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人们为什么相信占星术?

已有 6725 次阅读 2015-11-27 08:13 |个人分类:科学书摘|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伪科学, 占星术, 罗纳德·, 吉尔, 科学推理


我们不是寻找可以在科学与伪科学之间划分明显界线的特殊原则,我们只是将已经形成的程序应运于这些新的实例。对于我们来说,问题并非某一特定的调查是否是真正科学的。问题仅仅在于,这些引证的数据是否为提出的假说提供了证据。



占星术


大多数学者和科学家都认为占星术充其量是一门边缘科学。然而,民间测验的结果显示,有1/3的美国人相信占星术实践具有某种价值。


上百万的人是在日常报纸中了解到他们自己的星座位置。在特定月刊的新闻栏目可以看到更加详细的获得算命天宫图的信息。大约有10000名专业占星家至少用生命中的一部分时间来算命,并基于占星学知识来提供建议。


占星术的实践可以回溯到巴比伦时期(约为公元前2000年),我们承认这也是天文学的起源。当今占星实践的版本主要发源于古希腊(公元前400年至公元200年)。黄道十二宫中为大家熟知的星座被划分为:土象星座、风象星座、火象星座和水象星座,这种划分是基于希腊时期的理论,即万物由四种基本元素构成:土、气、火和水。占星术的主要经典著作是由公元二世纪的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著述的,托勒密还创立了关于宇宙的理论,这一理论在14个世纪之后遭遇哥白尼和伽利略的挑战。甚至在17世纪科学革命中的一些主要人物,如约翰尼斯·开普勒(JohannesKepler),也将占星术的研究结合进他们的天文学研究之中。


当太阳、月亮和行星(木星、火星等)被认为与影响人类命运的上帝相连时,假定太阳、月亮和行星在我们出生时的位置可能对我们后来的命运产生一些影响也并非没有道理。这也有助于人们相信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而不仅仅是一颗中等大小的行星围绕中等大小的恒星在特定轨道上运行。这种信仰很久以前就被抛弃了。


众所周知行星对地球产生的引力很小。在你现在所坐的位置,你的便携式收音机接收的无线电波要比从木星发射的无线电波强许多倍,起动收音机喇叭发音的磁体的磁场要比地球之外的任何天体形成的磁场强很多倍。因此,相信占星术所假定的任何类型的力量的存在,都是没有科学根据的。然而,人们依旧相信占星术,为什么?


在采访那些至少相信一些占星术中的描述和预测的人时,对于为什么相信占星术这一问题,最为普遍的回答很简单:


“它在起作用。”


在谈起它的作用时,人们似乎认为基于占星理论的描述和预测在实践中实现了。这类描述和预测是什么呢?这类描述和预测为占星理论模型与真实世界的相互适合提供证据了吗?


在一本占星术杂志中查找的罗纳德· N. 吉尔自己的太阳星座(人马座),我们发现如下描述:


它代表捕捉哲学中未知的知识、智慧、真理和完美之意图。它代表处理高级思维的所有事物,从而使人们更加知道他们自己以及他们在宇宙中的位置。教育、立法、宗教、神学在此有所表征。


对特定某天的日常“预测”中有这样的描写:


你的个性将得到张扬;你将用魅力和愉悦的方式吸引更多的注意。在工作上更加热情,特别是如果与年轻人相关,要高度使用纯真和技能,懂得慷慨资助;你会致力于有价值的事业;健康状况颇佳,外出旅游方面不错。将你认为有价值的计划加于实施。爱情有可能出现停滞,另一方的态度有不忠的表现。


实际上,这些描述和预测的大部分内容,从吉尔这个人的整体以及他在特定一天的行为来说,都可以得到确证,我们发现这相当容易进行解释。


因此,让我们来分析这一数据与占星术确实与现实世界相符合的假定的相关性。



分析


第1步:真实世界。题材包括个性、事业,也包括吉尔日常行为。


第2步:模型。模型是由传统占星术理论提供的模型,在这些模型中太阳、月亮、行星和星体在某人出生时的位置,以模型中描述的方式决定(或至少是影响)他们后来的个性、事业和日常行为。


第3步:预测。这一案例中的预测是专家在上面引用中所给出的。


第4步:数据。论据是文中谈及的罗纳德·N.吉尔的个性、事业以及那一天他表现出的行为。


第5步:否定证据?没有。论据与预测吻合得相当好。


第6步:肯定证据?如果占星术理论的模型没有与真实世界的很好吻合,预测也可能会与论据一致吗?是的。从随后讨论的原因中会看到,无论论及的模型是否与真实世界相适合,这些预测都会与资料相当好的一致。因此,实际资料与预测之间的一致性不能提供支持占星术理论假设的任何证据。


