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叉学科理论研究的一点经验分享
——以安全科学上游理论研究为例
近几年,俺课题组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专著及新教材明显比以前增多,有时在与同行交流或做学术报告时,个别老师或同学也偶尔会提及此类问题,希望分享一点经验。其实,这也是自己在做研究过程就已经明白了的问题,如果清楚知道做科研过程中出文章和成果及其出多出少的基本规律和周期,自己才能够用一颗平常心去坚持所要做的事情,才能在低潮期不灰心丧志,在高潮期不至于自满迷失方向。
1.为什么课题组近年能撰写发表较多的文章?我想以下原因是主要的:
(1)安全理论研究工作需要有较长时间的预备期积累,包括广泛的文献阅读、系统深入的思考,形成安全科学学思想和系统综合思想。这个阶段在过去数年中已经基本得到解决。
(2)安全理论研究工作需要面向社会发展需求,找到了研究领域的空白区、新分支切入点和制高点,因而使研究可以从概念定义开始,进而做系列的系统研究,并取得成系列和成系统的成果或建树。
(3)安全理论创新和新学科分支创建研究要着眼于交叉,从交叉学科中挖掘可用于安全的知识,要善于开展组合创新研究。
(4)安全理论研究不需要像传统理工科研究一样,需要在实验室做大量的实验以获得数据来写文章。安全理论研究的素材主要来自社会实验或社会实践的经验,即一般不需要自己去做实验,因此出论文的周期比理工科的相对要短一些。但理论研究并不比实验研究容易,在某种程度可以说理论研究更加伤神,需要时时刻刻不停深度思维。
(5)最重要的一点还是研究者本身,做安全理论研究的工作者需要有较宽广的知识面、有很强的逻辑思辨能力、有较强的文献资料查阅能力、有较好的文科写作功底、有敏锐的科学价值鉴赏眼光、有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对所从事的研究有强烈的兴趣或成就感等。
一个新领域的科学研究,一般经历几个时期,如:1)萌芽期,2)预备期,3)成长期(积累期),4)收割期(成熟期、高潮期),5)持续期(稳定期、传播期),6)衰减期(下坡期),7)低潮期(淘汰期),8)消失期。
不同领域这个周期的长度是不一样的,就安全科学研究领域来说,这一般需要经历几十年时间。如果研究阶段正好处于收割期和持续期,而且遇上了一批合适的人,则论文和成果自然就会喷涌而出,即所谓厚积薄发!
2.为什么课题组近年能够出版较多的专著和新教材?我想以下原因是主要的:
(1)首先需要满足上述所说的,研究阶段处于收割期和持续期的论文高产阶段,积累了发表的系列论文,而且遇上了几个志同道合和有上述所说能力的人。
(2)做研究和写论文不跟指挥棒走,不以SCI和ESI为导向,所写的论文必须是成系列的论文。
(3)能够坚持自己的研究价值评价标准,比如自己一直认为:能够编入教科书的理论是最好的成果,编入教科书也是理论成果的最好推广应用。
(4)在研究和撰写论文阶段就要着眼于出新专著或出新教材,同时要掌握专著和经典教材的特征及撰写要点。
(5)还有一条就不必说的,那就是抓紧时间及时动手撰写。
即使有了足够可以纳入希望撰写的专著或教材的基本素材以后,新专著和新教材的编写也是一项巨大的工作。近几年深深地体会到,每一部书的出版,不说内容的研究,仅从框架构思到校稿都要经历几十遍,这就会使人劳累致病一场,但当心爱的书印出以后,书又会像一副良药,神奇地治愈了创作时留下的劳累和病痛。
上述的这点经验我想也是适合其他大交叉综合学科的,故写下此文。
哈哈,如果以数数方式评价,2018年是课题组出书的高潮期。2019年马上准备断崖式下坡了,研究生也不招了。之后一段时间把在读的学生带毕业和余下的项目做完就退休自由活动了。
最后,衷心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给力资助!
祝网友们开学工作顺利!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0: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