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不可轻视的全民交通安全问题! 精选

已有 9035 次阅读 2016-5-18 09:33 |个人分类:科学书摘|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科学出版社, 赵星, 张永, 任刚, 王卫杰



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球公认的公共卫生问题和发展危机,随着机动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如何减少道路交通伤害、保障人身安全,已成为各国政府、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到20世纪末,世界道路交通事故从总体上来说或趋于下降,或趋于稳定,但状况依然不容乐观。车祸是人类非正常死亡的重要因素,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统计,2000年全球共有126万人死于车祸。据专家推算,到2020年,世界车祸致人死伤的排名将居第三位,远远高于艾滋病、疟疾等传染性疾病。


我国是一个拥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和1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国家总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汽车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得到迅速发展,道路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机动车和驾驶人保有量急剧增加。但是,在这些增长的背后,交通事故还在不断发生。表1给出了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总体情况。在2012年,道路交通事故共发生204196起,死亡人数达59997人,直接财产损失达9.26亿元。因此,预防交通事故,降低交通事故死亡率,已经成为全民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表1 1980~2012年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状况统计



人作为道路交通的参与者,对道路交通的安全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据日本的事故调查报告显示,95%的交通事故是由人引起的;而公安部每年对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统计表明,由于落后的交通意识和不文明的交通行为(不遵守交通法律、法规)而引发的交通事故也占到95%以上。因此,要解决道路交通安全问题,首先必须解决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管理问题,这也是治理交通安全问题、预防交通事故的一项根本措施。


我国交通安全趋势


从2003年开始,经过有效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总数出现下降势头,并在2012年减少到204196起(图2)。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也开始逐年下降,2012年死亡人数为59997人,比上年减少了8390人(图3)。这说明从该年开始我国的道路安全形势开始有所好转,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取得了实质性成效。但是,道路交通事故情况仍然处于高位,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依然比较严峻。



图2 我国历年道路交通事故起数(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图3 我国历年道路交通死亡人数(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生产经营性车辆导致的伤亡事故比例较高,2013年,全国共接报涉及人员伤亡的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起数49094起,死亡人数20910人,分别占同期总量的26.77%和37.8%。全国危险品运输车辆、校车肇事导致死亡人数显著增加,分别为总事故起数的0.23%和0.21%。虽然,校车事故总数少许下降,但致死率却呈现上升趋势。


分析交通事故与驾龄的关系(图4)可以看出,6年以上驾龄的驾驶人肇事增多,而驾龄在6~10年的驾驶人发生事故的概率最高。这些驾驶人往往自以为驾驶经验丰富,麻痹心理严重,在开车时表现为漫不经心、随心所欲、注意力分散,极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同时,驾龄在1年以下的驾驶人发生事故数较大,但随着驾龄的增长,驾驶经验的积累,1~5年内发生事故数逐渐下降。而对于驾龄在20年以上的驾驶人,他们驾驶技术娴熟,且驾驶风格趋向于稳重,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很小。



图4 关联事故起数与驾龄的关系


交通事故与不安全行为


人作为交通行为的主体,是诱发道路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往往是导致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最直接因素。交通参与者的交通行为受社会环境、遵章守纪意识、安全意识所主导。


机动车驾驶人在道路安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驾驶水平、经验、安全意识、驾驶状态及年龄分布等都与交通事故的发生密切相关。由于驾驶人违法驾驶、注意力不集中、驾驶技术水平低而引发的交通事故大量存在;尤其是超载(超员)、违法超车和超速行驶等“三超”现象更是引发重特大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另外,非机动车骑乘人员和行人缺乏交通安全意识,自我防范意识差,无视交通规则(如非人行横道横穿公路、与机动车辆抢行等)而引发的交通事故也为数不少。据2013年我国交通事故统计,因机动车驾驶人违法行为、操作不当造成交通事故的占94.45%,非机动车驾驶人违法占5.37%,行人、乘客违法占0.12%,道路及其他因素占0.06%。


