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中国SCI论文的五年表现 精选

已有 63360 次阅读 2015-6-16 08:50 |个人分类:科学书摘|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学出版社, SCI,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 科学发展报告

基于科研产出对科研活动进行测度,是评估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视角之一。科学论文是科研产出的主要形式,也是文献计量分析方法进行科研评价的主要依据。汤森路透集团发布的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收录了全世界10000余种重要科技期刊,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科研产出的概况。本文基于WoS数据库论文(按照国内科研界的习惯简称为SCI论文),对中国的科研产出进行定量分析,并与世界主要科技国家进行比较,揭示2009~2013年中国科学整体发展态势。


2009~2013年,中国的SCI论文表现出以下文献计量特征。

一、产出规模

2013年,中国继续以SCI论文产出大国的形象活跃在世界科技舞台上:SCI论文数量达到21.9万篇,占世界总量的16.2 ,进一步缩小了与美国SCI论文量的差距。整体而言,中国SCI论文保持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符合新兴科技国家处于起步阶段的典型特征。

2009~2013年TOP10国家/地区SCI论文数量(a)及论文世界份额(b)

TOP10国家/地区按2013年论文数量遴选

2009~2013年TOP20国家/地区SCI论文数量增长率

TOP20国家/地区按2013年论文数量遴选

二、学术影响力

中国SCI论文的学术影响不断提升。2009~2013年的引文数量列世界第3位;2004~2008年、2009~2013年这两个五年期相比,论文的篇均引文由3.19次增加到4.54次,论文引用率从55.22 上升至63.35 。但数据显示,论文总量的快速增加是中国整体学术影响力提升的主要原因,与欧美科技强国相比,中国SCI论文的影响力仍有待提高。中国科研成果的总体影响力主要源自中国研究规模迅速扩张带来的红利。

2004~2008年、2009~2013年主要科技强国与新兴科技国家的篇均引文

2004~2008年、2009~2013年主要科技强国与新兴科技国家的论文引用率

三、学术引领性

2008~2012年,中国引领指数的世界排名从第13位上升至第9位,在全球引用网络中的影响力有所提高。与引文数量排名居世界第3位相比,中国论文的引领指数表现不及前者。这说明中国论文的被引总量虽高,但被其他国家引用不够广泛,学术影响力的辐射范围相对较窄。如何产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高水平科研成果,提升中国科研工作的学术引领性,将是未来需要着力思考和关注的关键问题之一。

2012年TOP10国家的引领指数(按2012年引领指数遴选和排序)。在2012年引领指数得分排名TOP10国家中,美国的引领指数为0.278,其余国家的得分均在0.1以下,这表明美国在全球引用网络中处于核心位置,学术影响力具有绝对的领先优势。

2008年、2010年、2012年TOP25国家/地区引领指数排名(按照2012年引领指数得分遴选和排序)美国、英国、德国和法国在3个时间节点稳居排行榜的前4位。除俄罗斯外,中国、韩国、印度等新兴科技国家的引领指数排名呈现稳步上升的状态。这说明新兴科技国家正逐步走向国际科研舞台的中心位置,科研成果被引用的强度和广度都不断提升。

四、国际合作

2013年,主要科技国家/地区的国际合作率相对于2009年均有所提高,揭示出各国/地区积极推进国际合作研究的整体趋势。中国在2013年SCI论文的国际合作率比2009年上升了1.6个百分点,为25.9 。同期,中国开展了更密集、更广泛的国际合作,在国际合作网络中的位置日趋核心。

(a)2009年国际合作网络图

(b)2013年国际合作网络图

2009年、2013年国际合作网络。①在合作频次阈值均为300次的前提下,2009年国际合作网络中有49个国家/地区,2013年国际合作网络中有57个国家/地区。②图中连线粗细代表国家/地区之间的合作频次的差异,国家节点颜色的差异表明该国合作国家的数量有所不同,可以揭示不同国家合作广泛程度的区别。

2009年,中国的国际合作接近中心度为0.6,位列世界第13位。2013年,中国这一指标上升到0.757,世界排名跃居至第6位。表明中国在这五年正在逐渐向合作网络的中心位置靠近,在国际合作中的表现日益活跃。

中国在已经过去的十年完成科技发达国家花了更长时间才能够完成的科学积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但是,科学活动的规律表明:从科技起飞阶段进入科技成熟阶段需要时间的积淀,急于求成可能欲速则不达。因此需要中国科研人员的潜心钻研,更需要科研决策者客观认识中国科学所处发展阶段,摈弃“短、平、快”的发展策略,为科学家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制定长期可持续的科技发展战略和学科发展政策。


本文由刘四旦摘编自中国科学院最新发布的《2015科学发展报告》。原文标题为《中国科学五年产出评估——基于WoS数据库论文的统计分析(2009~2013年)》,作者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岳婷、杨立英、丁洁兰、孙海荣

科学发展报告》自1997年起开始发布,今年是第18本。报告全面综述分析2014年度国际科学研究前沿进展,展望研判国际重要科学领域研究发展趋势,报道介绍我国科学家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研究成果,观察综述国际主要科技领域研究进展及科技战略规划与研究布局,概括介绍我国科学研究整体发展状况,并向国家提出有关中国科学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咨询建议,为国家宏观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转载请留言或联系:(010)64000159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8739-898319.html

上一篇:“有机光电分子与材料研究进展”专题 |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下一篇:《中国科学》最新专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数据分析与应用”
收藏 IP: 221.123.188.*| 热度|

27 许培扬 娄泰山 黄永义 文峰 苏光松 武夷山 史晓雷 张晓良 凡耀峰 陈儒军 赵凤光 LetPub编辑 杨建军 胡方云 李天成 李雄 汪晓军 常广军 邵鹏 杨思洛 王贵林 蔡志全 徐传胜 张启峰 杨正瓴 zjzhaokeqin br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3: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