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宇宙胚种”论是由瑞典化学家、190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阿列纽斯于1907年首先提出的,他认为:在宇宙中存在着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作为物种的孢子,在太阳光压力的推动下,被送到遥远的宇宙彼方,如果遇到像地球这样的行星,就把生命传播到那里。目前这一学说正在逐渐得到证实。从宇宙胚种论的角度讲,其实我们人类可能本身就是地球的外星人。
2018年,我们课题组共33位作者发表在《生物物理与分子生物学进展》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推测,彗星可能携带了一小块被称为逆转录病毒的外星有机物质,并飞溅到我们的海洋中,在那里它开始重新规划地球上的生命,导致寒武纪短暂的生命爆发,并出现了许多新的动物门类。
这一论文当时的发表引起了全球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质疑,这一理论甚至挑战了达尔文的进化论。但是我们坚信这是真理。会随着后续的研究证据的不断出现,最终被科学界广泛认可。
论文网址: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9544820/
Abstract
We review the salient evidence consistent with or predicted by the Hoyle-Wickramasinghe (H-W) thesis of Cometary (Cosmic) Biology. Much of this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evidence is multifactorial. One particular focus are the recent studies which date the emergence of the complex retroviruses of vertebrate lines at or just before the Cambrian Explosion of ~500 Ma. Such viruses are known to be plausibly associated with major evolutionary genomic processes. We believe this coincidence is not fortuitous but is consistent with a key prediction of H-W theory whereby major extinction-diversification evolutionary boundaries coincide with virus-bearing cometary-bolide bombardment events. A second focus is the remarkable evolution of intelligent complexity (Cephalopods) culminating in the emergence of the Octopus. A third focus concerns the micro-organism fossil evidence contained within meteorites as well as the detection in the upper atmosphere of apparent incoming life-bearing particles from space. In our view the totality of the multifactorial data and critical analyses assembled by Fred Hoyle, Chandra Wickramasinghe and their many colleagues since the 1960s leads to a very plausible conclusion - life may have been seeded here on Earth by life-bearing comets as soon as conditions on Earth allowed it to flourish (about or just before 4.1 Billion years ago); and living organisms such as space-resistant and space-hardy bacteria, viruses, more complex eukaryotic cells, fertilised ova and seeds have been continuously delivered ever since to Earth so being one important driver of further terrestrial evolution which has resulted in considerable genetic diversity and which has led to the emergence of mankind.
Keywords: Cambrian Explosion; Cosmic biology; Hypermutation & evolution; Origin epidemics & pandemics; Panspermia; Retroviruses.
地球上有着万万千千的生命物种,这些物种最早来自哪里,什么时候出现的?怎么出现的?其实都还是待解之谜,然而今年4月27日权威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杂志刚发表的一篇重磅文章揭示,地球生命最早很可能来自外太空。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日本北海道大学和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的大场康弘及其同事,他们通过对太空中落到地球上的陨石的研究发现了DNA的两类主要化学成分——嘧啶和嘌呤,而且这两个核碱基是最后从陨石中发现的构成DNA的化学成分。
嘧啶是一种碱性含氮杂环化合物,在形成DNA和RNA的五种碱基中,有三种是嘧啶的衍生物,分别是胞嘧啶、胸腺嘧啶、尿嘧啶,其中胸腺嘧啶只能出现在脱氧核糖核酸中,尿嘧啶只能出现在核糖核酸中,而胞嘧啶两者均可,说明这种物质和生命形成的关系很大。
嘌呤则是一种杂环芳香有机化合物,是生命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一种产物,包括鸟嘌呤、腺嘌呤。而在碱基互补配对时,胸腺嘧啶(DNA中)或尿嘧啶(RNA中)与腺嘌呤能以2个氢键结合,胞嘧啶与鸟嘌呤则能以3个氢键结合,也说明它们都是编译生命密码的重要物质。