伴随着机动车和驾驶人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交通违法行为总数也不断攀升。2013年,全国公安交警部门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5.3亿人次,其中机动车超速行驶1.1亿人次、货车超载208万人次、无证驾驶206万人次;非机动车违法2387万人次;行人违法2642万人次。


1.交通事故与机动车不安全行为


根据交通事故数据库中的驾驶人关联事故数据显示,由机动车驾驶人引发的交通事故总数和造成的后果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图5)。2005年机动车驾驶人共发生事故数346442起,2010年下降至170041起,平均每年下降15.3%;事故导致的死亡人数也从71769人下降到50424人,平均每年下降率为7.31%。同时,交通事故造成的受伤人数和直接财产损失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图5 2005~2010年机动车驾驶人关联事故数及死亡人数(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从整体上看,驾驶人引发的事故总数表现为逐年下降,其安全性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也应注意到,在事故总数下降的同时,事故导致的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及直接财产损失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远小于事故数的下降幅度,这就意味着驾驶人关联事故的严重性表现为上升的趋势。


自从禁止酒后驾驶的相关法律法规出台后,机动车驾驶人酒后驾驶肇事情况明显减少,而超速行驶、未按规定让行、无证驾驶成为肇事致人死亡最多的三大违法行为。2013年,90.92%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是由机动车驾驶人肇事导致的。其中,酒后驾驶肇事导致4886人死亡,占事故死亡总数的2.46%,为机动车驾驶人违法行为肇事致人死亡因素的最大降幅。根据最新事故原因统计数据,机动车违法行为引发事故情况如图6所示。



图6 2010年机动车肇事主要原因示意图(资料来源:交通事故统计年报)


2.交通事故与非机动车不安全行为


非机动车事故在道路交通事故中占有相当比重。据统计,就在事故中负有主要责任而言,自行车导致的交通事故占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总数的30%左右;就死伤人员而言,自行车导致的交通事故受伤人数占全国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总数的35%左右,死亡人数占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25%左右;而在我国城市交通事故统计中,与自行车相关的交通事故占35%左右,其中死亡事故与自行车有关者占30%。因此,研究自行车骑行人的交通特性,分析自行车诱发交通事故的原因,对预防和减少此类交通事故、保护自行车骑行人的交通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电动自行车的广泛使用,电动自行车引发的交通事故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电动自行车的速度提升,所引发交通事故的严重程度也在逐年加剧。在电动自行车是否应该上路的争论上,安全问题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了解我国电动自行车的安全现状,对下一步深入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3.交通事故与行人不安全行为


当前,我国行人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淡漠,违反道路交通法规的现象十分普遍,行人闯红灯、跨越隔离设施或不走人行横道、在机动车道内行走、在封闭式机动车专用道或专供机动车通行的立交桥、高架桥、平台桥等道路上行走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行人道路交通安全意识淡漠、不遵守交通法规已成为现代文明的一大公害。




本文由李文超摘编自张永、任刚、王卫杰、赵星著《全民交通行为安全性提升综合对策与实施策略研究》(2016年4月,第一版),内容略有删节改动。




ISBN:978-7-03-045944-2


《全民交通行为安全性提升综合对策与实施策略研究》针对如何提升交通参与者交通行为安全性的关键问题,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开展深入研究,依托大量的调查分析与评价我国交通参与者交通行为安全性产生动因及提升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针对城市交通环境适应性、交通倒计时设施及交通安全宣传有效性三个突出内容开展调查并构建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从生态健康理论和行为干预两个角度构建起提升交通参与者交通行为安全性的理论路径,以此从由内而外和自上而下两个角度详细提出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健康群落培育、交通安全制度建设、交通安全技术支撑、交通安全设施五大对策模块,最后提出“十三五”提升交通参与者交通行为安全性的对策思考。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点击文中书名、作者、封面可购买本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8739-978014.html

上一篇:《科学通报》第四届“最佳封面”“优秀封面”评选揭晓
下一篇:“太极计划”首席科学家吴岳良专访 |《科学通报》
收藏 IP: 124.17.26.*| 热度|

3 黄永义 biofans zjzhaokeqi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8-30 03: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