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语】我和李小文先生在博客上多有互动。早期主要以留言形式。其中往往有所讨论甚或辩难。在新浪网上的一篇博文,就是给李小文博客的长篇留言。当时我还没在科学网开博,李先生还不知道我的确实身份,在回复中曾说“看来白马客(我的网名)比较理解我的意思”。从这篇留言看,我对小文先生的博文是读得很认真的,它在我们的早期互动中有一定的代表性。
前天整理电脑文件,发现有一篇给网友博文写的留言,觉得有意义。这篇留言比较长,就贴在这里,作为一篇博文吧。(2010-09-25 10:10:31)
博主引毛泽东的话说:“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臣下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而国家还没有办法治理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老百姓一定要当李自成。”引文用引号,说明是直接引语,因无出处,不知道原文是否如此。大约五十年前,我从先外祖留下的旧杂志上看到蒋介石先生提倡“新生活运动”时,曾提及此,后又在某处看到类似文字,遂加深印象。其文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谓出《管子》。当时读书少,误以为系原文,后知虽非原文而不失原意。
查原文出自《管子》卷一,兹引录如次: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
“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管子·牧民》第一
如记忆无大误,则蒋氏所言,较毛泽东氏距《管子》原意为近。
谨按:“四维”中,“礼”包括“具体的礼节仪式在内的一系列制度、规定及贯穿其间的思想观念”(李学勤先生语)用今天的话来说,礼包括法令、法规及一些半强制性的道德规范及形成以上诸内容的指导思想。在古代社会中,有总体规范的意义。“义”是合宜的道理和行为,偏于行为的判定。如“其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廉”即“不苟且”。《屈原贾生列传》:“其志絜,其行廉”。又专指“不苟取”。《孟子·离娄下》:“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耻”一般认为是“愧”“辱”之类,其实是指对人(主要是君子)行止的约束。所以《诗·相鼠》篇有“相鼠有齿,人而无耻”句。《论语·子路篇》说》:“行已有耻……可谓士矣”。《为政篇》说:“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附言:重读此文,发觉毛的话有一个根本性失误。即他以为“礼义廉耻”只是对臣下的要求。其实就古代礼制及先贤所论而言,“礼义廉耻”首先是对君主的要求,而这一点毛做得是比较差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8: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