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5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fter50

博文

安全科学研究的一个新动向

已有 2725 次阅读 2017-10-30 11:09 |个人分类:安全科学理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安全信息学, 安全科学研究, 安全理论创新

安全科学研究的一个新动向

——安全信息科学理论创新及其应用研究

吴超/2017-10-30

除了人因以外,物质和能量两大要素一直是安全科学研究者多年最为关注的研究对象,因而,有关物质和能量的安全研究成果也非常丰硕和趋于成熟。物质和能量对人造成的直接伤害首先是身体的伤害,当然身体的伤害也演变成为心理的伤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有关物质和能量的对人体的伤害在逐年的减小,因而人们对也逐渐从重点关注身体伤害事故转向更加重视心理伤害。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的作用日益重要和无处不在,信息传播和认知等过程带来的负面效应问题或事故灾难也与日俱增,人们对信息引发的事故灾难的关注度也不断提升。

其实,从信息着手,可以把生产安全、社会安全、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等灾难问题都联系起来,比关注物质和能量产生的事故灾难更具普适性,而且可以解释传统理论不能解释的许多新的事故灾难发生机理,同时信息也可以表达物质和能量产生的事故和损失等。因此,基于信息来开展安全科学研究,可以构建更加庞大的安全科学理论新体系,从信息入手,可以使安全科学研究更加广泛、更能关联一切、更能解释一切、更好统领一切,而且更加新颖和符合现代信息社会的需求与发展需要。

传统的对造成直接伤害的焦点主要放在物质和能量与身体的接触点上(如轨迹交叉论),但发生伤害的很多情况下首先是信息引发的,特别是心理伤害,此时有害信息对人造成的伤害比物质和能量更具穿透力,而且没有距离限制。因此,如果把伤害分析的焦点放到人的“心”上,这将更加接近人的本质和更加射中人的要害,从时间维度看也更加接近发生伤害的起点或原点。

如果把伤害分析的焦点放到心理,这也可以看作为是事故分析方法的一个突破和创新。

基于信息要素开展安全科学理论研究和创新及其运用,这一研究方向目前至少是基于物质和能量研究安全的一个重要补充和发展,随着社会的信息化程度和智能化程度的提升,基于信息要素的安全科学理论研究和运用必将越来越显得重要和不可或缺。

例如,复杂系统中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如果从信息视域去考查,大都是由于人对信息的认知缺陷或是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从信息不对称和安全信息认知的视野去研究复杂系统安全问题和建模,更能够体现系统安全的本质关联和机理,更有利于建立符合新时代的复杂安全系统的需求和现状。

以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安全理论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安全信息学的学科建设及其基础理论研究;

2)安全信息流的理论模型构建研究;

3)安全认知信息学研究;

4)安全认知心理学研究;

5)安全信息可视化研究;

6)安全感知界面技术研究;

7)安全信息载体及其优化研究;

8)安全信息经济学研究;

9)安全信息素养的促进研究;

等等。

还可以根据安全信息的可感化、可知化和可能化的安全“三化”发展模式,使安全科技工作者在安全管理、安全创业等找到各自所需的切入口。

也由于看到这一新的安全科学研究发展动向,本课题组近期从学科建设的高度,在安全信息学基础理论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并撰已经写了十多篇学术论文,有的已经发表(见参考文献)。我们期望更多的安全理论研究工作者投入到这一新的领域之中。

[1]吴超. 安全信息认知通用模型构建及其启示[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7,13(03):5-11.

[2]王秉,吴超,黄浪. 基于安全信息处理与事件链原理的系统安全行为模型[J]. 情报杂志,2017,36(09):119-126.

[3]李思贤,吴超,王秉. 多级安全信息不对称所致事故模式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7,27(07):18-23.

[4]黄浪,吴超. 风险感知偏差机理概念模型构建研究[J]. 自然灾害学报,2017,26(01):60-66.

[5]欧阳秋梅,吴超. 安全大数据共享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模型构建[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7,13(02):27-32.

[6]王秉,吴超. 基于安全大数据的安全科学创新发展探讨[J]. 科技管理研究,2017,37(01):37-4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2981-1083003.html

上一篇:为何安全科学的基础概念难统一?
下一篇:安全教育学课程教学参考大纲
收藏 IP: 175.11.2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6: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