会怀有一种戒备心理并在行为上尽量与之保持距离,而且很多情况下,都是同时涉及security和safety相伴相生的心理距离,即所谓负性的PSSD;另方面,人们也可能遇到很优美舒适的环境和心宜的人事物等而很想趋近它,即这些好的东西会产生所谓积极的PSSD。用学术的定义,PSSD可以定义为知觉主体对感知客体(包括人、事、物、环境、氛围等)安全程度的一种认知。
长期以来心理学家一直致力于不同心理距离的定性表达,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参与观察、深度访谈、文献分析和案例调查等。虽然这些方法能够真实和全面地表达PD,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无法对人的心理反应进行定量描述,在科学和逻辑层面上也不够严谨;此外,以往对安全心理距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无意安全事件上,而对有意安全事件的心理安全距离的研究则被忽视。
Method for quantitative expression of psychological safety & security distance (PSSD) by fuzzy theory”一文的研究假设PSSD的影响因素有N个,通过建立二维坐标系,以横轴作为某一影响因素的度量,将第一象限作为带给人以积极心理的“正效应区”,将与之对应的第三象限作为给人以消极心理的“负效应区”,将坐标原点视为给人无刺激的“平衡效应点”。接着,将影响PSSD的因素大致分为两类四点:主观因素包括个性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客观因素包括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并将有关因素进行分级和用语言加以描述。例如,对于个性心理因素语言变量,将其分为个性安全型、个性非安全型、个性不安全型、个性很不安全型;对于生理因素语言变量将其分为生理安全型、生理非安全型、生理不安全型、生理很不安全型,对于社会因素语言变量将其分为社会安全型、社会非安全型、社会不安全型、社会很不安全型,对于环境因素语言变量将其分为环境舒适型、环境安全型、环境非安全型、环境不安全型、环境很不安全型,PSSD的语言变量将其分为绝对安全、很安全、安全、较安全、较不安全、不安全、很不安全、绝对不安全。然后,给上述语言变量拟定一个数据区间,并通过专家函询调查方法,确定有关变量的权重。再用三角模糊数学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得出PSSD随某一影响因素的变化函数曲线;另外,还可根据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在更高维坐标系中做出n个影响因素共同作用对人员PSSD的变化图形。
基于上述的分析研究,总结出PSSD表达研究的一般步骤:1)分析影响PSSD的因素种类;2)衡量PSSD影响因素的权重;3)给出PSSD及其影响因素的语言描述及对应的三角模糊数;4)建立二维坐标或多维坐标系,分别构建PSSD随每个影响因素的变化拟合曲线,构建出PSSD随不同权重的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变化拟合图形;5)分析PSSD的变化趋势,并提出将负面PSSD转变为正面PSSD的对策措施。
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安全心理学是心理学和安全科学的交叉学科,由于心理学主要属于社会科学,其研究方法大多是定性的,导致以往安全心理学的研究几乎都是定性的。因此,PSSD定量研究方法对促进安全心理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PSSD方法使安全心理距离研究更具科学性、实证性、客观性以及直观性。PSSD的定量表达方法还可以推广到安全以外的其它领域。
文章下载见附件。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48130/EMST-2022-0002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4: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