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弱势儿童心理弹性干预

已有 3578 次阅读 2016-3-30 09:49 |个人分类:科学书摘|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赵俊峰, 李晓铭, 赵国祥, 池培莲, 王玮


什么是弱势儿童?


弱势是一个相对概念,在所有人群中某些人群相对于其他人群来讲力量较小、权利较少、势力单薄,因此在资源获取、生存与发展的条件上较难、较差,就形成了形式多样的弱势群体或人群,如妇女、老人、残疾人等。儿童就其自身而言,由于其身体发育、心理认知发展的不完善,存在许多脆弱性,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弱势群体,备受关注。正如《儿童权利宣言》所言: “儿童因身心尚未成熟,在其出生前和出生后均需要特殊的保护和照料。”然而,即使在整个儿童群体中,实际上还存在一些因为特殊的生活环境及诸多原因所致的被视为弱势的儿童,是相对于生存与发展正常的儿童而言的,这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又被称为处境不利儿童。


从国际范围来看,对于弱势儿童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明确的定义或者范围。一些国际组织及国外学者采用OVC( orphans and vulnerable children) 一词,特指孤儿或脆弱儿童。与同龄人相比,其是指被暴露于更多危险因素之中,具有更高概率会经历不良结局的特殊儿童群体。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弱势儿童的定义不同,对弱势儿童的认定也存在差异。洪松舟介绍,美国弱势学生是指来自社会经济地位较低家庭且学业成绩处于弱势的学生,主要包括有色种族群体、特殊需要群体、英语不熟练群体3类。


我国学者认为,“弱势儿童”即在社会生活与发展中处于弱势的儿童。李迎生认为,相对于正常儿童而言,弱势儿童主要是指那些由于社会、家庭及个人的原因,其基本权利难以得到切实的维护,因而其生存和发展遭遇障碍,需要借助外在力量支持和帮助的儿童。高琨等把那些由于处于不良的家庭环境中,或者在家庭、同伴群体中长期受不良对待,如虐待、忽视、欺负等而出现或可能出现心理、行为问题的儿童称为弱势儿童,类似于西方所谓的“maltreated children”或者“abused children”。陈一心等认为,弱势儿童一般是指在儿童群体中,部分由于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原因,难以维护基本权利,生存和发展遭遇障碍,需要借助外力支持和帮助的儿童。


目前,在我国有关弱势儿童的认定和研究,除了既往多涉及的残疾儿童、孤儿等外,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变迁、各种健康问题的挑战,流动儿童、留守儿童、被拐卖儿童、艾滋病致孤儿童等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与正常儿童相比,这些儿童缺少应有的生活保障,以及教育、健康保健等基本权利,无法享受家庭的亲情和温暖,严重影响了其心理发展。


申继亮通过定量与定性的方法研究处境不利儿童,主要研究了农村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离异家庭儿童和城市贫困儿童等4类处境不利儿童的心理发展现状与教育对策。


刘佩认为,弱势儿童包括残疾儿童、贫困儿童、弃婴或孤儿、流动儿童、留守儿童、流浪儿童、被拐卖的儿童(包括国内拐卖和跨境拐卖)、童工、遭受性剥削的儿童、遭受暴力的儿童、遭受性别歧视的女童、药物滥用或吸烟的青少年或儿童、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来自犯罪人员和吸毒人员家庭的儿童、犯罪或正在接受改造的青少年等。


弱势儿童目前最为集中、最被社会关注、影响较大的群体主要有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留守儿童、学习不良学生、聋哑儿童。


弱势儿童心理及健康研究现状


关注弱势儿童心理健康的意义


儿童正值身体和心理的迅速发育时期,本身就是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的敏感期。而就弱势儿童来说,由于所经历的各种不良的生活环境及生活压力,往往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我国弱势儿童的救助体系已基本建构,但弱势儿童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所受到的重视与关注程度尚显不足。