大场康弘和他的同事正是在陨石中发现这些物质的,他们用针对碱基进行优化的小规模量化的分析技术重点研究了3颗富碳陨石:分别是默奇森陨石、默里陨石和塔吉什湖陨石。
默奇森陨石
其中默奇森陨石是1969年9月28日坠落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默奇森地区,默里陨石是1952年坠落于美国阿肯色州的默里地区的陨石,塔吉什湖陨石在2000年1月18日坠落在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西北部的塔吉什湖地区。他们仅在默奇森陨石中就找到了70种以上的氨基酸,其中既有常见的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之类,也有不易发现的的异缬胺酸、柳氨酸之类的物质,还有二羧基、二氨基等不同的官能团,2020年1月时,有科学家发表论文称,通过对该陨石携带的碳化硅颗粒的测定,发现其已有70亿年的历史,这不单比地球形成的时间还早,甚至要比太阳系形成的时间更早,默里陨石的年龄也比地球更加古老,它和塔吉什湖陨石中也有不同的DNA成分发现。
这些近几年刚出现的新研究成果很可能正在揭示一个秘密,就是地球生命的最初来源很可能是来自于外太空,甚至是在太阳系形成之前就已经有生命存在了,只是生命存在于别的星球上,后来在某个自然灾难中,这些生命的痕迹变成小行星在太空中漂流,其中一些化作陨石降落到地球上,直到今天才被科学家们发现。
不过也有另一种可能,就是组成生命的DNA分子或分子链可以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然后被一些小行星吸收,也可能是在某个星球上形成,但是星球后来因撞击破碎,变成的小行星上遗留了一些DNA的碎片痕迹。
传统观念认为,生命的形成和进化都异常复杂,仅是蛋白质氨基酸在自然界中合成的几率,就如同将一辆汽车的零件全部拆散扔到空中后掉下来自动又组装成一辆汽车一样,但如今通过对DNA、RNA等的成分研究发现,很多分子链在自然界中形成并不难,极其大量的分子链掺和到一起,造出更复杂的DNA、RNA等也就不是那么困难了。有科学家在模拟星际介质形成条件的实验中就发现了嘧啶,也说明一些有机分子是可以在宇宙中甚至是极其寒冷的星际空间中自然合成的。
科学家们还认为 DNA和RNA的碎片在随着陨石到达地球的时候,在于大气层和地面的撞击过程中,高温状态也会促成一些生命所需物质的合成,所以生命到底是在地球上形成还是来自外太空,目前还仍然是个谜。不过既然地球上能够形成生命体,那么这宇宙中那些与地球条件相似的行星上,应该也不会例外。
参考资料:
《中国新闻网》4月27日文章《国际最新研究在陨石中发现DNA主要成分或由陨石带到地球上的》
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1808670265/6bce1e390010117rw?finpagefr=p_104
https://news.cctv.com/2022/04/27/ARTI35081eBTnSByw28xpSC9220427.shtml
原始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29612-x.pdf
Identifying the wide diversity of extraterrestrial__purine and pyrimidine nucleo.pdf
5亿4千万年前寒武纪,超大陆冈瓦纳大陆横贯南半球,而劳亚大陆和现在的中国,这两个支离破碎的大陆漂浮在北半球的海洋上,无所事事----没有动物,没有植物,土地一次又一次地荒芜,没有生命。
虽然海洋里藻类繁盛,但没有动物,只有简单的生物,如三叶虫和水母,而诺大地球上的生命是荒凉和无生命的。
但是,一年前的一天,一颗小彗星突然咆哮着进入大气层,熊熊燃烧,很快在空中爆炸,把无数碎片抛向海洋。这是谁干的呢?原来,这是太阳系外行星撞击地球时发生的事!地球人都知道,小行星撞上地球表面后会立即发生爆炸。可是你听说过吗?当时的情况再正常不过了,地球更容易受到陨石的袭击,而且也不怕撞击植物和花花草草。
然而,奇怪的是,在这个不起眼的事件之后,地球在很短的时间内神秘地充满了生命,几乎所有的动物门类,包括人类居住的脊索动物门动物家族,都在这一时期诞生,这使得科学家们将其称为寒武纪生命爆炸。
当然,这次彗星撞击事件只是猜测,我们不知道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2018年,发表在《生物物理与分子生物学进展》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推测,彗星可能携带了一小块被称为逆转录病毒的外星有机物质,并飞溅到我们的海洋中,在那里它开始重新规划地球上的生命,导致短暂的生命爆发,并出现了许多新的动物门类。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9544820/
可能头足类软体动物的卵,比如章鱼,被包裹在彗星的冰冷冰砾中,携带着外星病毒,在太空中飞行了几百万年。
因此,我们都可能是外星生物的后代,外星人可能是章鱼那样的软体动物,因为他们可以在高水平的RNA水平上定期编辑自己,以尽快改变和适应。
当然,这更多的是推测,一切皆有可能,包括彗星。
科学家确实在一些陨石中发现了可疑微生物的化石证据,在高层大气中发现了疑似来自外太空的生命承载颗粒,并发现章鱼做了大量的RNA编辑,但这不足以证明我们遥远的祖先来自地外行星的海洋,也不足以证明我们是地球上的外星人。
事实上,这是地球上地球生命起源的另一个假设,通称胚种论,它假定各种形状和形态的微生物遍布宇宙,并由流星、小行星和彗星传播,以寻找合适的星球繁衍生息。
1962年的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获得者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克里克)和另一位科学家莱斯利·奥戈根(Leslie欧戈更)将这一假设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他们提出了一个介绍性的意导泛种论,认为生命通过宇宙传播不是自然的随机事件,而是先进的外星文明故意创造的。
克里克进一步声称地球上的生命不可能起源于地球。
当然,如果是这样,我们在宇宙中并不孤单,只要有行星有水,就有可能进化出生命——如果我们确实在火星上发现生命存在痕迹,这个假说就可能被推翻。
所以寒武纪的生命爆炸仍然是神秘的,我们仍然无法解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生命出现,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9: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