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士其自传》近日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特殊的回忆录,由高士其先生晚年在住院期间亲笔撰写。高老用平淡而朴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他极其传奇的一生和内心的独白。那么高士其的回忆录又是怎样产生的呢?高志其先生讲述父亲传记背后的故事。
高士其,中国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在长达近60年的瘫痪生涯中,克服了巨大的病痛和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撰写了数百万字的科普作品,引导了一批又一批青少年走上科学道路。他用自己传奇的一生谱写了爱国知识分子为了祖国、为了人民,终身不懈地传播、普及科学文化的生命奇迹。他被称为“中华民族英雄”,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也将3704号行星命名为“高士其星”。
凤凰卫视在《清华名人录——高士其》的开篇中这样说道:“高士其——毛泽东时代的一位旷世奇才”。那么,这样一位旷世奇才是怎样产生的呢?从高士其的这本回忆录(《高士其自传》)中我们可以得到清晰的答案。那么高士其的回忆录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高士其对秘书高仰之说道:“如果哪一天我开始吃不下饭了,那也将是我生命终结的开始。”进入八十年代后,这一生命阶段真的慢慢开始了。他吞咽十分困难,饮食经常进入气管,造成吸入性肺炎。
1983年北京医院的大夫们终于做出了停止进食的决定,而改用鼻饲疗法。从此,他既丧失了饮食的快乐,也停止了呛咳的痛苦。他意识到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他要竭尽最后的气力,拨亮生命的火焰,为后人多照亮一段路程……从此,他一天到晚握着笔,不停地写啊写,他写的就是回忆录。
夫人金爱娣每天十分忙碌地照料他的饮食起居,每当他要写作时,便递给他一个笔记本,这样高士其的回忆录便断断续续地写在了几十个大小不一的笔记本上。直至1985年1月3日北京医院南楼定向爆破,大量的尘埃通过门窗涌进房间,高士其正在握笔书写,尘埃引起他猛烈的咳嗽,从而引起了强烈的吸入性肺炎,开始了三年卧床不起的生活,直至最终的离世,而那一天也恰恰是他的回忆录刚刚写到新中国的开国大典之时,于是高士其回忆录便在那里画上了终结的句号。但他也终于写出了他一生中最传奇的人生际遇,如童年时节、清华岁月、美国留学、上海创作、延安生活等等,从而展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真实的高士其,向读者端出了一颗赤诚的心灵。
回忆录的内容空间跨度,从宗教,文化,哲学,科学,到自然科学的技术,社会科学的政治,人文科学的艺术、诗歌、音乐、摄影,思维科学的各种思维形态,俱皆包罗。
回忆录中事件的时间跨度,从满清末年、辛亥革命、北洋军阀、第一次国共合作、南京国民政府、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至新中国成立,一一囊括。
在这本回忆录中,时空的交替与回溯宛若电影的倒叙与穿插,时而是以往的回忆,时而是现实的论述与对比,而这一切都是在北京医院的病房里完成的。
他的内心世界幽默、风趣与乐观,充满了向前向上的精神,丝毫没有一点残疾人的气息、残疾人的心态,他特有的微笑是发自内心的喜悦。尽管他坐着轮椅,但在别人眼里,却觉得他与健康人无异,细思量,这也是一种奇特的感觉。在高士其回忆录中,处处体现了这样的幽默、风趣与乐观,与其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作品风格如出一辙。高士其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在他身边工作过的或帮助过他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他洒满阳光般的欢乐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高士其顽强地与病魔斗争了60年,同时倾尽全部心血,毕生致力于把科学交给人民和教育青少年的事业中。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他友善地待人,友善地看世界;他热爱人,热爱人类,更热爱少年儿童,为此,他的作品,不是单纯的科学文艺,而是人文科普,人性科普,因为充满了人文的关怀与人性的关爱,这也是为什么高士其的作品成为科普经典,被誉为“成才宝典”,选入大中小学的教材之中而至今屡屡再版的原因。
他的作品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迄今已达到一百多种不同的版本,并被译成世界语、阿拉伯语、朝鲜语等多种文字,版权授致台湾、香港等地区。
值得指出,高士其自传是科学家传记中最富传奇色彩的传记之一,尽管它平白如话、朴实无华,但却是无需润色与添加的天然影视剧本,无论是对童年民风民俗的描写,还是对苦难人生旅程的叙述,愈读愈觉处处生动而感人,甚至随着他人生遭遇的起落而悲喜,并深深地打动着读者的心灵,盖为高士其内心真实的流露,无丝毫矫揉、虚饰与渲染,它真实地显露了一颗诗人的心灵、科学家的心灵,也是一颗循着文化、哲学与宗教之谛的内在走向的心灵。
无疑,通过真实的传记可以了解一个人的心路历程。
同时,由于高士其回忆录只写到新中国开国大典,为了较为准确地反映高士其的一生, 我们又根据他生平的照片资料编撰了“新中国成立后高士其生活篇章”,作为高士其后半生生活、学习、工作、社会活动的情景写真,俾使读者获知他的一生的经历,从而对其留下一个完整的形象。
“新中国成立后高士其生活篇章”的编写过程是比较漫长的,这个过程长达五六年之久。这一方面是由于我患上了严重的疾病,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在不断地回忆、收集、采访,所以读者会看到我在2010年之际完成的一篇后记,这也是这一过程的佐证。在这一章的编写过程中,获得了曾经在高老身边生活、工作过的林超先生偕其夫人段晓岩的大力帮助。他们两次特地从上海赶到北京,在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精心地设计和组织全书的照片编排与文字说明,并整理各种典籍与资料,正是他们提出了“新中国成立后高士其生活篇章”这一出色的设想。彼时,我正在病中,没有他们援之以手,我则无以完成这一工作。
本书的出版还得到科学出版社各级领导的全力支持。
在此,我们一并表示诚挚的感谢!
高志其
2015年3月5日
本文由刘四旦摘编自高士其著《高士其自传》一书中高志其先生撰写的前言。这是一本特殊的回忆录,是由高士其晚年在住院期间亲笔撰写的。高老用平淡而朴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他极其传奇的一生和内心的独白。在这本回忆录中,既能看到他一些鲜为人知的童年趣事和求学经历,又能看到他走上科普创作之路中的艰辛和坚韧,还能看到他与毛泽东、邓小平、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之间的交往和友谊。从本书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高老的一生是苦难而悲壮的,但他却以无比幽默乐观的心态走完了这看似苦难悲壮的外在生活历程。
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转载请留言或联系:(010)64000159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8: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