弱势儿童长期处于不利的成长和教育环境,其情绪与行为的发展必然会面临一系列的问题,个性和人格的形成进而受到影响,导致他们比正常儿童有更大的风险出现性格缺陷甚至心理障碍等心理健康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一些弱势儿童很有可能逐渐被边缘化为问题儿童、问题青少年,甚至进一步成长为社会边缘人群。因此,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一样需要各界的支持与关注,这对于一代人的健康成长,乃至和谐社会的构建和整个社会的良性循环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多项研究表明,与一般儿童相比,弱势儿童更容易受到各种歧视、排斥和侮辱,更容易遭受身体暴力和其他虐待或被社会遗弃。这些通常会使他们承受着与自己年龄不相称的心理压力,因此很容易降低他们的安全感,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自信和自尊缺失,在心理测量中焦虑、抑郁的得分通常更高。同时,很多弱势儿童又由于无法得到良好的教育和正确引导,不能很好地应对自己的心理和情感问题,进而使这些问题更加严重。Becker 发现,在印度海啸后,重灾区4~7岁的儿童会出现尿床、惊吓反射、依赖等一些退化性行为。有研究表明,孤儿的身份与他们的抑郁症状关系密切。艾滋病孤儿心理问题与其他的孤儿相比往往更加严重,更易产生长久的悲伤、抑郁。余小鸣对流动青少年的研究也发现,这类人群其心理社会适应能力明显不足、自尊低下,一般容易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被动处理生活中的问题。另外,弱势儿童还会存在社会交往障碍,容易与周围的人发生冲突、争吵,或不愿意也不擅长人际交往。残疾儿童、艾滋病孤儿等脆弱儿童的社会功能评分被发现通常低于普通儿童。


所谓问题行为(problem behavior),也称行为问题(behavior problem),是儿童或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常见的一种形式。通常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与健康有关的危险行为,如吸烟、酗酒、吸毒、不安全性行为、药物滥用、成瘾行为、网络成瘾、自杀等;另一种与社会相关,如发生反社会、犯罪、暴力伤害等。诸多的研究已经证实,弱势儿童在各种不利的生活环境中,会呈现出更多的问题行为。Juma等发现,贫困是造成高危性行为的一个关键因素,贫困可以增加性交易、早婚、性尝试的可能性。Hermenau等发现,在孤儿院的暴力经历与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有着正向联系。Nebbitt等的研究表明,美国非洲籍移民青少年的反社会行为与他们的焦虑敏感度有重要关联。我国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研究,比较了几类家庭的儿童,发现生长在单亲家庭、重组家庭和无亲生父母家庭的儿童青少年往往更容易发生一些健康危险行为。如单亲家庭的学生偏食习惯、频繁进出西式快餐店等不良饮食行为的报告率、各种非意外伤害、交通违规行为等都显著高于大家庭和核心家庭的学生,而重组家庭的学生则在故意伤害行为,吸烟、酗酒等物质滥用行为,网络依赖和玩电子游戏超时等精神性成瘾行为,性行为方面明显高发,这些儿童青少年因家庭结构的缺陷,采用一种问题行为的方式作为“发泄”或弥补家庭亲情或个体情感的需求,实际上这无疑给他们带来了更大的健康风险。余小鸣的研究也发现,早期不良经历与青少年非意愿怀孕有关,那些存在父母分居或离异经历的青少年比没有这类经历者具有72%的高风险发生非意愿怀孕。


心理问题筛查


国内对于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关注较多,已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对于孤残儿童,已有研究更多是将关注点放在福利保障及社会适应程度上;有关单亲儿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的行为及学习问题方面,而对情绪感受关注较少。而有关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和受虐待及暴力侵害儿童的研究,由于话题本身的敏感性和对象的特殊性,已有研究规模较为局限。


对弱势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多采用问卷工具进行调查,一方面筛检出典型的心理健康问题类型、水平与特点以及差异情况;另一方面,用数据对弱势儿童与正常儿童进行定量分析,寻找差异,包括类型差异、性别差异、地区差异以及各心理健康量表维度间的差异。还有的研究探索了影响弱势儿童心理健康各相关因素的关系与作用,进行中介作用与调节作用的分析。


北京师范大学壹基金公益研究院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11年发布的《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报告》,对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各类弱势儿童的生存状态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详见表1。




表1 我国各类弱势儿童数量


弱势儿童的心理干预方式


弱势儿童是一个巨大且十分混杂的多质群体,其生活环境、生活经历千差万别。因此,干预策略针对每一类目标人群,都要有所不同。


对于弱势儿童群体的心理干预,主要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校园心理咨询、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家长干预、家庭治疗、美术艺术治疗、音乐治疗、游戏、体育等干预,还有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儿童成长小组、教育小组及亲子小组等组织形式进行的干预。这些干预措施可不同程度地改善弱势儿童的情绪状态,提高其自尊,减少行为问题,使儿童更好地融入正常群体。但这些心理干预主要局限于校园、家庭和专业机构,可尝试将社区工作模式运用到对弱势儿童心理干预的过程中。


