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东升先生论著的几点读后感
吴超
这是我第一次写一位我未曾谋面的学者。
我知道苗东升这个名字是在十多年前的时候。当时我在思考安全系统问题,安全学科的基本属性之一是综合,综合问题的最合适表达是系统,因此需要多学习一些系统科学的知识。在查找多种系统科学图书之后,比较让我爱不释手的一本是由苗东升著的《系统科学大学讲稿》,该书于2007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我不仅自己读,还推荐给学生读。其原因是该书写得通俗易懂、系统全面,而且能够结合日常生活事物和社会问题讲系统科学问题,特别适合联系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安全系统科学,因而让我获益良多。因此,也对苗先生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苗先生于2020年3月3日去世,享年83岁。我当时是从微信朋友圈传发他的一些追忆文章中得知这一消息的,心里感觉挺遗憾的,我当时也转发了他的一条追忆文章到朋友圈中,以表怀念。
近两年由于自己对安全复杂问题的研究兴趣,就继续查找了苗先生的相关论著,先后阅读了他的数本著作和知网上的一些论文及自序等,对苗先生的学术生涯有了比较多的了解,因而就萌发写篇博文说说自己的读后感,其实主要是说说他对我的几点影响而已,同时也表达对苗先生的怀念和敬意。
一
第一个感受是,苗先生的十多本著作,如《系统科学概览》《浑沌学纵横论》《复杂性管窥》《系统科学辩证法》《模糊逻辑趣谈》《模糊学导引》《系统科学精要》《复杂性科学研究》《钱学森哲学思想研究》《开来学于今—— 复杂性科学纵横论》《系统科学大学讲稿》,都是以独著的方式出版的,这在学术界是很少见的。从中国知网检索可知,苗先生发表的100多篇论文绝大多数也都是独立作者的,这在学术界同样也是很少见的。由于是独著,上述的数量已经是非常高产的,因为如果研究工作平均有三个人合作和互相挂名,则数量上可以增加三倍,现在很多书的出版和论文发表都是多个作者合作的,有些作者的论著数量统计时可能很多,但独立分开就少了很多。如果有心检索一下一些牛人学者和院士们发表论著中的独立作者部分,有些人也只有数十篇很一般的文章而已。
苗先生独著的原因可能很多,通过阅读苗先生的自述和论著,大致可知有以下主要原因:一是他的学术功底深厚、学术作风严谨,能够独立完成一个问题的研究,也喜欢独立科研;二是苗先生所在学校的岗位是基础教学单位(他主要讲数学和哲学类的课程),科研和带研究生的工作可能不是主导的,教师科研大都不是以团队合作的方式;三是苗先生2001年就退休了,在2000年以前全国的研究生没有扩招,学校每个导师指导的研究生数量都很少;四是苗先生的研究方向在其工作单位估计没有他人,这点从苗先生自称为孤微子可以看出;五是苗先生一直受研究经费所困,他的研究是跨学科的,他自己说“我所在单位属于哲学界,但在那里本人从来申请不到研究课题,因为那里的权威们判定:他不是搞哲学的!”
从苗先生的论著还可以看出,他的许多论著都是2001年退休以后出版和发表的,这一点真的非常难能可贵,也看出苗先生对学术的热爱和孜孜不倦的追求。
二
苗先生是1960年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的,之后分配到国防科研部门工作,1979年才调入中国人民大学自然辩证法教研室工作。由于受到钱学森的影响爱上了系统科学。
系统科学一般人都将其归属于理工科类,从苗先生的理科专业背景看,一般人猜想苗先生的系统科学研究可能也会倾向和侧重于数学。但苗先生与众不同,他的系统科学研究视域非常广阔,从其发表的论著可以看出,他将系统科学与辩证法、人类世界系统、文化艺术系统、大成智慧、灾害系统、和谐社会、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结合起来,并将开放复杂巨系统、自组织理论、他组织理论等与社会主义等问题结合起来,践行多学科交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跨学科研究范式,为系统科学哲学、复杂性科学思想在中国的发展和推广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习苗先生上述这一方面的研究特色是我最为受益的,因为个人一直认为,安全科学更多的是属于社会科学问题和复杂问题,安全科学运用的系统科学必须是结合社会系统来研究,安全系统科学需要把自然科学系统和社会科学系统有机结合起来。
三
苗先生淡泊名利,潜心学术,在他的许多论著中对自己个人成果简介都写得非常简单。他一生笔耕不辍,直到83岁过世前一年还有论文发表。从苗先生出版的几本书中的序、前言、后记等,就可以看出苗先生的诸多优秀品格。
例如,从苗先生著的《系统科学辩证法》(1998)一书序中,可以看出苗先生的一些个性和著书立说的艰辛,他经常用Soliton(孤微子)自诩和以孤微子为笔名;在苗先生著的《系统科学大学讲稿》(2007)一书后记中写了一篇题为“小草颂”的散文,从中可以窥见苗先生的心态和情怀一斑;在他著的《复杂性科学研究》(2012)一书中,还专门做了一首“沁园春·出书难”诗,从这首诗中可以窥见苗先生退休之后仍然渴望着继续从事其热爱的学术生涯;等等。
为了更加直接表达苗先生学术思想以外的品格,下面直接从苗先生的几本书中截几段文字分享给大家: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4: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