即便这些模型与真实世界之间呈现出很少的相似性,基于占星术理论的描述也会与吉尔的态度和行为的数据相一致,对此存在两个普遍原因。这些原因需要给予特别关注,因为它们揭示了与许多边缘科学相关的预测的代表性特征。



预测含糊


由占星理论得出的描述和预测是以一种十分泛指的方式来述说。任何具有一点想象力的人都很容易从这种描述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例如,对于人马座的描述,似乎与大学教授非常吻合。但是读一下对双子座(Gemini)的描述:


这是消极和积极的思想方面的象征;不同思想的结合被纳入一种世俗的和理想的决策;对事实的一种适应性记忆;交流以及寻求知识。


这些描述也同样适合吉尔自己星座中的描述。


同样,日常预测和建议也以一种含糊的方式进行表述,这使得描述很容易被解释为相关的和正确的。“你将用魅力和愉悦的方式吸引更多的注意。”吸引多少注意?吸引谁的注意?是什么样的魅力?什么类型的“愉悦方式”?由于回答这些问题的答案不在,这类预测非常容易被划分为对所有人在几乎任何给定的一天来说都是可实现的预测。


在此我们对于预测与数据之间的一致性还有另外一种选择性解释。它们之间的一致是由于预测构造了一种含糊的形式,从而任何人都做好被解释为正确的准备。


因此数据与预测之间的相当吻合,并不等于占星术模型与真实世界的任何一致性。因此,在此论据与预测的一致性几乎不能为占星模型与真实世界的适合提供任何证据。



存在着多重预测


正如上述摘录中所表现的,占星式的描述和预测一般具有很多部分。典型的日常算命至少包括6种预测或推论。这就增加了其中一两个预测或推论尤其相关或正确的机会。总的来说,在6种含糊预测中有一两个相当容易被解释为真的——无论占星术理论的模型是否与真实世界有任何关联。


一幅标准的扑克提供了一个有用的类比模型。在52张扑克中抽取黑桃A的机会只有1/52。然而,如果你被允许多抽几次,那么抽取黑桃A的机会也会增加。


存在多种预测这一事实,加上每一种预测都很含糊,增强了对预测与资料之间一致性解释的选择性。如果有许多预测,就增加了其中一两种预测的正确机会。如果这些预测都相当含糊,就很难来讨论何种特定预测是显然不正确的。


结果是留给人们这样一种深刻印象:这些预测大多是正确的。然而,这种印象,可能只是对含糊其辞和复合表述的预测的一种反映,无法支持占星模型与世界之间的真正适合。



作为一种解释性框架的占星术


当人们说占星术起作用,他们的意思可能不仅仅是占星理论做出的描述和预测似乎是真的。他们可能会定期地使用占星术范畴来解释他们自己的行为和他人的行为,并且会发现这些角度非常令人满意。“为什么琳达(Linda)总是那么自信?”“啊,因为她是白羊座(Aries),白羊座就是如此。”


然而,占星学知识以这种方式使用,可能与占星模型与真实世界在多大程度上适合没有什么关系。仅仅是由于这种框架的极度适应性,以及以此方式使用这一框架的人很少关注或记住特定预测不生效的例子。


许多人可以发现,例如,占星术这样一种解释框架可以高度令人满意,即便其内在的模型可能与真实世界没有什么相似性。



本文由刘四旦摘编自(美)罗纳德· N. 吉尔等著,邱惠丽、张成岗理解科学推理》一书“第4章  边缘科学”。这一章并非强调简单的谬论,边缘科学被用于理解和评估更加标准的科学案例所形成的相同程序时,就会显得相当贫乏,像那些占星术的观点一样。此外,本章澄清了为何这些观点相当贫乏:资料没有为建议模型和其他似是而非的替换模型之间提供清晰决策的充分基础。这一章是重要的, 因为它以一种戏剧性的方式引向起点, 即现代实验科学的显著特征

ISBN 9787030280237


如何帮助学生有效掌握理解和评估科学资料的认知技能,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普遍的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本书从理论假设、统计与因果假设,以及制定决策之标准模型三个方面展开分析,《理解科学推理分三个主体部分。第1部分(第2—4章)形成了理解和评估理论假设的技能,这些理论假设是在物理学、生物学和认知科学中比较理论性的部分可以发现的那种典型类型。第2部分(第5~8章)形成了理解、评估统计和因果假设的技能,这些假设是在社会科学和生物医药科学中可以发现的经典类型。第3部分(第9、10章)解释了科学知识如何可能结合个人的或者社会的价值来形成个人的或者公共政策的决定。


用您的手指点亮科学!

欢迎转发分享朋友圈,

您的鼓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本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8739-938956.html

上一篇:高速列车运动的三维仿真
下一篇:科学出版社11月新书快递(四)
收藏 IP: 221.123.188.*| 热度|

1 袁海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3: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