1遵守和执行《儿童权利公约》。早在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就明确指出,每个儿童均有权享有足以促进其生理、心理、精神、道德和社会发展的生活水平。关于儿童的一切行动,均应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首要考虑。弱势儿童应该享有和其他儿童同样的权利和保护,为了保证他们充分和谐地发展个性,国家要制定相应的政策,使他们可以获得安全、尊严、宽容、平等的环境保障,为他们营造一种关爱的氛围,提供多种社会支持,如物质支持,并提供经济援助,改善生活保障。同时,还要为他们提供情感支持、积极的评价和信息支持,让他们感受爱、关心和被尊重,找到自我归属感。国内外已有研究证实,社会支持,特别是情感支持,对于接受者的心理健康十分有益。感知到的社会支持越多,孤儿和脆弱儿童的心理状态就会更好,心理问题也会越少。我们应通过广泛的宣传和公众健康教育,使全社会认识和了解弱势儿童群体,在公平尊重的原则基础上帮扶和关怀他们,从而使弱势儿童心理得以健康发育。


2、以社会生态学理论改善弱势儿童健康成长的生态环境。社会生态学理论为促进和预防弱势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了一条普适性原则。按照这一理论,儿童青少年健康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成长的生态环境,它由几个相互嵌套的微观、中观和宏观环境系统组成,与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着手于改善弱势儿童成长的生态环境,是促进其心理健康的关键。学校、同伴、家庭是与儿童关系最为密切的微观环境。社会、教育系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大环境,也极大地影响着弱势儿童的心理发展和健康水平。


3、医教结合,采取有效措施共同干预。要从教育和医疗服务体系入手,采取必要的措施。弱势儿童正值受教育阶段,学校和同伴会影响儿童的心理状况。因此,在学校及各类教育机构,教师、管理者都应该熟悉和了解这些儿童,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并及时提供相应的帮助。鼓励学校的所有儿童不带偏见地与弱势儿童和睦相处,发展良好的伙伴关系。同时,通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培训,设立丰富多彩有益于身心的校内外活动,提高弱势儿童自身的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帮助他们学会人际交往、处理情绪、缓解压力等必要的生活技能,发展自尊自信,使弱势儿童能够采取适应性和积极的行为,有效地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和挑战。另外,学校或社区还可组织建立同伴支持团体,让有相似经历、生活背景的弱势儿童共同学习、分享和交流,有效地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引导他们学会更好地适应环境,融入社会。医疗服务体系在促进和预防弱势儿童身体和心理健康上均具有优势。不仅要治疗一些儿童存在的疾病、生理残障等,还要积极维护和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医务人员、儿童心理工作者应时刻记住“预防为主”的原则,首先要把好心理健康促进的初级预防关口,可以与弱势儿童集中的学校或儿童救助机构建立联系,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个性化指导,消除各种不良因素,防患于未然。另外,强调早期发现,早期干预,设立一些特别针对弱势儿童的心理筛查和评定,及早通过相应的检查手段,发现问题的萌芽,提供各种心理支持性服务,及时纠正有关的心理问题。医疗服务系统还必须建立必要的治疗和转诊网络,对于已经存在明显和严重的心理障碍的弱势儿童,积极提供相应的药物治疗、行为矫治等措施,促进康复,帮助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本文由李文超摘编自赵俊峰、李晓铭、赵国祥、池培莲、王玮等著《弱势儿童心理弹性干预的理论与实践》,内容略有删减改动。




ISBN:978-7-03-047011-9


弱势儿童包括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留守儿童、学困生、聋哑儿童等,其身体发育、心理、认知与学习发展等方面存在许多脆弱性,备受社会关注。


针对弱势儿童心理弹性的特点,作者团队在长期研究与干预实践中开发出了一整套系列干预活动方案,包括团体干预、家长干预、个体干预和社区干预。《弱势儿童心理弹性干预的理论与实践》最大的特色是既有理论支撑与分析,又有干预的技巧策略,且干预方案经过了实验检验,操作性强、实用性突出,对提升弱势儿童心理弹性进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最终提高其心理素质具有实践价值。


用您的手指点亮科学!

欢迎转发分享朋友圈,

您的鼓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点击文中书名、作者、封面可购买本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8739-965960.html

上一篇:《中国科学:化学》2016年全体编委会在北京召开
下一篇:《中国科学》出版可延展柔性光子/电子集成器件专辑
收藏 IP: 124.17.2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8 13: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